第72章

当安澜开始上进阶课程的时候,坎蒂丝终于成功毕业。

十五岁的雌虎鲸已经是个大姑娘,她不仅生理成熟了,狩猎技巧也日益精进,能够单枪匹马捕获成年宽吻海豚。维多利亚就像个骄傲的外婆,每天都自得于养出了这么好的一个孩子,恨不得立刻抓它去虎鲸社交场合秀给其他鲸群看看。

现在全家只剩下一头未成年了。

所有长辈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安澜身上,摩拳擦掌地准备要把她培养成更出色的大虎鲸。

过去维多利亚总是当个慈祥的外婆,对幼崽很是宽容,嘉玛也总喜欢把孩子小心翼翼地护在肚皮底下,十分钟没看到都要满世界呼唤,但在捕猎课程开始后,这两头雌虎鲸包括来搭把手的莉莲三头虎鲸都展现出了耐心却严格的一面。

安澜开始感觉到了压力。

作为高智慧生物,虎鲸的教学和大猫的教学完全不同。

后者总是更注重潜移默化,大猫妈妈们会把亚成年带在身边,让它们近距离观摩狩猎是怎样发生的,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包括那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也一样。它们并不会设置什么课程,大多数时候也不告诉孩子们“是什么”和“为什么”,仅仅是告诉它们该“怎样做”。

虎鲸就是另一个故事了,非要说的话,大概和人类有点类似。

凭借高度发达的语言体系,它们从基础教学时就开始给幼崽讲解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和自然现象,务必做到让它们只是听到一个词汇就知道长辈们在说的是什么东西;等进入进阶课程中,它们就开始大量讲解“为什么”,安澜每天听到的都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举个例子:迁徙。

过去五年,安澜只是跟着家族在几片海域里来回巡航,从没想过为什么要这么做,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航线,顶多是觉得和气温及食物有关,毕竟海兽迁徙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做人类的时候又不是没听说过。

但在进阶课程开始后,维多利亚会在迁徙时告诉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是掰开了揉碎了细细讲。

除了不同海区每个时节的环境改变,不同海洋生物每年的繁殖周期,走哪条路能碰到同样在迁徙的食物种群,以及虎鲸自身对水温的反应。

虎鲸在寒冷水域里会降低皮肤上的新陈代谢,以此来保暖,但也因此很容易在身上结上一层厚厚的硅藻壳,呈现出黄绿色或者暗黄色。到了温暖的水域,它们可以再次恢复新陈代谢,并通过快速游动辅助脱掉这一层外皮,重新变得洁白光亮。而这种脱皮在不太冷的海水中也是一直在发生的,因为虎鲸需要皮肤光滑度来保证破水时的速度。

这又是一个崭新的知识。

安澜过去从未意识到在冷水里生活会造成这样的影响,不过她也是到五岁这年才发现原来长辈们一直没有走完完整的迁徙航道,而是为了照顾她留在了较暖和的地方。原本这条道应该会更往北一些,直接连通到阿拉斯加。

迁徙只是其中一个知识点,在说到捕猎时,大虎鲸们有更多话要说。

为什么不选择这个猎物而要选择另一个猎物,为什么有时候把鱼群赶到海湾就可以有时候却要直接把它们赶到浅水区,为什么在一种站位时可以用撕咬而在另一种站位时却要从下方去撞击……在实战演示之前总有无数个为什么等着要给安澜讲解这种战术的由来、优势和劣势,而且长辈们在每次捕猎结束后都会游过来和她一起复盘,询问她看明白了没有,再出几个问题考考她。

安澜当了两辈子大猫,做人类时的记忆已经有些淡了,但就在这个瞬间,她回忆起了被考试统治的恐惧。

最困难的是,ETP型虎鲸要学习的知识和技巧远远多于其他虎鲸群。

究其原因还和食谱有关。

虎鲸家族的食谱都是祖传的,而且非常固定。

1970年一群食性为鲸豚的过客鲸被捕鲸人围到加拿大的海湾中,人们尝试用鱼去投喂这些虎鲸,但并没有起效。五头虎鲸连续绝食了24天,其中两头被转移到海洋世界,先是又绝食了几个星期,随后受到居留鲸海达的影响,开始吃鱼;另外三头又绝食了60天,其中一头在尝试逃离时不幸被网缠住身亡,另外两头在目睹同伴的死亡后消沉了几天,这才开始尝试吃鱼。

这起悲剧说明了虎鲸习性的顽固,也说明了虎鲸不同生态型之间的差异。

不仅仅是活动范围存在差异,居留鲸、过客鲸、远洋鲸、ETP鲸和其他不生活在东北太平洋的亚种在外观、习性和方言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生态型体型差距很大,鞍斑的形状和大小差距很大,眼斑差距也很大,例如过客鲸非常显著的向下倾斜的眼斑。

因此,即使有居留鲸出于种种因素离开族群,它也只是一条迷路了的或者比较特立独行的居留鲸,绝不可能全自动地变成一条过客鲸或远洋鲸;而当过客鲸被人类捕获圈养在某个海域或者水族馆里的时候,它也不可能就这么全自动地变成了一头居留鲸。

假如安澜有一天离开鲸群外出旅游,对虎鲸研究深入的学者还是能通过种种特征判断出她是一头ETP,而不是其他生态型的虎鲸。

不同生态型差别大到每年都有专家学者提出要不要把它们升级成为亚种。

而ETP虎鲸和其他生态型最大的差别就在食谱上。

我们曾说过这种虎鲸的食谱几乎无所不包,祖传因素只能影响它们的食物选择倾向,但真的饿起来是什么都能吃也什么都会吃的,绝不可能出现像过客鲸那样绝食把自己饿成皮包骨的事情。

食物类型多意味着更多的捕猎方式,意味着更多的技巧学习,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考试。

安澜已经到了每天晚上睡觉时脑子里都在想答案的地步了。

舅舅莱顿在家庭教育环节是说不上话的,坎蒂丝太小了也做不了什么主,好在小姨莉莲看出了她的疲惫,决定为孩子松一松弦。在家庭会议后,维多利亚和嘉玛也发现它们一下子教了太多东西,让孩子有点头晕脑胀,于是一合计,准备先专攻一种捕猎技巧。

长辈们在猎物中选过来选过去,最后选定了海豚。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虎鲸一家在这年冬天集中精力专攻海豚时,安澜都觉得自己的眼光在发光。

她是胸鳍也不累了,背鳍也不弯了,尾巴也不痛了,每天恨不得自己给自己加课,最好立刻长成大块头,能像长辈们那样乘风破浪,在猎场里杀个七进七出。

某天下午,虎鲸群在近海盯上了一群宽吻海豚。

宽吻海豚又叫瓶鼻海豚,它们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面部结构,嘴巴看起来就像在微笑一样,许多海洋世界在制作海报和画册时都喜欢用上大幅的宽吻海豚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