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谁是元凶?(第2/2页)

地方百姓闹事,闹得很不是时候,照理说此时地方上矿山交接都已经谈妥,锦衣卫都要把矿山交出来了,而地方官绅也都在配合知府衙门接收矿场,怎么突然就有人跳出来闹事?

这闹事的,想来不会是地方官绅吧?

当然事情无绝对,也有可能是府衙的作为触及地方百姓根本利益,百姓忍无可忍,才奋起反抗?

再不然就只有一种解释,根本就是皇帝的人,也就是锦衣卫,心有不甘,挑唆了地方百姓前去闹事。

可先前锦衣卫开矿时,跟地方百姓的关系本来就闹得很僵,锦衣卫如何做到把地方百姓给鼓动起来的?

再或是锦衣卫先招惹了地方百姓,逼得地方百姓还击?

杨廷和一时理不清头绪,但依然俯首作答:“老臣附议。”

朱四一脸严肃地点头:“那好,就让他们赶紧去调查,在这之前,矿场移交之事暂缓吧!”

本来杨廷和还不明白,想的是,既然孙交举荐了杨慎去,那让自己儿子去查查是怎么回事,倒挺好。

杨廷和一直觉得杨慎需要更多的历练。

但皇帝随后说,要把移交矿场之事往后拖一拖,杨廷和便明白过来,这件事皇帝和锦衣卫必定是始作俑者。

杨廷和赶忙道:“陛下,有关矿场移交之事,不能拖延。若为避免矿场与地方百姓再起争端,应以地方官府增派人手前去维护,此时采矿之事可暂时停歇,等交接完毕之后继续也不迟。”

不是叫停开矿,是暂时叫停采矿。

意思不是永久停止,而是先停它个几天,等事态平息后再继续采矿。

朱四道:“采矿之事绝不能停,每天下来铁矿石产量那么多,怎能随便就叫停呢?那可是朝廷好大一笔收入。”

很多大臣不以为然,还朝廷收入呢,朝廷几时从采矿中看到过一文钱?

“不要以为朕说的是虚言,过去两年,从内府调拨出的银子,有多少是因矿窑而得?所以叫停之事,朕绝对不会答应!”

朱四道,“不过为防止再起争执,朕会命令尚滞留当地的锦衣卫多加留意,再有人前去闹事,一并拿下法办!就算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也必须要遵守规矩,难道只因为他们看起来可怜,就可以随意到官办的矿窑闹事吗?”

朱四的态度异常坚决。

不能因为百姓是弱势方,就可以任由他们胡来。

那可是朕的矿场,目前不过是交给户部帮忙打理,而没说要把矿场收入也一并转交。

谁去矿场捣乱,那就是影响朕的财源,朕绝对不会让他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