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好心当成驴肝肺(第2/2页)

这是怎么回事?

大明负责接待藩属国使节的官员,居然出言威胁?说对方走不出大明?那就是要死在这里喽?

朱浩还真不是威胁什么,因为《大明世宗实录》中清楚地记载着,嘉靖元年九月,“朝鲜国进贡陪臣户曹参判申继宗病卒。赐谕祭,备棺,殓送归本国。应领赏赉,关付同来使臣,给授其家”。

意思很明白,这位朝鲜使节申继宗,正史中一个月后死在了京城,最后躺在棺材里被人运送回国。

至于是病死的还是说遭遇意外,朱浩倾向于后者,因为申继宗现在看起来虽然病恹恹的,但从其病症看应该是感染了风寒,远没到要其性命的地步。

但是……其朝鲜使节的身份很特别。

朝鲜刚在正德十四年发生“己卯士祸”,此事对朝鲜政坛影响深远,派系斗争到嘉靖年间已到了残酷异常有你无我的地步,而申继宗来为世子李峼正名,自然成为朝鲜国内一些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把你暗杀在大明境内,引起明朝跟朝鲜间的矛盾,符合投机者的利益。

这也是为何朱浩提醒申继宗等人办完事早点走的根本原因。

因为留在大明一天,他们的命就不在自己手里,大明会同馆内虽然是招待外邦使节的地方,但也不可能确保里面住着的每个人的安全,遇到什么下毒、刺杀之事,难道指望会同馆的人去跟刺客拼命?

你们国内自己的矛盾,回去后自行解决,别在我们大明地界惹事。

朱浩出于“好心”提醒,但在外人听来,却是赤果果的威胁。

杨慎笑望朱浩,眼里满含深意。

他知道朱浩从来都不是个怕事的主儿,以为朱浩可能是认定其政治前途堪忧,毕竟家族参与到对兴王府的监视和刺杀等事中,现在耿直地有什么说什么,争取被皇帝所厌,早日外放。

“好了,回头再谈,下一步会有人再替你们转接。”

杨慎见矛盾已起,双边沟通中己方没落下风,没折辱大明的面子,便适时提出告辞。

……

……

从会同馆出来,杨慎笑道:“敬道,你不该说那些话,弄得好像大明要把他们强留下来一般。”

朱浩道:“是吗?我不是故意的……我是真觉得他二人印堂发黑,应该是大限将至。”

“是吗?”

杨慎干笑两声,“没想到你还懂这些玄门的东西?下次再有这种事,咱们先跟鸿胪寺的人见见面,他们比较有经验,不会出今天的纰漏。”

杨慎倒是很谦逊。

他自己也是边摸索边学习,可能是杨廷和觉得儿子在翰林院没做出什么名堂,才让杨慎出来跟番邦使节会面,立一些小功劳。

朱浩问道:“除了朝鲜使者,前来朝贺的还有别家的么?”

“没了。”

杨慎摇头道,“最近几年,草原部族少有往京师来送贡品,看来……西北真有可能会有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