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两份遗诏(第2/2页)

在场众王公大臣虽然觉得杨廷和的举动有僭越之嫌,但都明白事急从权的道理。眼下皇帝的尸体都不在皇宫中,谁知道把事拖过夜会出什么幺蛾子。

杨廷和不是僭越,而是想以皇帝遗命的方式,迅速安定人心。

张太后只让魏彬将遗诏拿过去,简单一看便点头:“甚好。”

说好。

但没有马上决定。

张太后此时选择信任杨廷和,主要是杨廷和看似僭越的举动,并没有参杂私心。

但她不无顾虑。

最大的顾虑就是,随便找个人说继位就继位,如何保证我皇室和张氏外戚利益?就算是现在必须要做决定,那是不是先把所有事项都商议好,最好是把各家后路安排妥当?

不但张太后有此顾虑,连在场的勋贵和官员也担心,主要是他们对小兴王朱四缺乏了解。

这是个什么人?

老天突然掉个皇位到他头上,他转眼就成大明之主了?

魏彬马上将两份遗诏内容宣读,另一份因为未公开宣示过,众人都以为真的是朱厚照的遗诏内容。

第一份遗诏是以太监张永、武定侯郭勋、安边伯许泰、新任兵部尚书王宪各领一路人马,守皇城四门、京师九门及各处要害,再就是罢团营遣散团营回九边各地,罢皇庄、遣散豹房僧侣道士和女眷,罢皇店遣散人员,同时将豹房等处钱财收归朝廷等等。

这份诏书内容,未提到江彬一句,但处处透出对豹房及江彬势力的打压。

第二份遗诏,就是杨廷和当众拿出来,以兴王继承皇位。

魏彬宣读后,回头望向张太后,恭敬请示,等待再一次首肯后予以执行,张太后却心怀疑虑,问道:“杨卿家,兴王府位居安陆,距离京师山长水远,若以兴王继位,敢问京师该当如何?”

此时张太后最担心的,其实不是江彬,而是小兴王继位后,会拿她和张家开刀。

这个大明当下最尊贵的女人,此时体现出其优柔寡断的一面。

杨廷和道:“当以寿宁侯、定国公、大长公主驸马都尉、礼部尚书及内阁、司礼监要员作为特使,前往安陆迎銮。”

他有意将“寿宁侯”说在第一个,乃是体会到张太后的心思,若是让你弟弟参与到这次拥立兴王事中,不但你决定了这个过继子的皇位,还有你弟弟建下拥戴之功,那你们张家的地位以后也不会有所动摇。

张太后听到此处,终于完全赞同:“一切便依杨卿家所言执行,及早定天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