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曾设想的突破(第2/3页)

看到机器启动的那一刻,朱树人内心就已经升起了一个改进的念头:

他们就不能像后世的柴油拖拉机启动那样,先弄个类似拖拉机摇柄的东西,在启动蒸汽机之前,先让飞轮曲轴有个初始方向的转动惯性么?

这点应该不难改,只是灵光一闪,点破一层窗户纸的事儿,所以朱树人想到也就立刻说了。

另一边的罗伯特·胡克听了摄政王这神来一语,却是如醍醐灌顶,足足呆滞了半晌,才从狂喜和崇敬中回过身来。

“哦,尊敬的殿下!您真是全知全能!居然只看了一眼这机器的启动困难程度,就瞬间想到了一条改良意见!我下一版一定改!额外加一个提前手动转动、给飞轮一个惯性初速度的装置!”

而列文虎克和旁边其他研究员,一开始反应没胡克那么快。但听胡克说得如此发自肺腑,不似讨好,他们也终于反应过来,对见多识广的王爷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样的统治者,才是真懂行的!难怪王爷当年能指导牛顿,提出三大定律呢。牛顿不过是提供数学证明的人,而最初的猜想,正是出自王爷敏锐的远见卓识!

或许王爷不擅长亲自搞研究,但他的眼光之敏锐,实在是天上天下无人可比!那种一眼看穿事物本质、矛盾根源的锐利洞察,简直可怕。

在众人的惊叹中,蒸汽机总算启动了起来。而随着机器正常运转,朱树人也终于冷静了下来,意识到眼前这玩意儿的进步程度,其实也没那么大。

他一开始有点被历史书唬住了,一听到蒸汽机,就下意识以为是瓦特的蒸汽机。

但冷静下来后,他也早已想起,瓦特不过是改良了蒸汽机,确切地说,是做了“巨大的改良”,但那说到底也是改良,说明在瓦特之前很久,就有人造出蒸汽机了。

咱且不说那些古埃及开神庙门的蒸汽喷汽铜球,单说近代的蒸汽机,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英国人纽科门在1705年就发明了近代蒸汽机。而到了瓦特的改良彻底完成,那已经是1787年了,中间过了整整82年。

其实,一次工业歌命的周期,差不多也就是80年左右。

比如瓦特改良蒸汽机,是1787年完成的。

81年后的1868年,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开启了第二次工业歌命。

又过了78年的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开启了第三次工业歌命。

又过了77年之后的2023年,微软发明了GPT,不知道算不算是开启第四次工业歌命。但就算不算,多给它三年凑个80年整,到2026年前后,人工智能技术大概率会进步出一个工业歌命级别的质变拐点。

哪个文明能抢到那个质变的工业歌命拐点,就能决定人类下一个80年,由哪个文明来做地球球长。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上纽科门蒸汽机发明,到瓦特改良蒸汽机,都隔了82年之久,纽科门那次倒是能算“第零次工业歌命”了。

而朱树人此刻经过缜密的观察,也看出一些门道了,他发现,罗伯特·胡克按他前些年提出的要求、造出来的这玩意儿,虽然不能说就是纽科门蒸汽机,但也具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共性。反正绝对是不能算作瓦特式蒸汽机的。

如此一算,历史上的纽科门蒸汽机1705年诞生,现在的胡克蒸汽机提前到1677年,其实也就提前了28年而已,完全不算多。

考虑到大明的工业基础在材料学方面有了那么多进步,还做了那么多设计标准化方面的打基础工作,还给了胡克充足的资源,以举国体制让他研发了四五年,提前这28年非常合理。

毕竟平行时空的纽科门可没那么多资源,人家都是花自己的钱研究的。如今的胡克,花的可是大明内务府的钱,那财力物力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可说是天壤之别。

而朱树人之所以判断出胡克蒸汽机更接近纽科门而非瓦特,是因为他发现了胡克这个机器,并不存在瓦特蒸汽机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并没有蒸汽冷凝回收装置。

而恰恰是这个装置,代表了瓦特优于此前蒸汽机的决定性差异,让瓦特的蒸汽机至少比纽科门热效率提高了三四倍之多。

这玩意儿用术语说,外行人不一定听得懂,但举个通俗的例子,一句话就能听懂——

纽科门和更早的蒸汽动力装置,有一个极大的浪费,那就是他们都得把水从常温烧到一百摄氏度,然后沸腾形成蒸汽压力,把蒸汽压力喷出去做功。

而这些蒸汽只做了一次功之后,一旦气压下降、失去了动力,也就直接排放到外部空气中了。那些蒸汽在失去压力后,重新冷凝成水,这时其实仍然有大约80度到90度的水温,虽然没开,但也算是很热的水。

而这些水直接就排到空气中浪费掉,重新又从20多度的室温凉水开始烧水、再烧开、再做功、再排掉……那热量的浪费就非常巨大。

因为这就相当于把水从20度烧到90度的这70度温差的热能,都被浪费掉了。最后做功的,只是90度到110度那一段温差的能量。

而瓦特的蒸汽机,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把做功后稍稍冷却、失去动力重新液化的冷凝水,通过冷凝铜管重新收集,循环送回锅炉再烧一次,反复沸腾”。

这些水被收回来时,依然保持在至少80多度到90度的高温,毕竟是刚刚从蒸汽变回液态的水。而再把90度的水回炉烧开继续做功,那效率就比从20度开始烧水效率高得多了。

纽科门蒸汽机每做一次功,都要把凉水从20度烧到110度以上的水蒸气,而瓦特蒸汽机只要从90度的回收热水开始烧。

一下子节省了多烧70度温差的热能,那燃料做功的热效率可不就陡然提升了三五倍么?

前者是“爆炒肉”,后者是“回锅肉”。

朱树人其实也完全不懂怎么造机器,怎么实现这个目标。但他好歹熟读历史,知道这里面的节能逻辑、进步方向。

所以,他也就可以直接很光棍地扮演那个只动嘴的角色。

他反复观察了许久,酝酿着措辞,终于对胡克开口点拨、下达新的命令:

“你这些水,烧开了之后变成蒸汽喷进气缸,推一次活塞做完功,能量下降就降温成水雾了,然后从废气排气口直接喷出去。

但这些‘水雾’哪怕已经低于100度,但至少80多度还是有的吧?总比你冷水锅炉里待煮的20多度室温水热得多。

你就不能想想办法,在废气排气口弄个搜集装置,把这些至少80多度的‘水雾’重新搜集回来,灌回锅炉里继续烧?那不比你从头开始烧冷水省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