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3页)

毕竟动磁生电、变电生磁,这是对原始工业基础要求最低的一步,说白了只是把一堆铜和磁铁缠绕加工成特定形状而已。

历史上蒸汽机比发电机早出现七八十年,那只是历史的偶然,不代表蒸汽机就比发电机难,朱树人又没必要照抄历史。

只是因为电磁感应的发现有相当的偶然性,而且电的后续研究要产生价值和效益,需要的配套比蒸汽机动力复杂太多,整套体系的出现要比蒸汽机晚七八十年,不是电机的“机”本身难。

就好比2020年代,还有人觉得电动车是新能源,但其实稍微懂点工程原理的都知道,当年早期电车出现得比内燃机车还早呢,汽油机还没诞生就有电动机驱动的车了。只是用电要的配套科技多,所以没法推广,直到现在也是,谁让充电换电比加油站加油更麻烦呢。

蒸汽机、柴油机这些机器本身虽然比电动机复杂很多,但蒸汽机柴油机只要机器本身造出来了,哪怕没配套系统设施(当然燃料得有),一台机器就能单打独斗直接形成生产力,而电动机只有“机”没有配套那就是一个废。

朱树人完全可以造出一个原始磁感电机,就像现在他看到的这玩意儿,再稍稍改良改良。只不过造出来后150年内都找不到其他电力应用场景而已,反正又没花多少钱。

但不管怎么说,靠着眼前这台机器,朱树人已经在方以智的《物理》手稿中看到了几句总结:“电不生磁,磁不生电,磁动生电,电变生磁”。

能够认识到电和磁能相生,但不是天然相生,只有在大小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才会生,静态稳定不能生,那就够了。

至少这是一个定性层面的“电磁感应原理”,距离“电磁感应定律”,只是差那几个公式里的物理量,还没法定量的算出来,谁让咱数学层面上太落后了呢(朱树人前世高中也学过公式,但多年不从事,已经忘了,他只记得原理,不会做计算题)

但这个定性的科学发现本身,就能激励后来者探索,值得千金市骨。

……

这些科学激励的破事儿,眼下多说实在是有些煞风景,但谁让朱树人再次见到方子翎,就是在这么一个尴尬的环境下呢,绕也绕不过去。

随着研究所的女吏们把烧坏的机器挪开,清理打扫、记录数据,方子翎总算领着朱树人去了另一间纯粹用于书房的办公室,没有机器没有实验设备,看着很清爽。

朱树人琢磨着怎么开口,话到临头还是先试探了一句:“上次一别,还是崇祯十六年吧。”

方子翎眼神忽闪了一下,略显黯然:“王爷好记性。”

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她十七岁,母亲吴令仪曾经试探过她,要不要急着跟沈家联姻。当时因为种种顾虑延宕,她自己婉拒了,说不急。

如果当时答应了,次年成婚,那好歹也算十八岁成功嫁出去了。

现在又拖了崇祯十七年、隆武元年、二年,一下子就是整整三年,方子翎马上就周岁二十一了。

放在明朝,二十一岁是何等的老姑娘了,好在也算事出有因,并没有人给她家庭压力。

朱树人也知道对方肯定是想起了自己的年龄,韶华易逝:

“你今年二十一了吧,孤前些年军务倥偬,奔波劳碌,不得不以天下兴亡为先。如今国本稍定,若是子翎你初衷未改,孤自会给你一个交代。”

方子翎脸色一红,很快恢复正常:“王爷何出此言,这等事情,您自和家父家兄商议才是,小妹一介闺阁女子,岂可自议此事!小妹此番也是被家兄相邀,来这里做学问的而已!”

朱树人被她一番义正词严的挤兑,倒是不好再轻薄了,只能照顾对方的脸皮,霸道地说:“也罢,倒是本王疏于礼法了,这事儿我召密之兄商议,让他带信回去给世叔。”

方子翎转过身去,假装没听见,反正她只当是被父兄出卖的就好了。一切都不是她要的,她才不丢人。

不过,朱树人明显可以看出来,当他霸道地说出刚才那个决定后,当两人再次平静下来,讨论学术问题时,方子翎的表情明显都轻松了很多,似乎连学问都能让她兴奋。

……

朱树人在几家研究所盘桓了一整日,原本都没打算去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游览,但既然遇到了方子翎,肯定也要改改行程。

哪有带着妹子一天到晚只钻研究所实验室的,去博物之所寓教于乐,卖弄见识,让妹子崇拜,也是一种很好的消遣。

短短半日游览后,原本已经因为三年未见而显得生疏的方子翎,也重新熟悉了朱树人,对王爷的见解博学有了新的认识和倾慕。直到暮色沉沉,朱树人才让女吏送她回所里。

看样子,以后学术研究领域,倒也能适度放开对女性的任用了。大明本就是有宫廷女官的,还有秦良玉这样的女将,为什么那些非管理型的学术岗位不能用女人呢,又不是什么抛头露面很多的活儿,完全可以是闭起门来做学问做实验的。

存着这些胡思乱想,朱树人回到下榻之处,胡乱歇息一夜。

次日一早,顾炎武来报,说郑成功一行已经抵达。朱树人清醒了一下,把昨日的一切暂时抛诸脑后,重新开始严肃操心国家大事。

“速速召郑贤弟来见我,有些军中防瘴疠的用兵注意事项,正要跟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