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3/3页)

总的思路就是,花费钱粮不能太多,每年军事行动的开支不能超过数百万两的数量级——先帝在时,三饷合计大约两千万两,如今丢掉了半壁江山,还废除三饷改行重征厘金,南方商税全年也不过一千余万两。

咱还要为将来光复残破的北方后赈济北方百姓、防止流贼再现留足钱粮,每年要争取结余数百万两银和数百万石粮食,所以每年军事行动开支,争取控制在五百万两以内,最好三百万两以内。

动用的兵马,也就对应地要控制在含民夫后勤总数五万人以内、每年动用时间长度在半年以内,如此,才能控制住开支。”

众将先是面面相觑地心算了一下,如果出动的含后勤部队总人数都要压制在五万以内,那一线战兵最多也就两三万了——实际上,会根据战争形态的不同,还有一倍以内的误差。

比如要是对云贵改土归流用兵,因为地形崎岖,筹措军粮困难,那战兵会更少,后勤兵会更多。

而要是对付大员,因为有海运,成本便宜,战兵占比可以更高,后勤就靠郑成功家帮着运好了,没几个钱,大员海峡郑家水师可是走得比自家下水道都熟。

与会者除了朱树人外,张煌言地位最高,他也就当仁不让帮着大家发问:

“这点军费和兵力规模,要想同时两线用兵,不太可能。莫非是打算徐徐图之,分几年行动?比如今年冬天,先打红夷人控制的大员,明年冬天,再去云贵改土归流?

不过每处只有几个月的作战机会,会不会短了些?红夷人打跑了,或许就不会回来了,改土归流,却是迁延日月的活儿,毕竟反抗者都是当地百姓中的豪强,时间可短不了呐。”

朱树人满意地微笑点头,指了指表哥:“一语中的!确实没那么快,打红夷人,或许能争取半年之内速战速决,改土归流,是一定要持久战的。

所以,孤打算今年冬天先以改土归流为重点,让朝廷往云贵多派流官,以军队保护流官们上任,谁敢反抗就武力灭杀之。

第一波反抗是最激烈的,也最不容留手,必须雷霆震慑。开春天气渐渐炎热之后,为了避免南方驻军多生疾病,是有必要减少驻扎,也减少开支,此后便争取只用数千或者最多一万人,肃清不时复发的反抗。

明年在云贵持续推进改土归流的军费开支肯定会比今年少得多,到时候再拨出当年作战预算的绝大部分,用于一鼓收复大员。对付大员的红毛夷人,就要纯靠武力驱逐了,可以犁庭扫穴,彻底肃清,不用担心长远反复的问题。”

张煌言闻言,摸着胡子想了想:“对大员问题的估计,应该是没问题的,不算低估了困难。对云贵改土归流的第一波反抗的预估,也不算轻敌,一开始大军随官上任,绝对能压下去了。

但是,对改土归流的后续持续复发反抗,是不是轻敌了些?只留数千精锐驻军在当地保持压制,怕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了。”

他说话比较直接,也是完全对事不对人,主要是他跟朱树人太熟了,从小表兄弟一起玩到大的,也就不太拘束于对王爷的礼仪。他也熟悉朱树人的脾气,知道朱树人喜欢听他高效直说。

朱树人果然并不生气,还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表哥,你这般谨慎,倒是与孤想到一处了,确实,如果指望纯靠武力压制云贵土人对改土归流的对抗,这点兵力是少了点。但如果我们第一波雷霆压服之后,立刻改为恩威并施,怀柔并举呢?”

张煌言不解,略一思索:“什么意思?”

朱树人一招手,随后率先起身,张煌言和众将连忙跟上,众人便在这一圈云母天窗的植物园阳光房之间逛了起来。

与会的环境,确实是很优美的。

但朱树人显然志不在观景,他很有目的性地走到几丛郑成功弄回来的南美农作物旁,把玩着那宽大的绿叶,点拨张煌言:

“认得这东西么?这就是淡巴菰,新鲜叶子就是长这样的,万历三十几年时,率先由红毛夷人传入中原的鼻烟壶,就是用这种叶子晒干烤干后揉成泥末制成。

给云贵派流官、杀完第一波反抗者后,就放出风去,哪些土司部族跟朝廷合作,承认流官,朝廷就分发给他们种子,允许他们种植烟草,由朝廷以预先商定的高额官价收购,而后加工,由朝廷专卖,也算让利于民了。”

朱树人当然绝对不会碰祸国殃民的东西,但烟草的专项收购买卖、国家控制,这玩意儿历朝历代都是正经合法生意。

明朝万历三十年左右高层就有进口西班牙人的鼻烟壶了,到了天启年间,直接淡巴菰叶卷,也就是类似雪茄的东西,国内也有了。

现在大明缺军费光复中原,也就暂时顾不得有害健康了,好在古代这玩意儿很贵,穷人也抽不起烟,算是不坑穷人,只坑有钱人和奢侈品嗜好者。

而且后世云烟那么出名,当地气候地理条件适合大规模种烟草,这种东西又轻便、价值密度高,从崎岖难行的云贵高原运出来,运费也比种别的东西节省得多。

这玩意儿对于云贵融入中原统治秩序也是做出了贡献的,可以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短暂倚仗一下。

等大明筹够军费完成光复中原再造神州,朱树人肯定要大力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