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2/2页)

清军每次上到滩头的不过两千余人,受限于交通条件没法再同时登陆更多了,明军上万人来肉搏,清军又无法迂回游斗,被堵在一起死磕,连炮兵都失去了作用,乱开炮只会导致两军一起伤亡。

清军在反复厮杀中,又有一个满八旗甲喇和一个蒙八旗甲喇战死,其中一次连亲自督战的副旗主级别的完颜叶臣,都被流矢射中,负了轻伤。

而普通士兵自然更惨,每一次被反冲,至少有数百精兵直接战死,剩下的也都跳江徒涉往回逃窜,在江水里还要被射击一波。要不是南岸还有清军弓弩手死命压制,让明军在北岸也立足不稳难以扩大战果,那清军的损失恐怕还会更多。

几天下来,金山寺的拉锯战中,清军累计又是数千人的损失。明军虽然也损失,但后路始终畅通,援军和补给能通过长江运进来,士气也就始终稳固。

打了几场弹性防御的硬仗后,郑成功的军事天赋也再次被发掘出了一些潜力。他指挥起前线战斗越来越得心应手和敏锐,比两年多前在笔架山、塔山等地阻击清军时,愈发炉火纯青了。

考虑到郑成功今年也才二十一岁,上次大战时才十九岁,这个年纪有如此成长也是很正常的,假以时日必能成一代名将。

……

随着清军剃发令带来的第一波强心剂效应被拖了过去,到了十一月二十五前后,剃发令的不良反应,也终于开始爆发,并且逐渐为明军阵营所知——

确切地说,其实在清军控制的五县,最早在十一月二十三、二十四,就先后有小规模的反抗骚动了,也有不愿意被剃发的当地读书人家,组织家丁想要逃亡,跟占领军发生了冲突。

只是消息传递需要时间,清军也会拦截封锁,句容、武进等县的骚动,南京和江阴分别二十五日才得知。

说来也是讽刺,这些地方的百姓,原本对大明的统治也谈不上期待和忠诚,每天茶余饭后也要抨击一下朝廷的腐朽和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就类似于后世网喷,每天活得不爽就说要润。

结果才被清军统治了不到十天,因为清军仓促出了剃发令,杀人掳掠,他们就扛不住了,有了对比才发现貌似还是大明好混。

虽然大明原先的统治也确实垃圾,几乎把百姓当狗,但清朝的狗更难当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