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2/2页)

不能把难处推给皇帝来操心,这才是人臣本分。

沈树人听朱常淓一下子说了那么多细节,当然是震惊得好久都没回过神来,朱常淓看他无语,还以为时不愿意将来姓朱,只能等他慢慢想通。

殊不知,沈树人却是早就愿意了。

他前世本名朱树人,来到这个世界后,肉身是沈廷扬的儿子沈林,当时虚岁十八还没取字,他为了尽量保留一点前世的痕迹,才跟父亲做交易,以改过自新学好为条件,让沈廷扬赐他字“树人”。

算是把前世的本名先弄回来了,姓当时暂时也就无所谓了。但沈树人内心,其实一直存着将来跟历史上的郑成功一样被赐姓的念头的。

对别人来说,这是抛弃祖宗,但对沈树人一个穿越者来说,这是一个改回前世本姓的机会,

唯一吃亏的只是肉身的便宜父亲沈廷扬,毕竟一个有能耐的儿子改了国姓,其他的话并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

但沈树人飞快想了一下,自己这辈子的成就,可比历史上沈廷扬那个默默无闻的纨绔膏粱儿子厉害了何止百倍千倍。连沈廷扬自己的官职,都因为他这个儿子的帮衬打点、带掣着立功,额外多升了好几级。

如果没有沈树人的蝴蝶效应,沈廷扬到崇祯死的时候,也就在北京的户部做到一个郎中,而现在却已经在南京户部做到尚书了,就算南京户部实权小,那至少也相当于北京户部一个侍郎,而且还比历史同期早了两年达到这么高的高度。

反正沈树人的肉身还有几个异母弟可以继承沈家的姓,甚至沈树人将来如果有多个儿子,也可以留几个跟着本家人姓沈,所以沈家绝对不存在没人继承香火的问题。

这么一算,沈树人就算被赐国姓,他给沈家做的也已经够多了,沈廷扬绝对不亏。

想明白了这些弯弯绕,沈树人内心当然已经愿意了,但他毕竟还要讲究一下表面的封建孝道,所以表示:

“王爷抬爱,下官自无不允,这事儿,下官本人乐见其成,不过为人子嗣,最好还是先派出快马信使去南京,与家父取得联系,只要家父首肯,下官决无异议。”

朱常淓松了口气,连忙说:“沈尚书也是明事理之人,肯定会体谅本王的难处,既然贤婿这边没问题,小女的婚事是说定了,所差的,无非是贤婿的赐姓、赐爵而已。

无论最终是否给贤婿赐爵,将来贤婿与小女有后,至少要留一个外孙,名义上过继给本王嫡妃当年早产夭折的孩子,宗法上也好算本王的亲孙子,

这样潞王府的爵位,将来也不至于无人继承,便宜了外人过继。不管怎么说,外孙身上毕竟还有几分本王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