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全胜而归(第2/2页)

然后一把火把破船烧了,船况好还能修的那就直接拉回去。

半个多时辰的拉锯血战中,孔有德又折损了近两千人马,总算是凄凄惨惨断尾求生。

一万一千人出征,回到锦州大凌河口水寨时,清点人马,居然只剩四千七百多人。

他自己的嫡系力量几乎折损了一半,朝鲜鸟铳营则是完全被送掉了,连耿仲明借给他的兵都死了好几百。

满清的汉军旗正红旗因此重创,几乎小半个旗的兵力都没了。

……

郑成功大捷回师,抵达笔架山水寨时,天色也已彻底大亮。

最近连续几日,都是白天睡大觉,半夜三更连番血战,明军将士们也是被搞得昼夜颠倒,生物钟极为紊乱,天亮了反而一躺下便能倒头就睡。

而留在后方帮他收编俘虏的沈练,也已经把这些朝鲜人全部秘密安置好了。

那三十条朝鲜战船,只能是送给回到山海关的李辅明和曹变蛟用,看看到时候能不能多交换一些资源,比如后续不再给曹、李送还其他救出的明军将士。

因为从板屋船脱胎而来的朝鲜战船,都是为了强化防御而牺牲了远航抗浪性、适航性的,这是一种贴岸航行的近海战船。

指望从笔架山横渡海峡去登莱,甚至直接走远海回长江口,都极有可能在半路导致翻沉。

而留给吴三桂又是不可能的,沈树人这次在郑成功等人出发前,就交代过,将来结交辽东诸将,宁可跟救出来的将领推心置腹、利益交换,也要提防着点吴三桂。所以只能给曹、李二人了。

看到郑成功回师,沈练和负责守卫水寨的张名振都迎了上去,高谈阔论问起战果,顺便举杯庆功,大碗喝酒。

郑成功这才有空问起、沈练当时是怎么确认李愉身份的,为何双方都这么了解彼此的底细。

沈练这才随口说道:“我家老爷二十多年前就接手家里的朝鲜海贸,当时一边做生意,一边就跟朝鲜达官贵人结交。

朝鲜国早年也有过一段亲善鞑子的黑暗时期,当时是光海君在位,但天启三年时这位李将军的祖父拥戴‘癸亥反正’,废黜亲鞑昏君,从此朝鲜就重新亲善大明,开始给东江毛文龙提供支援。

我家老爷就顺势搭上了这条线,帮着收购朝鲜筹措到的军粮,转卖给毛文龙,朝鲜方面也好摆脱些嫌疑,不至于明面上直接给毛文龙运粮、招来鞑子祸害。

只可惜这种贸易也只持续了四年,朝鲜被鞑子入侵、毛文龙死后,我家老爷心灰意冷,觉得生意没得做了,才在毛文龙死后次年捐了个官做。

所以,我家对朝鲜情况很熟,朝鲜高层贵人、凡是参与过当年支援毛文龙的,也跟我家老爷很熟。说起内幕就知道底细了。”

郑成功听得津津有味,也是没想到其中居然有那么多无巧不成书的机缘。

他原先只听沈大哥说过,沈公是崇祯二年以国子监生身份捐的官,现在回想起来,这可不就是崇祯元年、朝鲜被鞑子侵略、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后的事儿么,时间上完全连得起来。

郑成功捋顺了前因后果,也是感慨地勉励李愉:

“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不瞒你说,郑某也是跟着沈大哥做事的,沈大哥便是当年为毛总镇筹粮的五梅公(沈廷扬的号)的嫡长子,如今年仅二十二岁,已经在我大明做到一方巡抚、平贼荡寇。

五梅公如今更是南京户部侍郎,此番我们护漕有大功,回去之后五梅公怕不是就能升任南京户部尚书了!你们跟着沈家干,将来少不了封妻荫子!等将来灭了鞑子,你也不用隐姓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