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2/3页)

很快,对面的明军也开始火枪乱响,一排排定装纸弹壳的独头弹,在轰鸣中飞射而出。因为要破重甲,这次张名振依然没用霰弹,所以命中率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个位数。

上千杆火枪的齐射,也不过射杀射伤了数十骑。好在明军开火速度快,本来就用了叠阵法,后排火枪手会快速上来补位开火。

而前排火枪手靠着纸弹壳定装弹药,装填速度也能比清军原本见识过的明军火器,至少快一倍以上。

清军骑兵却不知道这一切,就算当他们听到后面几轮的枪声、看到越来越多的袍泽死在身边,但“重现历史”的心理优势,依然让他们盲目的相信,这不过是简单的叠阵法带来的效果,并没往“这批明军的装填速度比原本见过的明军快得多”上想。

其实不仅伊尔德的清军骑兵没这么想,连李辅明和曹变蛟的部队,都没想到张名振的火枪射速会快一倍以上,连他们都以为张名振只是把火枪手多分了几队轮流开火。

之前他们和这支友军并没有好整以暇地配合过,只是在黑夜中乱战配合,也就摸不清友军的底细。

但不管怎么说,持续的轰鸣,对明军前排扛线承伤的士卒,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明清两军,就这般在双方都士气非常高涨、都坚信优势在我的诡异心态下,持续了一阵高烈度的搏命互屠。

“杀光狗鞑子!杀一个够本!”

“两个了!爹,二弟,我给你们报仇了!”

曹、李麾下的士兵,疯狂捅刺肉搏,哪怕被冲上来的八旗骑兵撞得筋断骨折,也死死抵住长枪不放手,但凡中枢神经还能指挥手臂发出哪怕最后一丝力气,都要把武器朝着鞑子的方向捅深一点。

惨烈的搏杀只持续了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伊尔德终于很快发现了不对劲:明军的火器开火密度太高了!

虽然八旗精锐重甲利刃、武艺体能也都不错,哪怕跟南蛮子的长枪兵近战,基本上也能确保一换一以上的交换比,

可是被寨墙高处的火枪队轮番狂轰,后排不断被打得鲜血飙飞筋断骨折坠马,士气也是很快就会萎靡不振的。

而海面上,郑成功的炮船队也很快迂回到位,他也是为了火力的突然性和杀伤效果的最大化,是在八旗骑兵已经发起冲锋后,才抵近过去,争取了一个最近的贴脸轰输出阵位,然后才开火。

郑成功显然不可能学过弹道学,也不会知道近现代火力理论里的“交叉火力”。但因为笔架山的半岛地形,刚好两边是海夹着陆地,于是郑成功的炮船不经意就自然而然实现了“交叉火力”。

一队队近似于横队冲锋的清军骑兵,队形刚好处在火炮射击轨迹的轴线上,哪怕轰不中直接瞄准的士兵,也很容易蒙到其左右的战友。

更可怕的是,在开花弹时代,火炮交叉火力效果还不明显,机枪的交叉火力效果才明显。可现在明军红夷大炮用的还是实心弹。

对实心弹而言,轨迹覆盖是非常重要的,对着横队骑兵的投影开火,如果蒙得够准,贯穿一个敌人后造成二次杀伤的概率也会倍增。

而更可怕的多次杀伤,则来自于跳弹——实心弹击毙一个敌人后落地反弹,其强大的动能只要蒙中敌人,一样可以蒙死好几个!

幸好伊尔德本人没有亲自带队冲锋,让他倒是躲过了跟额尔逼和庸桂那俩甲喇额真一样当场战死的命运。但是他麾下的骑兵,在红夷大炮的交叉跳弹打击下,愈发血肉横飞,死伤惨重。

阿济格和伊尔德直接看得呆滞了许久,以至于红夷大炮开火后的前三四轮,都莫衷一是不知道是否要放弃、是否要撤军、让前面已经死了的袍泽白死。

好在,明军持续、稳定的发挥,终究会让他们认清现实。

阿济格是先反应过来的,他知道伊尔德的人都是济尔哈朗的手下,要是真在这儿白白牺牲太多,他回去不好跟王兄交代。

济尔哈朗可是亲王,他却只是个郡王。

所以,在伊尔德第一次尝试开口求他先撤下来时,阿济格立刻就答应了。

“十二王爷,还是先撤下来从长计议吧?这些南蛮子不对劲啊!连红夷大炮都有这么多。”

“你说得对,确实得先撤,咱就算杀进水寨,也不可能打得到海上的炮船,还是轻敌了!”

伊尔德如蒙大赦,终于撤下部队,但是就刚才那么短暂激烈的硬碰硬,至少又白死了好几百骑八旗精锐,还有一些蒙古骑兵。

受伤者也不少,可惜因为清军的退却,留在战场上哀嚎的重伤员,只能被明军慢慢练枪法补枪。

退下来之后,清军中也是一阵愁云惨淡,众将都围着阿济格要他出主意。

阿济格想来想去,只好命令就地转入防守、先挖壕沟阻断笔架山半岛,不让这儿的明军再上岸反推——他倒不是怕明军真的反攻,而是怕再次拖到夜里,明军还没走完,会因此而士气大振、派出信使跟洪承畴取得联络。

所以,必须把这儿的明军盯死了,还有附近的海滩,也都要临时加骑兵昼夜巡逻,防止明军信使坐舢板上岸。

眼下这儿反正已经打成这个样子了,还是先确保全歼洪承畴,其他再从长计议吧。

……

而随着阿济格的试探进攻惨败,水寨内的明军将士士气愈发高涨。

这可不是黑夜中的侥幸乱战,而是大白天跟鞑子的一旗旗主堂堂正正打防御战!

虽然这个旗主,临时因为不可知的原因,带来的兵力少了一半。

“张将军,你们的火铳好犀利啊!我大明什么时候有如此精良的火器了!昨晚乱战时,还听不分明,刚才堂堂正正持续阵战,我等才回过味儿来。来来来,敬你一壶,今日大胜,主要还是您与郑提举的功劳!”

“曹军门李军门不必客气,是你们的将士在第一线与鞑子肉搏,我们不过躲在后面放冷枪而已,经此一战,阿济格肯定不敢阻挠我们登船撤退了,估计咱就是玩一把空城计,都无所谓。”

郑成功和张名振也是拿着酒壶,跟对方客套。喝过之后,他们就旧话重提,希望曹变蛟和李辅明先带着伤病员和曹李两家的家丁,先坐船后撤回山海关。

连续数场激战,明军这边积攒的轻重伤兵和病号、虚脱之人,其实也有几千之数了,加上两家的家丁是肯定不肯跟着去南方的,没法挖角,所以就让这些人先回山海关,算是给朝廷一个交代了。

后续的部队,等曹李二人离开,就好由着张名振郑成功随便做假账了,到时候就说己方又在这儿多阻击了阿济格一天两天的,然后伤亡数千,而伤亡的都是曹李二人的部队,曹李二人也无处查账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