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天道本源(第3/3页)

清朝时候的太平天国,不也是吸取了明末流贼的教训么?所以知道要防止“可以打烂前朝,却无法自己建国”的问题,又走上了信仰立国的老路。

洪秀全自称天王,建立神谕体系,就没人敢明着反他。但跟张角时称“神上使”那样、自称“天父附体”的人,却是屡禁不绝。

甚至后世到了2020年代,沈树人穿越之前,沈树人看到比特币,都觉得这玩意儿跟历史上一切信仰立国的存在有相似之处——

断子绝孙,在货币系统里,就相当于“发币单位自废中心化管理权限”,用技术手段把自己印钞票的后门给挥刀自宫了。

告诉你们从此你们能拿到多少币,就看你为这个体系做了多少贡献,没有人能篡改大家公认的分布式账本。

这在哲学上,跟佛祖和其他派别的创始先知断子绝孙、换取徒弟放心输出孝顺,是一个逻辑。

老板都没继承人了,干得好都是你的,那还不打了鸡血上?孙可望李定国你们还不用命?

……

方孔炤听完这番剖析,震惊到了无以复加,根本不敢相信的程度。

但理智又告诉他,这番见地绝对是非常深刻,如果真的准,足以称得上洞见天道本源。

面前这个二十一岁做到道台的,绝对有文曲星之才,真是上天降下来拯救大明的么?

虽然沈树人官职比他低,但看问题这么透彻,让他完全不敢再以地位高低跟对方论尊卑。

当然,现在这一切,还值得观望。方孔炤决定守口如瓶。

他想看看,今年这一波血战后,必然有几家流贼会退场,到时候,如果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马守应的退场方式,真如沈树人推演……

那没得说!就算沈树人比他官小,他都打算纳头便拜了!这就是神人的推演能力了呀,张良诸葛亮也未必过此!

或许,几个月之后,就能有分晓了吧。

这番话,有些部分稍微有点大逆不道了,但是也可以掐头去尾,把过于敏感的部分拿掉,剩下的可以提醒一下杨阁老。

方孔炤觉得,如果沈树人的见解,能够为后续几个月、杨阁老的工作侧重、分化瓦解做出一些贡献。那么,杨阁老也该用尽自己的全部政治资源,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见识恐怖如斯的年轻人尽快推上高位!

看矛盾这么透彻的人有了实权,才能就大明!这是为了天下!

当然,一切都要看验收结果,看战后是不是如沈树人预料!

“贤侄见识不凡,老夫自以为精研《周易》,算是能看清天道的了。却不想一生所学,驳杂不纯,见事反不如贤侄这般大巧不工、直击本源。

老夫实在佩服!此番一定全力襄助贤侄破贼,且拭目以待,这二贺被破后,残部究竟为何人所收编!近期的防务安排,老夫也先听贤侄的,以全力提防最可怕的张献忠为要,至于罗汝才,实在兵力不足时老夫也只能放一放。”

方孔炤带着巨大的震惊和佩服离开了,他和沈树人的对话,全程并没有人能都偷听到。但是老爷的感佩之状,也是落在了家人和幕僚眼中。

第二天,巡抚衙门上上下下,都知道昨晚来拜见老爷的那位少年下属,那位仅仅二十出头的道台大人,绝对是有洞见天地之能、惊才绝艳。

而沈树人并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他。

他只是很乐于见到、方孔炤派出去送信的护卫军官们,也都听说了抚台大人非常看重沈兵备,所以为沈兵备办差一定要全力以赴。

至于其他路人的看法,根本不配被沈树人关心。

他因为昨晚忙到丑时才睡,精力实在不济,上午辰时过半,才骑马赶路回孝感。

巡抚衙门的人对他恭恭敬敬,还给他一行随从全部做了路上的吃食,送他出城。

沈树人本人的待遇尤其好,有巡抚衙门的女眷凌晨起来、亲手给他做了一些羊肉馅的酥饼,熬了一煲养生提神的药膳羹汤,提前放凉了倒在一串竹筒里,让他路上每隔半天可以打开一筒,喝完就扔。

沈树人受之有愧,礼貌道谢,巡抚衙门的侍女也只说是钦佩沈大人才学、竟能折服自家老爷,理当受此礼遇,并无他意。

沈树人又经过两天多的赶路,四月二十二日,终于顺利回到孝感军中,他也第一时间把自己找来两路援军、大约什么时候会到,告诉给了手下将领,军心一时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