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更)(第3/3页)

余鹤:“......”

这能怎么回答,那旧楼又没塌,肯定是能用啊,但肯定不能这么说啊。

傅云峥:“现在必须得要找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接手。”

这个工程很有赚头,如果没有之前那些糟心事,谁都想接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然而有隆门置业的前车之鉴,这个馅饼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看着眼馋,拿起来又烫。

这样大一个项目,临时找公司全部承接过来难上加难。

小公司没这个实力碰,大公司都会做风险评估,股东会一次次开下来也要时间,更何况这项目一接,基本相当于直接得罪了原本的发包方和隆门置业两大企业。

于是有人建议把其他企业的资金引进来,做新的发包方,还是由隆门置业负责施工,改图纸重建造成的经济损失隆门置业承担一点、新发包方承担一点,就能把这件事完美的解决过去。

这是几乎一个称得上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法,而在外人看来,新发包方的损失不过就是少挣一点钱。

上面亲自约谈了几家有实力的企业,其中就有傅氏集团。

余鹤听完,不由皱起眉:“这好像不光是钱的问题,如果是正经重新走招标程序也就罢了,现在这种顶替更像是截胡,不利于商业形象,而且程序上有瑕疵,要是没人过问倒好,要是有红眼病那是一告一个准。”

傅云峥看了一眼余鹤:“对,就是这样,所以很烦。走正规程序来不及,光公示期就十五个工作日,工地上的工人等着结工程款,十五天以后都过小年了。”

傅氏集团把这件事拿到会上讨论,一是因为傅氏和隆门置业有过合作,算是有些私交;二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工人的工程款需要结;三是开发区办公楼和人民公园都是地标建筑,如果建得漂亮那就是摆在城市中间的活广告。

余鹤挑起眉:“有弊有利,这倒难选了。”

傅云峥最喜欢看余鹤倨傲气盈,得意洋洋的样子:“余少爷成竹在胸,是有什么好主意?”

傅云峥一捧,余鹤当即飞了,探身出谋划策:“直接和原先的发包方谈呢?从他们手里把工程接过来,不用走招标程序、不会得罪发包方、工人的工程款也来得及结。”

傅云峥眼底的荡漾出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赞赏道:“小鹤,你真的很适合做生意。”

“既然有了解决的办法,为什么还烦?”余鹤撑着头思索片刻:“嗯,原先的发包方是?”

傅云峥回答:“是精川建工集团。”

余鹤一听是精川集团,当即懂了傅云峥的顾虑。

精川集团的总经理叫陈思健,是商场上有名的‘鲨鱼’,不管和谁合作都是一番土匪作风,只要是从他手头过的项目就都要咬上一口,隆门置业敢接陈思健负责的项目,难怪倒了这么大的霉大家还见怪不怪。

陈思健是富一代,二十年前靠着挖煤暴富,后来又搭上时代的顺风车做起地产生意,一路扶摇直上创建精川建工集团。

他身上匪气极重,特别主观,遇见合眼缘的什么都好谈,对看不上人那是宁可自己不赚这份钱,也不让对方好过。

最出名的就是谈生意必须喝酒,总是仗着酒量好把对方灌醉了套话。

要和陈思健谈生意,难怪傅云峥会心烦了,据说陈思健初中毕业就出来打拼,最不喜欢就是高学历的精英。

余鹤问:“什么时候和陈思健谈?”

“明天晚上。”

“我和你一起去吧。”余鹤说:“我能喝懵他。”

傅云峥轻笑:“他不敢灌我酒。”

余鹤往餐桌上一趴:“可是我想去。”

傅云峥拿余鹤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