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你输了(三合一)

昊周出兵百万进攻,耗时大半个月,却连大徽的一座城池都没有拿下,反倒还丢了座海城。

这般情况下,军中士气不免受挫。

连日来的各个战役之中,昊周取胜的也不少,但整体上依旧处在了劣势之中,如今海城沦陷,令得整个昊周大军都陷入了迷茫之中。

城池被大徽占据,按理来说,更应该回防才对。

但如果一旦被海城拖住了脚步,此番进攻只怕会再次陷入了停滞。

这次兴兵,也算得上是昊周历年来之最,没得到个结果,又陷入了两难境地中。

因此,昊周的所有将领齐聚,共商进攻政策。

依照常理,海城是昊周的一道非常重要的防线,如今被攻破了,昊周是不可能不管的,只是需得要派遣多少将士回防,又有谁带领,便值得商榷了。

毕竟眼下谁人不知,进攻海城的队伍,由大徽皇帝亲率。

无论是三年前还是现在,对方自参战以来,皆是战无不胜。

观昊周内部的将领,皆是没有能跟大徽皇帝一战之人。

在沉默中,泰兰主动站了起来,顶着所有人的视线,向郁舜请命道:“末将泰兰,愿率兵三十万,夺回海城!”

三年前边疆一战,五大名将死的死,废的废,还剩下的也就泰兰与乌戈了。

乌戈前些时日于战场上阵亡,放眼如今昊周名将之中,最为了得的,也确实是泰兰。

但在场的人也都清楚,面对那位大徽皇帝,泰兰此番站了出来,就是已经存了死志,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

军中不是没有其他的将领,让他回去,正面战场之上便又会少了一个强劲的猛将。

“臣以为,此事不可。”褚冽弘面色冷沉地道:“眼下正面的战场才是最为紧要的,泰兰将军统率陛下的亲卫军,无论如何也该留在这边才是。”

“海城可以另选其他将领回去。”

但他们都清楚,泰兰都未必能够与温月声一战,若换了其他人,此战几乎等同于必死无疑。

纵横沙场多年,即便是昊周这些数一数二的猛将,也是第一次见得似是温月声这般难以撼动的对手。

褚冽弘抬眸看了眼郁舜,其实目前放眼整个昊周军中,唯一一个能与温月声一战的人,是郁舜。

但郁舜作为昊周的皇帝,他们是承担不起任何的风险的。

他如若遭逢任何的意外,那都不用多想了,这一仗也不必打下去,昊周必败。

也因这个顾及,才让他们陷入了这般艰难的抉择之中。

主帐内还站立着昊周的数位猛将,气氛沉闷。

郁舜端坐在了位置之上,他着一身青色衣袍,长发高高束起,乍一看,完全不像是个武将,更像是个儒雅的文臣。

自他们入帐后争议不停,郁舜都没有给出过任何的意见。

主帐内安静了下来,无数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所有站在这里的人,都在等待着郁舜的一个决策。

郁舜抬眸,一双眼眸里深邃如海,开口便冷声道:“传令下去,整顿所有大军,继续进攻。”

此言一出,满场俱静。

莫说是在场内的其他将领,就连带着褚冽弘都怔住了。

他微顿片刻,骤然反应过来,惊声道:“皇上的意思是……”

郁舜眸光深沉,并没有反驳。

当下,主张内所有的将领俱是面面相觑。

泰兰面色绷得很紧,他攥紧了拳头,闻言不语。

郁舜竟是打算直接放掉海城,也就是说,不派兵回防。

在海城已经被大徽占据的前提下,做出这等决策,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们亦是没有办法预料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如若真的这么做了,就等同于破釜沉舟。

如若再攻不下大徽任何一座城池,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国破家亡。

泰兰深吸了口气。

这个举动有多么冒险,不必他们多说,郁舜自己就清楚。

海城那边,都无需做些什么准备,温月声只需要带着目前手中的兵,从海城取道,便能一路杀进了昊周都城内去。

……这是断绝了自己的后路,此战如果不胜,那便只有兵败。

可,他们亦是没有选择了。

昊周多年筹谋,郁舜本人亦是野心勃勃,自登基开始,所筹谋的都是如何吞噬大徽江山。

近二十年来,这是所有昊周将领和朝堂之上默认的事情。

更别提如今已经出兵百万,开弓没有回头箭。

从撕毁了盟约那一刻开始,等待着他们的,就是要么战胜,要么彻底兵败。

事到如今,只不过是彻底将后路给封死了而已。

眼下不战,再等三年。且不说光就目前大徽展现出来的兵力,若再等三年,会演变成什么模样。

就是昊周内部,也耗不起再下个三年了。

既是如此,那不若放手去做。

是生是死,全看这一战。

当下,无数将领面容沉肃,上前领命。

决策商议结束之时,已值深夜,而丢失海城的紧迫感,笼罩在了每一个昊周将士的心头上。

这一夜,许多人未眠。

次日一早,天还未明,昊周所有大军便已经整合,待得郁舜一声令下后,全军冲锋。

昊周做出这样大胆的决策,亦是让大徽这边始料未及。

在极端迫切的情况之下,昊周百万大军反扑,所有昊周将士处在了这等背水一战的紧迫感中,竟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凶猛劲。

接连三场战役,均是大战告捷。

且在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之中,郁舜亲率亲兵,连破大徽七个镇子,还直接攻破了源城。

攻下源城,令得多日以来持续处在了低迷情绪当中的昊周大军,终是能够停下喘一口气。

而在此战结束之后,两方各自占据了一座城池,此前的碰撞之上亦是有输有赢。

似乎整体的局面,都尚且处在了一种可控的范围内。

但唯有昊周的将领们清楚,在他们集中所有的兵力反扑,想要趁着温月声不在,一举吞没了大徽边疆四座城池的时候。

昊周内部,已经有近七日没有任何消息传出了。

海城攻破之后,整个昊周国内的局面如何,他们皆是不得而知。

而在郁舜选择了继续强攻之后,温月声是留在了昊周之内,还是转而回到了正面战场,亦是不得而知。

七日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放在了战场之上,却已经足够要命。

更别提,原本预想的同时攻下大徽四座边疆城池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在鏖战了多日,己方伤亡亦是不小的前提之下,才堪堪吃下了源城。

且能够攻破源城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郁舜御驾亲征。

整个战场之上的情况,其实早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了倒转,从前昊周内,拥有了无数骁勇善战的猛将,有着最强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