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砸她香炉

轰隆隆!

酝酿了一个上午的大雨,终是落了下来。

雨声暴戾,豆大的雨珠砸落在了屋檐、房顶之上,水声回荡在了所有人的耳边。

然这一切,都不若恒广王的声音刺耳。

大雨滂沱,皇帝的声音里,却不含任何的情绪,只冷沉道:“萧锐结党营私,私藏兵器,罪不容赦!”

“即日起,褫夺封号,囚于皇子府,无令不得外出。”

这一番话,叫匆匆赶来的端妃,差点昏厥了过去。

她反应不及,只在听到殿内说散朝之后,强撑着走了进来。

她第一眼看见了兄长徐国公,当下拽住了他的手,高声道:“兄长!兄长!锐儿呢!”

她在来的路上,听到了底下的宫人说,皇帝下令要砍掉萧锐的手臂。

可端妃不信。

她的儿子,乃是皇帝的长子。

此前他不论犯下了多大的错,皇帝都从不曾苛责他。

怎如今会突然叫人砍掉了他的手臂?

那不只是他的右臂,更是断掉了他的王位啊!

大徽律令,凡残疾者,均不可继承王位。

萧锐若是真的断掉了臂膀,日后还能用什么跟萧缙去争?

这大殿内,没有萧锐的身影。

端妃四处去看,却都没有见到。

她心中生出来了些许希望,这件事情,必定是底下的宫人听错了。

皇上不会的,不会这般残忍地断掉萧锐的一切可能性。

然而徐国公那一张惨白的脸色,无形之中好像告知了她一些什么。

端妃不敢相信地道:“锐儿呢?你说话啊!本宫的锐儿呢!”

声音尖锐刺耳,听得周围的朝臣皆是面色发沉。

今日之后,不论从前萧锐再如何的得志,他也不过就是个被褫夺封号,如今还断掉了一条手臂的大皇子而已。

皇位于他而言,已经是彻底没了可能。

而朝中的局势,也要发生巨大变化。

当然,这中间最大的改变,当属于一个他们此前从未想到过的人。

太和殿外,人来人往,但从这边走过的官员,大多都穿着绯色的官袍,唯有温月声一人,一身玄黑色的衣裙,同他们这群人格格不入。

只今日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人会看轻这位思宁郡主。

毕竟放眼整个大徽,也没有任何人在第一次上朝堂时,就做出这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甚至还直接改变了眼下的朝局。

大皇子萧锐已经彻底出局,而这一切,皆是因为温月声在校场遇刺而起。

一件细小之事,所引起的,却是滔天巨浪。

吕阁老走出太和殿时,尚且还跟王进之感慨:“瞧着这风雨飘摇的,大徽的天,怕是要变了。”

王进之不置可否。

大皇子不合适,那景康王、渭阳王等也就合适了?

若说剩余的皇子当中,最有可能得登王座的,还得要是永安王。

毕竟中宫嫡子,且背后还有镇国公府。

只是,不知道他是不是思宁郡主那封退婚书看多了,总觉得这位永安王,也不是什么太好的苗子。

那,他们都不是,大徽的未来又当何去何从?

这些时日里,昊周使臣一直都在京中,每看到那昊周太子一次,王进之的心中就担忧一分。

比较起来,大徽的兵力本就薄弱了一层。

未来的王储之上,还无人能够与对方抗衡。

待得未来皇帝不在了,大徽将要如何?

那一纸单薄的和亲婚约,真的能够阻挡得住昊周的铁骑吗?

王进之轻摇了摇头,这一抬眼,却见得思宁郡主临风而立。

九月那微凉的风,卷起了她身上的披风。

那道消瘦单薄的背影,在风中摇曳着。

然与之相反的,却是一双格外冷淡的,于高台之上睥睨天下的眸。

睥睨天下?

王进之心头猛跳。

在他们身后,温寻叫住了温月声。

说起来久远,但实际上也就几个月的时间。

温寻看着眼前的人,一时间心情格外复杂。

他犹豫了再三,到底是道:“今日之事,你未免太过莽撞了些。”

大皇子萧锐一派,有的不仅仅只是萧锐一个人,还有徐国公府,端妃,最为重要的是,还有太后。

她今日这般行事,等于日后彻底与整个徐国公府为敌。

温寻深深地叹了口气:“你做这些事情之前,怎么也不跟为父商议一声?”

今日殿门打开,她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走进来时,温寻还被吓了一跳。

“商议?”温月声冷眼扫他:“你续娶时,也同我商议了?”

温寻面色微变。

他没想到隔了这么久,再同温月声对上,她还是这般的态度。

她不让他们继续住在了公主府,他也已经搬了出去,如今甚至还在外购置了府邸。

因着这件事情,没少被京中之人在背后议论。

这都算了,眼下她竟还这般。

温寻微顿片刻,沉声道:“思宁,无论如何,我都是你的亲生父亲。”

温月声看了他一眼:“也可以不是。”

抛下这句话,她再无跟他交谈的兴趣,转身离开。

温寻愣了半晌,终是反应了过来。

她这句话什么意思?

到得如今,竟是连父亲也不想要认了?

可今时不同往日,便是温月声态度再不好,温寻也只得在她身后道:“过几日府中设宴,你记得来。”

真正到了宴席那日,温月声自然是没来。

且不光没去温府的宴席,就是连皇后宫中设宴,特地差人给她送了张帖子,她也未去。

大皇子之事后,不论是京里,还是宫中,始终都不得安宁。

断掉右臂后,大皇子已是彻底失去了争储的资格,此番变动,影响最大的是朝堂之上。

此前与大皇子、孙明远来往密切的官员,如今皆是被洗清了遍。

前朝如此,后宫自也难逃幸免。

皇帝处置了大皇子,原还打算动端妃,可圣旨未下,太后便病了。

太后这场重病是因为什么,宫内外的人皆清楚。

是以这些时日,宫里伺候的宫人,都端着十万分的小心。

而除去了这些波动之外,最为瞩目的,当属思宁郡主。

谁都没能想到,大皇子在京中横行霸道多年,最后竟是在短短的几日里,就被思宁郡主扳倒。

这几日里,思宁郡主的名号活跃在了京城各大世家中。

从朝堂的官员,到后宅的妇人,甚至到了学堂的学子,平民百姓当中,皆是无一不晓。

朝中官员对温月声行事风格褒贬不一,但在学子及百姓眼中,温月声所行之事,皆是为民除恶之大事。

更有甚者,还翻出了前些时日盛传的退婚书,又再次品鉴了番。

称她文武双全,乃是当代青天。

那陆青淮不知道在哪里听了这等话,见天在温月声面前鹦鹉学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