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番外:大清出海记

◎孟买◎

其实五公主的心事, 皇上早已看出来一二。

萧靖知道理藩院里面有一个叫做“邹长生”的小伙子,此人跟小灯泡和茉雅奇的关系特别亲近。皇上早早查清楚了, 这是一个祖籍福建的汉人, 年纪轻轻靠卖茶叶挣过很多钱,然后来京城过“北漂”的日子。

邹长生的运气不错,小伙子得“高人”指点, 捐了官身,一跃从商人变成官员。他在理藩院学过外语,为人机灵聪明, 很会抓住机会崭露头角。

“这样的人很了不起啊。”萧靖十分感慨, “在这个年代,不是谁都有勇气千里迢迢过来北漂的。更何况是一个卖茶的少年商人,商人想要出头, 难, 真的难!”

这可是重农抑商的清朝!不是盛产大商人的春秋战国年代!

萧靖觉得他可以给邹长生一个机会,一个“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机会。他以嘉奖理藩院考试成绩头名的生员为由,单独召见优秀学生邹长生。他看着下首站着的年轻人,面无表情地说:“朕知道五公主与你私交之事,如果你愿意离开五公主,朕可以给你许下一方知府的官职。如果你执意纠缠五公主, 那么朕只能将你发配海外了。”

皇上说话的表情很严肃,声音沉得像石头,当真跟电视剧里面棒打鸳鸯的恶毒家长差不多了。

邹长生险些给他老人家跪下了!

年轻人千算万算,都没想到皇上把他喊过来, 聊的是关于五公主的事情。他知道五公主女扮男装去理藩院上学, 女子去男子的学堂是很出格的行为。常人都说女子天生弱于男子, 什么“妇人之见”、“头发长见识短”的,但他并不这样认为。

五公主十分聪慧,学习刻苦,她每次的考试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茅。邹长生在内心认为五公主尤胜于他,只不过公主低调,把考试的头名让给他罢了。

她若是要考第一,还有谁能赢得了他?

分明是她让他的。

他占了本属于她的荣光,获得了她应得的机会与便利。他在皇上面前跪下来,垂着脑袋说:“奴才才疏学浅,不敢高攀公主。公主如同天上的明月,奴才不过是地上的水坑。水坑窃取了月亮倒影下来的光,才能叫人看见罢了。”

“这么说来,你愿意去地方赴任?譬如去当个知府什么的?”萧靖挑了挑眉毛。

“奴才何德何能,既不懂治世,又不懂治国,不敢成为知府那样的大官,只怕误了诸多百姓。”邹长生的头贴在青石板上,对着皇帝做出俯首的姿态。他感觉到自己的血液从心脏奔涌到额头,明明血那么热,他说出来的话越发冷静,“奴才愿意出海,替五公主去看看更远的大海。”

五公主的心愿是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天地是不是真的天圆地方。邹长生觉得公主的理想荒诞却美好,他不愿嘲笑她痴心妄想,却想帮她实现。

海水到底是蓝色还是绿色的?

东方的太阳升起,它真的会在西方落下吗?

只要船队够快,大船能在海面追上太阳吗?

当年夸父能逐日……他能吗?

“你既然有勇气出海,朕就成全你。”萧靖从板着脸的表情,突然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他说出来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朕计划组建留学团,到欧洲诸国留学。你,邹长生,可为其中之一。至于五公主……”

他顿了顿,说:“朕会把五公主再留几年,唔,公主金贵,便是二十二、二十三岁嫁人也不嫌晚。”

今年茉雅奇才十五岁,也就说还有七八年的时间。

邹长生听到了皇上的言外之意,巨大的惊喜将他击倒了。他的脸色瞬间变红,连带耳朵尖都是红的。他试探着问一句:“奴才出海之后,能给五公主寄信吗?”

萧靖:“……”

萧靖:“你给谁寄信,那是你的自由。谁收你的信,也是对方的自由。朕不会干涉别人的自由,当然,别人给不给你回信,朕不会担保。”

邹长生:!!!

他紧紧地握住拳头,那就是成了!

少年加入了留学的团队,他在天津港口登上大船的甲板。他在船笛鸣响的时候回头张望,他一脸期盼,然后看到岸上的人群里头,有一个戴着瓜皮帽的小子。小子牵着一个矮半头的小男孩,两人冲着他不停地挥手。

嘿嘿。

他笑得像个大傻子,使劲地挥舞着自己的双臂。

==

邹长生途径孟买的时候,船队上岸采购食物和淡水。他跟随着上岸游历,发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事情。

孟买原是印度的地盘,在百年前被苏丹割让给佛朗基人。因为佛朗基人的公主嫁给英吉利国王,而孟买作为公主的嫁妆,随着公主出嫁落入英吉利皇室的控制当中。

英吉利皇室以每年十英镑的价格,将孟买这座东方的小岛租给东印度公司。

得知这段历史之后,邹长生的内心大受震惊。

失败者割让国土,这在中华历史上不是没有过的事情。但是一个国家以“十英镑”的白菜价格将土地租给一个公司,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少年发出惊叹:“天呐,东印度公司可不像是正经商人!它后面肯定是有英吉利国撑腰的,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花点钱,然后租来那么大一座岛。”

邹长生自己做过生意,他原以为吕不韦之流已经是人生巅峰。他从未想象过有这样的生意,能叫一个商行(公司)把那么大的岛给霸占了。在他看来,每年十英镑的租金跟白给没什么区别。英吉利国把这么一座岛白给出去,它图什么呀?

图的是东印度公司给英吉利国带来更大的利益,这份利益肯定超过百万、千万……绝对会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字。

邹长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打听东印度公司的利润,但是他能在码头看到来往的船只。他看到东印度公司的人将装满香料的船开到孟买,再将印度送到孟买的棉布运送出去。货物在孟买的港口转了一圈,又在亚洲诸国转了一圈。船队甚至不用开往欧洲,只需要建立起来东南亚的贸易链条,获利的银子便会只多不少。

东印度公司还做阿片的生意,他们在孟买买卖阿片。这个公司的人借着贸易之名,在印度的土地上雇佣当地人种子罂//粟,产出的阿片在亚洲倾销,以此获得暴利。

“我认为东印度公司跟英吉利国有很大的勾结,其所图甚大。”邹长生紧紧地皱着眉头,他给皇上写信,“东印度公司不是一家简单的商行,不单纯属于某个姓氏或者某个家族。它的背后应当站着英吉利皇室,英吉利人开疆拓土的步伐已经十分靠近大清,皇上您不可不防!”

来自大清的留学生们看到在孟买随处可见的洋人,起初觉得稀奇,后来才觉得害怕。这个地方在好多年前应当是属于印度人的地盘,怎么现在就成了洋人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