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四爷不熬夜(63)

◎清世宗考虑婚事◎

当众缺考的邹长生居然获得了95分的高分!

消息一出, 理藩院的学生们都有些愤愤不平。邹长生在考试中途离开,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有人跑去问金吴和金玖:“那日你们也没能完成考试, 你俩有分数吗?”

“没有啊。”茉雅奇不是很看重分数的人, 她过来上学是为了学东西,不是为了考试,“我和弟弟都没有参加补考, 怎么可能有考试分数。”

她的回答在众人心里掀起轩然大波,金吴一向在班里考第一名,大家对“他”是十分信服的。往日的第一名都没有考试分数, 怎么邹长生无端有一个95分的高分?

“金家兄弟都没有分数, 怎么那个邹长生会有分数?”

“这是舞弊,绝对是舞弊!”

“快,我们去找夫子问个清楚!”

在考试定前程的年代, 学生们对考试分数看得比眼珠子还要重要, 因为皇上说历次考试分数最高者将会带领舰队出海。一群年轻人横冲直撞地赶到老师的办公室,一个满头白发的夫子从办公室里面走出来,老头看到那么多学生围过来,疑惑地问:“你们今日是怎么了?怎么都聚集过来?是有什么东西要请教吗?”

平日里学生见着先生,虽说不至于胆怯,但好多人像是老鼠看到猫似的,不大愿意往先生跟前凑。

今日这现象多反常啊!

“先生——”有一个浓眉大眼的少年站了出来, 朗声道,“我等见邹兄在上次考试中获得九十五分的好成绩,特地想要来跟先生打听一番。邹兄是哪方面的题目做得特别好?我等想要向他多学习!”

这话说得委婉,集体参加考试的时候邹长生跑了, 他压根就没有和大家一块儿完成考试!

同学们问邹长生的答题情况, 此人都没答题, 哪里来什么情况!

“哦,你们说的应该是邹长生吧?”

白头发的夫子抚了一把胡子,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他缓缓道:“我知道你们心里有疑惑,为何邹长生没有和你们一同考试,却有考试分数。这是我们办公室先生们集体商议过的,邹长生通过了加试,试题不仅包含笔试部分,还包含口试部分。等会儿你们把他的笔试答卷拿回去,可以对照着学习。然而口试部分是金夫子考的……你们谁要找金夫子对答口试?”

口试,竟然有口试!

一听说是全理藩院最博学的“金夫子”,许多学生们都忍不住后退了一步。金夫子会精通英吉利语、佛朗基语和意大利语,除了这几种海外语言,他本人还通晓蒙语和满语!

金夫子在学生当中很有威信,老夫子的此话一出,大家心里对邹长生的偏见消散了许多。以金夫子的人品……这位夫子绝对不会帮助邹长生作弊!

“是我等太冲动了。”

事后,那个浓眉大眼的同学看过邹长生的笔试答卷,他亲自对邹长生道歉,“大家都看过你的加试题目,你完成的题目比那日我们考试的更难,更何况你还加考了口语。你能取得九十余分,我心服口服。”

“嗯,误会解开了就好。”邹长生表情温和,他不是太计较的人。他看到同学欲言又止,主动提起,“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这个同学问:“我想请教邹兄,那日金夫子对你进行口语考试,他都是怎么考的?”

“也没问什么太难的,夫子先让我用英吉利语介绍大清,他再用佛朗基语问我出海遇到海盗的应对办法。”至于第三个关于财富和爱情问题,邹长生没有跟同学说。

那个同学露出了然的神色,点头道:“原来如此!”

数日之后,萧靖过去理藩院上课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

年轻的学生们分成两种人,第一种人聚集在大树下面,齐声朗诵小作文。萧靖听得清楚,学生们朗诵的内容大约是大学四级考试的那种常见题目。

“我来自大清,我的国家风景秀丽,有很多名胜古迹……”

“我们有长江和黄河,还有美丽的北京宫殿和雄伟的长城……”

“大清美食有北京烤鸭、涮羊肉、饺子、馒头……”

“我们的皇上是好国王,百姓们都喜欢他……”

皇上一边听着,露出迷之微笑。真好,大家都挺爱学习的,这种英语角的氛围完全值得表扬!

他步行穿过这个英语角,只听得“吼吼”“哈哈”的声音,原来是一群年轻小伙子在打拳扎马步。他们光着膀子,把辫子盘在脖子上,腰间只穿着一条裤子。小伙子们的拳头挥出去很有力量,带起一阵旋风,风朝着人吹过去,一股浓郁的汗味朝着皇上扑面而来。

萧靖:“……”

年轻真好。

萧靖忍不住随手揪住一个学生,问:“你们这是在锻炼身体?”在理藩院锻炼身体,挺少见的。

这里姑且能算外交部,又不是培养武状元的地方!

“回禀先生,我们这是在练武呢。”那个学生的前胸后背上都是汗,俨然打拳已经打了好一阵子。他傻乎乎地笑着,“大家讨论过了,若是在海上遇到海盗怎么办才好。打铁还要自身硬呢,我们勤习武艺,将来就不怕海盗了——”

萧靖:???

说得很有道理,但是让人想要反驳。

萧靖忍不住插嘴:“你们将来出海风大浪大,坐船多颠簸,在船上扎马步恐怕用处不大,还不如练习游泳。万一你们真在海上遇到海盗,最好的策略是远攻,下下策才是近身搏斗。船上有炮弹不打,指望你们这几个沙包大的拳头?拳头能杀几个人?还不如大砍刀好使。”

他摇了摇脑袋,觉得这群年轻人太笨了。

也不是说太笨了,只是他们的脑子不太会转弯。

以皇上平生所见,班里大部分人的想法都好稚嫩,倒是那个邹长生有几分机敏和急智。

……

对于九阿哥和五公主而言,远在南洋的二伯是一个很神秘的人。二伯号称“马六甲总督”,每年从南洋过来大清的船队会运送大量的橡胶原料和橡胶制品。橡胶能做成许多好东西,皇子皇女听说二伯又新增了好多处橡胶园,雇佣了好多农户。

这一年,远在南阳的理亲王向皇上写了一封书信,大概意思是他的长孙已经长大成人,孩子到了婚配的年纪,求皇上给孩子指婚。

正经宗室的婚事全由皇上做主,理亲王没有私自给孙子定下婚事,证明他对如今的大清皇帝还是比较尊重的。山高皇帝远,理亲王远在马六甲,皇上不太能管到那么远的地方。如果他让孙子私自办了婚礼,估计皇上也不知道实情。

萧靖有些惆怅:“二哥一去多年,如今连他的孙子都快要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