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朱厚照做好人(100)

◎明武宗命太子剿匪◎

珠珠的及笄礼定在来年的秋天, 可是古力却无法参加。

“最近倭寇闹得猖狂,父亲派我领兵去剿匪。”古力跟妹妹解释道, “听闻父亲不足二十岁的时候, 已经敢领兵和蒙古人打仗。我虚长这些年华,早该出门历练。”

他听太后抱怨过自己的父亲,太后说万岁年少时很爱出门, 一走就是好几个月:“跟撒了绳子的狗一样”。古力小时候跟听故事似的,觉得能够出去玩太有趣了!他憋着笑,跑回去问张嫣。

“娘, 祖母说爹和你总是出去玩, 是不是真的?”

“什么出去玩?万岁都是出去办正事的!”

张嫣对着儿子,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她告诉孩子:“当年我十三岁,刚选上皇后。你父亲带着我, 他御驾亲征花马池, 在那里击退鞑靼人的势力,还把鞑靼人的王子捉了回来。”

年幼的古力兴奋地追问:“爹捉了鞑靼人,有没有把他们砍头?”

“砍头不好,多造孽啊。”张嫣不太喜欢杀人,比起杀人,她宁愿叫俘虏去服役,或者是换来更值钱的东西, “万岁让鞑靼人缴纳赎金,把他们的王子赎回去了。”

她问孩子:“古力,你知道为什么最近北京城的牛肉比猪肉价格便宜吗?”

“我知道!”古力是个小吃货,他晃着小脑袋说, “因为我们明军跟蒙古人交战, 蒙古人输了, 我们拿走了他们的牛!老祖宗规定下来耕牛不可食,但是蒙古人的牛不是耕牛,可以吃!”

张嫣咽了咽口水:“对,今晚牛肉拌饭怎么样?”

小孩想起嫩滑的牛肉片儿,快活地点头:“好——”

太子回忆起自己年幼时候的想法,发现真是好笑。小时候的古力很喜欢朝廷打胜仗,因为打完胜仗之后的几个月,家里时常能吃到牛肉。他到外祖父家里,刘良也用好牛肉招待他。等他长大之后,他不再存有这样的想法。

打仗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打仗是会死人的。

但是当别人欺负大明的时候,仗不得不打。前些日子,扶桑派来两批使者,分别属于两派家臣的势力。这两批使者分别带着贡品,在宁波上岸。他们因为“谁是给大明皇帝朝贡的正统使者”争执不休,后来竟然发展成双方械斗。

为什么他们要争这个名头?莫非是出于对大明皇帝的崇拜?

非也。

得到承认的使者可以带着贡品前往京城,面见天子。贡品的多寡是其次,大明天子总会赐下价格不菲的赏赐作为回礼。赏赐的价格往往会高于藩国送来的贡品,过来大明朝贡的使者经常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换句话来说,谁是正经使者,谁就能在大明赚一大笔回去。如果不能成为官方承认的使者,这些扶桑人的船队根本不允许在中国的港口上停靠,也不许他们上岸购买大明的特产和财物。扶桑人耗费人力财力带过来的贡品,很有可能要赔本。

赔本怎么办啊?

要不就是自己吃这个哑巴亏,要不就是在当地抢一波财物,抢回去扶桑再说!

要说扶桑人彼此打群架,你砍我我砍你的,这点屁事儿不值得上达天听。可是这些人在宁波上岸,疯起来居然在宁波城一路烧杀抢掠,有前去平息动乱的千户官兵遭遇扶桑人杀害。

这个情节就很严重了。

“真是岂有此理——”

陛下震怒,命太子带兵剿匪。不遵守大大明律例、当街杀人的人哪里配为一国使者?有道说“不杀来使”,可他们是正经使者吗?

“他们是匪,是寇。”萧靖的脸色很冷,“倭寇在宁波抢掠,该杀!朕命太子前去沿海一带剿灭倭寇,如果倭寇未能剿灭,你也不用回来了。”

“是。”

古力第一次看到父亲如此愤怒的样子。

太子给自己收拾出门的行囊,准备好一身几十斤重的盔甲,有三匹跑得很快的马。他有一箱子的枪,还有许多弹药和伤药。他点了一批勇敢年轻的士兵,大家都是敢打敢拼的年纪。除了他,这个军队里面没有独生子,这也是大家敢拼命的原因。

他听闻扶桑人有跟佛朗基人购买火器,打仗的时候不能全凭冷兵器硬抗。

“哥哥,我给你做了一些巧克力。”珠珠跑过来找他,她的眼圈红红的,似乎有哭过。她用糖纸包了一大盒巧克力,每一枚巧克力分成拇指般的大小,“表舅说了,吃巧克力能够有精神,困了饿了的时候吃一棵,跟吃一碗饭差不多。”

这几年海南产的可可豆越来越多,宫人们学会做巧克力的手艺。巧克力不但能做成热饮,还能做成吃的零嘴。珠珠让厨子在巧克力里面多加坚果,这样吃起来更扛饿。

她听萧靖说起,打仗的时候忙起来是吃不上饭的。

“多谢珠珠。”古力收下她的巧克力,他的脸上没有愁绪,反倒哄她,“我听闻扶桑国多金矿和银矿,我若是杀到岛上,定得到许多金银。到时候珠珠的嫁妆里多几箱金子和银子,嫁人的时候多体面啊!”

珠珠揉了揉眼睛:嘟囔着说:“我才不要那点金子和银子,只要哥哥平安回来就行。”

表舅和舅母只有这一个儿子,万一古力出了事情,帝后做父母的会多难熬啊!

珠珠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和兄长在战场上并肩作战。但凡她是一个男的,她能够打兵打仗,指不定能帮上不少忙。

古力拜托她:“我不在宫里的时候,妹妹帮我照顾爹娘。还有祖母那儿,她闲着没事总爱寻人说话。”

珠珠很认真地承诺道:“我一定照顾好表舅、舅母和姑婆。”

==

太子带兵剿匪的事情没有大肆宣扬,在珠珠的及笄礼上面,太子没有露面,但是陛下、皇后和太后都出来参加宴会。

有这三位大山坐镇,太子来不来,反倒很少人留意。

东海郡主是兴王府的姑娘,按理说她的及笄礼应该在王府举办。可是陛下一向疼爱她,让姑娘在紫禁城行及笄礼。

这是多大的体面!

前来观礼的宗亲和夫人们没有不羡慕的,东海郡主得陛下抚养十年,跟亲女儿比也不差。若是陛下以后没有公主……东海郡主的荣宠当真跟嫡亲的公主一般无二。

兴王带着老王妃过来观礼,一家几口人是坐着蒸汽火车到京城的。京城这几年发展得越来越繁华,周边的许多村镇皆被并入京城的范围。街上的火车跑得飞快,听闻陛下又开了几条新路线。

老王妃蒋氏看着车窗外的情景,感慨道:“京城……跟当年的模样真的完全不一样。”

蒋氏是北直隶人,在明朝不算京城人,但搁在后世她也算是有北京出生户口。她在弘治年间嫁给老兴王为正妃,没过几年,她跟随丈夫前往封地安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