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朱厚照做好人(90)

◎明武宗册立太子◎

明武宗朱厚照, 年号正德。

这让萧靖想到一个词——

厚德载物。

“既然父亲是厚德,儿子便是载物。”万岁这般想着, “载字辈, 听着还行。第三个字好像要土字旁的,木火土金水,古力这一辈该是土字辈。”

皇帝这是在给儿子想大名呢!

按照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 每一代皇子皇孙的名字都要包含五行元素,如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棣”是木字旁的。而孙子辈的朱高炽, “炽”是火字旁的。到了重孙辈的朱瞻基, “基”是土字旁的,再往下一辈的朱祁镇,“镇”是金字旁的。轮到明宪宗朱见深,老爷子是水字旁的那一辈。

而孝宗皇帝朱祐樘是木字旁的“樘”,五行元素从他这一代开始应该是新的循环。

按理说朱厚照该是“火”字辈的,可是他的“照”字没有火,底下倒是有四点水。并非是孝宗给儿子起名字的时候粗心大意, 而是因为“照”字五行属火,“灬”部首带有火的属性。如“烹”“煎”“焦”的原意,是指底下有火在烧。

萧靖不停地念叨着“火生土”,轮到古力这一辈, 孩子该是土字旁的。他用朱笔在宣纸上写下“幸”“坤”“城”“坚”“境”这几个字, 问张嫣:“嫣儿看看哪个字适合给古力做名字?朱载……朱载什么比较好听一些?”

“是载歌载舞的载吗?”张嫣心有灵犀地想到。

萧靖笑着点头。

“我看幸就很好, 幸福、高兴的意思。”张嫣指着第一个字,“载字有承受、充满的意思,承受幸运,这还不好吗?”

多好的名字啊!

萧靖决定下来:“那就叫朱载幸。”

当天晚上,萧靖把“朱载幸”这个名字告诉古力:“古力,你以后就叫朱载幸,爹教你写这三个字,你以后写作业一定要记得自己叫这个名字。”

“我叫朱载幸?”古力露出很好奇的表情,“怎么不叫朱载星呢?我可喜欢天上的星星了!”

萧靖一阵无语:“……等你当了爹,你让你家孩子叫小星星啊。幸福的幸字多好啊,你看下面有一个?,一看就特别有钱!”

年幼的古力并不认识人民币的符号,他不能理解他老子的话。小孩没有反驳,因为他不认识字。

自从古力有了名字,小孩读书学习的时候先学会写“朱载幸”三个字。小孩在五岁那年被立为为太子,这一年藩王们都过来参加他的册封仪式。

皇帝有了儿子,自然天下的继承者已定。之前还有宗室大臣言皇帝无子,想要皇帝从宗族内过继小孩,充作皇家子嗣。

你以为大家是为了国家大义?

哪里有那么多大义,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正德十年春,宁王朱宸濠贿赂皇宫多位太监,企图让太监们为他美言,建议陛下过继其长子为皇子。同年十月,皇后怀孕,宁王后代通过过继来获取皇位的希望破灭。

正德十一年,皇帝以“宁王治下无能、贼寇丛生、百姓甚苦”为由,剥夺了宁王一系的王位。宁王朱宸濠自称皇帝,年号顺德,据说有兵马十万,欲攻打南京夺取皇位。然而朝廷反应极其迅速,京军连连攻破叛军防守,从宁王叛变到伏诛仅过四十三日。

宁王像是被杀鸡儆猴的那个猴儿,从他伏诛之后,宗室们安分守己,个顶个的听话懂事。如今皇帝册封太子,藩王们到北京给太子庆贺,别提有多积极了。

庆贺的队伍当中,有兴王一家。

上一代兴王朱祐杬是明宪宗第四子,是跟皇帝血缘关系很近的王爷。朱祐杬是朱厚照的亲叔父,如今的兴王朱厚熜是当今天子的堂弟。老兴王去得早,朱厚熜在十二岁那一年成为兴王。

今年,朱厚熜刚好十四岁,是该相亲成婚的年纪。少年长得一张很白净的脸,书卷气很足,他看起来像是书院里读书的年轻人,不像是一身富贵的王爷。

好多年以前,皇宫里的张太后曾派人透出过风儿,她想要兴王府迎娶张氏之女。虽说张氏两位国舅爷被判充军,可是陛下是从张家娘娘的肚子里爬出来的,这是无法改变的血缘关系!

兴王府不敢反驳太后娘娘的意见,所以老兴王在的时候,他一直不给儿子定亲。等到老兴王去了,朱厚熜为父亲守孝三年,新一代的兴王尚未出孝期,因此没有定下婚事。

萧靖对于朱厚熜和张顺儿之间的婚事,是持默认且同意的态度。他很认真地告诉过顺儿:“朕一向把你当作是嫡亲的妹妹(我肯定不会娶你),定会为你择一门佳婿。等到在清宁宫大封太子的时候,你抽空过来看看兴王是不是你喜欢的人,若是你不喜,咱们不要他罢了。到时候肯定很多青年才俊过来观礼,你再瞅瞅哪个好的。”

顺儿比朱厚熜年长三岁,她今年是十七岁的大姑娘了。她很感激皇帝表哥的关心,万岁能为她考虑到这种程度,是她的幸运。

姑娘穿着一身不起眼的宫装,偷偷过去清宁宫。她不是一个人去的,她喊了晋王府世子、典哥儿陪她一块儿。典哥儿从小在北京上学,他逢年过节会进宫,他跟这个养在仁寿宫的姐姐很熟。

张太后乐于看到两个孩子相处,她甚至想过:若是顺儿跟兴王府的婚事不成,姑娘许配给晋王府世子也不错。

顺儿和典哥儿的关系是不错,但是他们不是太后想象的那种的关系。如果真要用两个词来形容,可能是“哥们”“发小”更恰当一些。

顺儿溜进去清宁宫,悄声地问:“典哥儿,你看清楚了没有,哪一边是兴王府的人站着的?”

典哥儿的手指微微一抬:“我看清楚了,喏,那边最年轻的后生应该是兴王。”

朱厚熜站住人群当中,他的手里端着一只酒杯,正在跟其他亲戚寒暄。大约是他不太会喝酒,脸色红扑扑的,跟喝醉酒似的。但是他的眼神很清醒,不见有一丝醉意。

“他就是兴王?”顺儿一眼看到那个人,“唉,我觉得他看起来太普通了。”

典哥儿:“……”

姐,你还想要兴王长出来三头六臂,或者是肌肉发达不成?

要说十四岁的少年除了脸能看,身材真的说不上高大威猛。在一群肥头大耳将军肚、看起来很威严的大叔当中,这位年幼的兴王看起来跟小鸡崽似的,武力值似乎为零,气场也不大。

“跟表哥比起来,他真的是差远了。”顺儿叹了一口气。

“姐,你不要想些有的没的。”典哥儿好言劝她,“万岁是生得好,可是那什么的,是不可能的。”

他的话说得含糊,宫里的人都看得明白,张家姑娘是不可能嫁给万岁的。万岁当年娶了十三岁的刘氏当皇后,可见他如果喜欢一个人,会尽早地把人娶过门。顺儿早已及笄,如果皇帝有意,她早就是后宫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