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赵祯无遗憾(105)(第2/2页)

当天晚上,官家顺利吃到苏家的肘子。他吃得满嘴流油,评价道:“手艺不错,跟宫里大师傅不相上下。可惜少了几味香料,不然味道能更好。”

“这是谁做的?”萧靖问。

大福如实相告,“是大苏哥哥做的。”

“竟然是东坡肘子!”萧靖露出惊喜的表情,他以为要吃上苏轼做的肉,还要再等好几年呢。没想到苏东坡小小年纪,厨艺已经如此了得。

“什么东坡肘子?”大福一脸懵逼,“爹爹,这是什么典故吗?”

萧靖:典故倒是典故,可是这是好多年之后的典故。

官家的心情很好,他从来不会拦着大福去看望老师。大福每次出门,时常会带回来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泡菜……

作为回礼,大福从花房里挑了一盆好兰花,送给小苏哥哥。

大苏:明明做菜的是我,为什么礼物是送给我弟弟的?

大苏:这不公平啊!

苏洵笑得乐呵呵的,得到皇帝家里的回礼,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他知道小儿子喜欢兰花,让苏辙把花搬走。

苏轼凑过来:“爹爹,我也想养花。”

苏洵一巴掌糊过去,“你这个瓜娃子一向喜欢红花,你要绿兰来作什么呢?还是让你弟弟养吧,他不爱红的,偏爱绿的。”

苏辙捧着花盆,看到嫩绿色的兰花花苞,心里甜滋滋的。

他知道,这是赵小娘子特意为他选的兰花。

他把花养在东轩的书房,为此写了一首《种兰》。

兰生山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阴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他问大姐姐要了一张绢纹宣,把写好的诗誊抄在上面。他打算在下次赵小娘子来的时候,拿给她看,让她知晓他的喜悦。

他再见到大福的时候,是在上元节的御街山棚附近。她穿一身海棠红的霞帔,袖口上缫着金丝。她坐在朱车里面,半个身子探出来,目不转睛地盯着街上的花灯。

苏辙顺着赵小娘子的目光看过去,那是一处卖灯球的。枣子大小的灯球发着亮光,底下接了一根细细的木簪,这是上元节独有的装饰。街上的小娘子们都爱买上这样一盏灯球,戴在头上发光。

少年走到灯球摊子旁边,问:“你家的灯球,价值几何?”

他的声音变得清澈,已经过去变声的尴尬时期。

摊主说:“红灯球要十文钱一个,黄灯球要八文钱,绿灯球只要五文钱。”

“给我来一根红灯球。”苏辙递钱过去,“我要那个。”他手指了一个最亮的球儿。

他想要走到朱车旁边,不料被几个健壮的男人拦住了。大福看到他的方向,赶紧挥了挥手,大声喊:“这是我认识的朋友,你们让他过来。”

暗卫们放开了苏辙。

苏辙的心被揪得紧了一下,他走到朱车旁边,把红灯球递过去。他还没说话,谁知车里又探出来两颗脑袋。

原来这辆车里面一共有三个小娘子!

“这是小苏哥哥专门送给我的东西。”大福赶紧拿过灯球,戴到头上,“去去去,别抢我的。”

小花和生生打闹了一番,终究没敢抢大姐姐的东西。

大福摸着头上的灯球,心里美得很。她看过花灯,心满意足地回宫。当晚,梳头娘子帮她拆开发髻,惊呼一声:“天呐,公主你的头发,你的头发——”

“怎么了?”大福摸了摸自己的头顶,她的心情不错。

宫人如实道:“公主,你的头发烧糊了,这里一大片白的……”

“啊?!”

大福对着镜子一照,可怜她小小年纪,头发被烧糊了一大片,好大一缕头发都变白了。她哭丧着脸,忍不住流泪:“我再也不要和小苏玩了,他坏,他烧了我的头发!”

作者有话说:

小苏比大福年长四岁。

有引用苏辙《种兰》。

关于上元节灯球,有参考《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宋朝的妇女会订做一种大如枣子或栗子的灯球,再加上一些珠宝翠玉做装饰,戴在头上。在元宵节里,满城妇女都戴着这种光彩夺目的头灯入城竞艳。

头发烧糊之后会变白的,我小时候吹头发不会吹,把头发吹糊了,白了好大一片。感谢在2021-09-05 21:25:43~2021-09-06 22:29: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