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赵祯无遗憾(50)(第2/2页)

而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的长官,则没有那么幸运了。在大规模普查之下,隐瞒、虚占军籍的现象显露无疑,更有贪得无厌者,侵吞和窃取国家财物。朝廷年年发下去的武器和铁器有那么多,都到哪里去了?

“唔,这是一个好问题。”

半个月后,萧靖看着来请罪的枢密使及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抛出来这个问题。他看到这几位的后背被冷汗浸透、瑟瑟发抖的样子,丝毫没同情他们。赵祯穷得夜宵都吃不起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同情官家。

皇帝性格宽容仁厚,有些人不感恩,反而伸手的时候越发猖狂。

“朕说自己穷,穷得连送给辽国太后的礼物都出不起,你们总不信。你们把朕当有钱人,却不知道有一个词。”

“穷,凶,极,恶。”

“朕今日且做一回恶人,不怕被人骂。钱就是人的胆,朕没钱,脾气坏,行事凶悍不讲理。本来入了七月,朕不想闹什么大事。可是朕穷啊,朕一个穷鬼,还怕鬼不成?”

萧靖最后说:“贪了多少的,送回来吧,不要大家脸上做得太难看。朕知道有时候是你们门下的人做的,并非出自你们所愿,你们想保某个人之前,自己先掂量一下,到底值不值得。如果是亲儿子做下的,肯定是要保的。”

“若非亲子,一个外人而已……值得吗?”

“啧,人间不值得呐。”

好一个人间不值得。

这一年的七月,不知道多少人落马,多少人被抄家。东京一片凄风苦雨,中元节祭祀的时候,好多人哭得真心实意,连带纸衣裳纸帽子等物十分畅销。

欧阳修在中元节放假之前,给范纯祐和张嫣布置了作业。他的题目紧跟时事:《论禁军冗费》。

张小娘子吃着七月特有的花油饼,玩够了才开始写作业。她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先写冗费的坏处,吃空饷的现象会对国家和经济造成巨大危害。她再大胆假设,为什么朝廷设定有八十万禁军呢?

如果只设十万禁军,吃空饷的现象兴许会大大减少。

“因开封府无天险可守,须近百万禁军拱卫陛下。一旦契丹突破黄河,只待十余日能直达京师。”小张很认真地写道,“而西京洛阳四周群山环绕,欲享太平居开封,有事则宜移驾洛阳。”

“然,欲百年长久之计,当迁长安!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兼顾银、宥、静各州,故土轻易不能弃。”

欧阳修收到她作业的时候,反复看了十几遍,叹了一口气。这个孩子用词简单,但句句说到关键之处。其想法之大胆,便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稚儿有志如此,可惜了。”

说迁都,可一国都城是那么好迁的吗?论天险,洛阳的地理位置确实比开封好,以大宋的国情来论,长安又比洛阳更好。

如果皇帝迁都长安……他哪里能容忍党项人继续在旁边拉屎拉尿?

先帝之所以能轻易割舍州府给党项人,是因为他离陕西太远了,他伸长手都管不着。若是皇帝本人就住在陕西,自己家门口的三亩地绝对不会送给别人。

这样的道理,欧阳修看懂了。可是他认为自己办不到,没有人能说服皇帝和朝廷办到,觉得十分惋惜。

他私下对张嫣说:“这样的话,你莫要跟别人说,这样的文章,你以后不要再写给别人看。你平日里不是挺爱玩的吗?我给你放两日假,不用写作业,多玩玩……”

他怕她惹来祸事。

“欸。”张嫣含糊应着,先生怎么不信她的能耐和眼光呢?

作者有话说:

有参考关于北宋永兴军路的资料。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明朝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萧靖在这里用了,算是一个小穿越。

有参考民兵制度的相关资料,有参考唐朝民兵/团结兵的资料。

关于吃空饷的现象参考网上资料:“自仁宗朝始,禁军吃空饷现象日渐增多。按规定,北宋禁军马军四百人、步军五百人为一指挥,而此时各指挥编制不满员的情况已相当普遍,《宋史》载‘额存而兵阙’,马军一指挥仅数十骑,步军不满一二百,虚籍委实不少。英宗朝时,禁军一指挥只有二三百人,‘虚费将窠请受’(《宋朝诸臣奏议》卷121),军队借虚籍之便冒领军俸,吃空饷遂滋生蔓延开来。”

我思考过,为什么北宋禁军会冗军冗费,根本原因是开封无天险可守,所以需要有大量军队来保护皇帝(然而吃空饷的现象到后期太严重,禁军实际上没有那么多人,扛不了多久)。靖康之耻,北宋覆灭得那么快,国都选址不好是一个重要原因。

北宋大臣范仲淹曾经说过:“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有事必居洛阳。”

感谢在2021-07-09 21:30:15~2021-07-10 21:26: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姐妹哪里跑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