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李治不头疼(90)

◎唐高宗收到礼物◎

大丫是识水性的, 她平日里没少下去河里玩耍,所以她娘才放心让她到河边挑水。小孩子的眼睛最尖, 生性贪玩, 河里有什么都瞒不过他。

小姑娘的嘴里含着红糖块,囫囵地说:“井水干净、甜,是吃喝用的, 不会拿来浇菜。只是最近井水变少,打上来费劲,我要和后头的狗子哥一起去打井水, 才能打上来。”

“河里有大鱼, 前几日我还捉了一条三斤重的,很好吃……”大丫说话不带脑子,小孩回味着鱼肉的滋味, 忍不住舔了舔嘴唇。刘娘一个劲儿瞪她, 真是个不省心的臭丫头。

她们一家本是买来的奴隶,替公主劳作,所有的产出都应当是公主的东西。你在这儿说吃鱼吃肉,让公主府里的嬷嬷怎么想?

鱼而已,萧靖不计较这些东西。河里的鱼是野生的,谁吃着不是吃了?

他表示亲近,轻轻拉了一下大丫的手, 鼓励道:“你接着说,我听着真有些野趣。公主平日里爱听这些事情,你多说说,回头公主说不定要赏你。”

“好哦。”

大丫笑起来露出一排漏风的牙齿, 更得劲了。她继续说:“以往捉鱼很难的, 今年河里的水浅了一层, 所以大鱼都游出来了。最近太阳好,晒得河边热热的,我家小弟去河边玩水都不怕冷……”

小孩看问题简单,只觉得好玩,有鱼吃。

可是大人听着这些话儿,发现事情的严重性。河水和井水的水位变低,这些意味着什么。

也许迟些时候,井里可能会彻底打不出来水。但愿周边的河不要干涸,不然这一片的田地和人口都要完蛋。

借口要给公主带几桶鲜鱼,张嫣和李弘去河边看情况,观察水位下降的程度。萧靖和容娘留在村子里,和妇人们一起唠嗑干活。

春天的野菜最多,可惜荠菜有些老了,口感没之前那么好。田野间长出来一大片很好看的紫色野花,萧靖看着特别喜欢,他问农妇要了一个篮子,说要去挖好东西。

“阿娘,这是什么?”容娘不认识这种紫色小花是什么东西,但是态度很主动,“阿娘是想带回去种吗?我来帮娘挖吧。”

紫色的小花是挺好看的。

萧靖给容娘塞了一块糖,像是哄小孩似的:“你怀着身孕,到一旁坐着歇息。我又不是八十几岁的老胳膊老腿,老了再叫你来。”

容娘哭笑不得,她知道阿娘这是心疼她。

旁边的妇人有看热闹的,惊奇道:“武娘子对儿媳真好,您这样的婆婆可不多见。瞧你这儿媳,现在您不教教她,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啊!”

向来只有婆婆指示儿媳干活,村里从来没有儿媳坐着,让婆婆干活。

村里的婆娘们冷眼瞧着,都觉得容娘这个媳妇做得不好。婆婆在地里挖东西,怎么她就在一旁看着?

萧靖张嘴就怼回去:“我家儿媳是我一手带大的,当女儿疼都来不及。活计多的,让她男人干着去,别把我家姑娘累坏了。”

这话说的,反倒像李弘是捡来似的。容娘捂着嘴笑,得亏殿下和圣人去了河边。

皇后娘娘一说话,场面一下子冷下去。妇人们都不敢再说,武娘子看着脾气好,气性竟然这么大!

萧靖看上的“小紫花”不是普通野花,而是一种叫做紫花地丁的野菜。紫花地丁的味道微苦回甘,焯水之后拿来凉拌和粉蒸都很好吃。只是这种野菜药性偏寒凉,容娘这样有身子的人最好不要吃。

“这个紫花的菜可以吃,回家拿麦粉拌了,再调些蒜末辣椒油,味道不错。”他解释道,“说起来,今年春天还没有吃过野菜。”

有妇人以为是安定公主稀罕这一口味,讨好道:“野菜这点东西,多多的有。武娘子,可要我们帮你采一些,只是我们认识的野菜不多,怕吃坏了贵人的肚子。”

“那边刚长嫩芽的树,叫做香椿,香椿芽能吃;还有这一种叫做荠菜,只是这会儿老了,不大中吃;这种带着小绒球的,叫蒲公英,用油盐拌了不错……你们要记得,大多数野菜偏寒凉,吃了能下火,孕妇和身体虚弱的老人要少吃。”

萧靖讲这些,风调雨顺的时候人们自然不会吃野菜。可是当闹灾荒的时候,野菜可是果腹的好东西。

一道紫花地丁麦饭、一条清蒸草鱼、一份黄瓜炒鸡蛋,成了皇帝一家今晚临时加的菜式。

张嫣带着儿子去河边捉鱼,她有意无意地套话,村里的人都说河水是浅了不少。最近露出来的大鱼很多,不多时他们便捉到了一尾六七斤的草鱼。

草鱼晃着尾巴蹦跶了几下,被人用草绳穿过鱼鳃,稳稳地绑住了。

李弘提着鱼回宫,神色并不见喜悦。太子心想,今日所见如此,只怕旱灾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耶耶,今年雨水缺少,粮食失收的概率很大。”李弘有自己的想法,“今年应当禁止粮食酿酒,已备不时之需。”

张嫣点头:“弘儿说得有道理,粮食酿酒太浪费了。至于宫中宴席的酒水,可以全部用葡萄酒代替。”

要说皇帝家里喝不起酒,多磕碜啊。大小宴席和祭祀都要用到酒水,全面禁酒不可能。

只能用果酒取代粮食酒。

太宗皇帝爱喝葡萄酒,他种下的马乳葡萄有很多。宫人学会酿葡萄酒,如今已经放满好几个酒窖。张嫣在太极宫召集官员,安排开会,下诏今年全国禁止粮食酿酒,理由是:今年春种情况不佳。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春种情况不好,秋收肯定受影响。要是在年头大家都猛吃猛喝,到了年尾是要饿肚子的!

等他们把诏书拟定下来,天都黑了。

张嫣和李弘顶着月光,匆匆地赶过去长安殿。家里的孩子们都在等圣人和太子过来吃饭,李贤、李显、李旦几个听到五哥今日跟着耶耶和阿娘出去“春游”,羡慕得牙痒痒的。

可恶,他们要去上学,五哥居然出门玩耍!

小孩子哪有不爱玩的。

小太平抓着萧靖的手,撒娇道:“阿娘,我也想去,下次你带我去。”

“外面的太阳多毒啊,你看你五哥,晒得脸都黑了。”萧靖指着门口的人。

弟弟妹妹都朝太子看过去,都是一脸“五哥你为什么变了”的震惊表情。李弘不是讲究容貌之人,他从农田回到大明宫之后,压根没想起来卸妆这回事情。又因为没有人提醒他,所以他顶着一张脱妆的小黑脸与大臣们商议诏书拟定和旱灾应急方案。

难怪今日进宫的大臣们,都多看了太子两眼。

李弘:社会死亡现场。

太子摸了摸自己的脸,手上沾的粉儿都是黑的,衣领也沾得有些黑了。容娘憋着笑,赶紧递替太子“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