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李治不头疼(66)

◎唐高宗教儿子玄武门之变◎

大唐有了新皇后, 新年应当是一番新气象。

张嫣首先拟定诏书,更改年号, 将“永徽”改为“显庆”。显庆显庆, 听起来多喜庆啊。咱们高兴,不能憋在心里,非得显露出来, 告诉大家我今年特别高兴。

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所有人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圣人的喜悦。圣人对武皇后以及武皇后生的皇子皇女,是格外宠爱的。

原身李治, 本来就是这样干的。

他宠爱武氏, 十一月刚立了新皇后,还没到过年,就琢磨着更改年号的事情。他爱屋及乌, 在显庆元年废除长子李忠的太子之位, 将武皇后生的李弘立为太子。

李治被阿武拿捏得死死的。

轮到张嫣这会儿,她不曾册立庶长子为太子,如今倒免去了许多麻烦。她想给自己的儿子最好的东西,六岁的李弘顺理成章在正月被立为太子。小张性格大方,萧靖原身的母亲杨氏被封为荣国夫人,父亲武士彟被追赠司徒、周国公。

李弘平日里能够友爱兄弟姐妹,认真读书, 行事上并无劣迹。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度,萧靖当上皇后两个月,李弘算是圣人的嫡长子,朝堂上对此并无反对的声音。

这个小孩很懂事, 他穿着太子的朝服,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在学习上付出更大的努力, 想要把自己做得更好。他曾跟着耶耶去拜访赵国公府,即使长孙无忌不太喜欢武皇后,但老人家对他十分赞扬。

好多人言太子仁孝,仿佛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萧靖很快发现问题。

他发现李弘的包袱和压力有点太大了。

比如太子像是一个框,把李弘死死地框在这里,一举一动都仿佛用尺子衡量过。李弘被推着往前走,他越是“完美”,越容易迷失本心。

这样的太子迟早得完蛋!

什么叫本心?

对于皇帝来说,巩固皇权才是他的本心,不管他是一位暴君,还是一位仁君。即使是影视作品中稍显懦弱的妻管严李治,这位小李收拾自家亲戚和亲舅舅的时候,那叫一个毫不手软。

永徽四年,李治的兄弟姐妹为什么会被判谋反罪?显庆四年,长孙无忌为什么被判谋逆,连个面见皇帝辩驳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这群人的权利太大,威胁到李治的政权,所以皇帝要一一把这群人都掰倒。管你有罪没罪,反正皇帝看你像有罪,你就是有罪。武皇后领会到小李领导的心意,主动帮助他打倒这群显贵,开始踏入政治圈子。

如果你以为李治是傻白甜,可能你才是傻白甜。

李治才不是傻白甜呢。

在历史当中,永徽年间的谋反大案,除了真正的主犯和从犯,吴王李恪等宗室被长孙无忌诬告,子女皆受到牵连。直到长孙无忌获罪,圣人派人查清关于他们谋逆的罪证乃是长孙无忌所作,这群被诬陷的李家亲戚才得以平反。

李治:兄弟,我没害你们啊,是长孙要害你们啊。

所以圣人是无辜的!

等到李治想要对付长孙无忌的时候,许敬宗心领神会,指使官员告密长孙无忌谋逆。李治派许敬宗去查此案,许敬宗上奏:长孙无忌谋反已经有苗头,圣人一定要尽快将长孙无忌拘捕。长孙无忌被流放到黔州,后被皇帝派去审案的袁公瑜逼死。

曾经权倾朝野的赵国公就这样死了。

许敬宗是谁的人?袁公瑜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胆子?

他们都是阿武的打手,为武氏封后出过大力气的。

谁能如此准确地体察圣意?

自然是枕边人。

阿武为什么要对付长孙无忌,因为长孙无忌曾反对她当皇后,她如今在搞打击报复。阿武的母亲杨氏曾上门去求长孙无忌支持武氏封后,可是长孙无忌压根不搭理。在好多大臣看来,长孙无忌的倒台无疑是武皇后最有作案动机,圣人依旧是个好的,只是他太听信皇后的话了。

亲外甥怎么会对付舅舅呢?

阿武替李治背了好大一口锅。

李治:我甜吗?我傻吗?

他压根不傻,他最会让人背锅。好处让他得了,坏事全是别人干的。

瞅瞅小野鸡这波骚操作,儿子李弘是拍马都追不上。小野鸡是个白切黑,阿武的心肠同样是黑的,只是两个王者生出来的李弘……

在萧靖看来,李弘挺傻白甜的。

这个孩子的心眼特别正,别说不会干坏事,他连听闻坏事都不高兴。

过年这段时间天气冷,加上放假,李弘不用上课,只需要在家里温习功课。萧靖抽空辅导一下儿子的作业,问:“你最近学到哪里了?有没有什么弄不懂的?”

李弘拿着一本《左传》,擦了擦眼睛,说:“阿娘,我最近学到楚成王,《左传》写楚成王被太子商臣逼死,我觉得这种事情不应该写在书上。史书应该写好的事情,为什么要写这种恶行呢?”

小孩叹了一口气,似乎对楚成王特别同情。他特别讨厌太子商臣,也就是下一任的楚王,楚穆王。

萧靖:“……弘儿啊,你把你的课本拿给我看看。”

他飞快地看完《左传》关于楚成王之死的记载,大概知道讲的是什么。他瞅了瞅自己的大儿子,他觉得更愁了。

儿啊,你知不知道,你这样的傻白甜出去社会是会被人吃掉的!

让李弘感到难受的故事,讲的是太子反杀皇帝的成功案例。要问萧靖有什么感想,只有一句——

卧槽,这位大兄弟牛逼!

起初,楚成王想要立儿子商臣做太子,征求大臣的意见。大臣说:大王您年轻,老婆多,以后还会有很多儿子。立太子应该选年幼的孩子,若是选了年长的商臣再废除,会给国家招来祸患的。

楚成王没有听从大臣的意见,立了商臣做太子。在商臣当上太子之后,楚庄王又企图废除商臣的太子之位,改立王子职为太子。

这下可就糟了!

商臣收到消息后,着急啊,他跟心腹潘崇商量如何是好。

潘崇问他,你能出国吗?

商臣说不能。

潘崇问他,你对王子职低头吗?

商臣说不能。

潘崇问他,你能搞大事吗?

商臣说能。

那就搞一波大事吧!

太子商臣趁父亲的旨意还没下来,带领着宫中的侍卫队包围皇宫,要逼楚成王去死。楚成王说想吃完熊掌再死(其实是拖延时间,烹饪熊掌需要很长时间很久),太子不答应。没办法,楚成王上吊了,太子商臣继位,成为后来楚穆王。

楚穆王在位十二年,继任的嫡长子熊旅是典故中“一鸣惊人”的春秋五霸楚庄王。

对于太子这种高危职业,能顺利登基本来已经很难,若是反杀皇帝就更难了。萧靖跟李弘说:“这种事情,你为什么会感到难受,而不是去佩服商臣的勇气和魄力呢?成了,就是楚穆王;不成,那就是戾太子;完全没努力过的,是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