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家书

◎明年也一定会这样的◎

成正礼归家了, 成家小院里便比原先更要热闹些!

原本众人打算简简单单的过个年,但现在,成老汉准备宰两头羊!这刚从冀州那边运过来的二十多头羊, 怕是也没想到自己刚到就要面临被宰杀的命运,成婆子心思也高兴, 摇摇头, 随他去了。

成正业问成正礼这回归家待多久, 成正礼道:“这次时间能长些,年后过了元宵节走。”

众人大喜,“那感情好了!”

于是成家立马开始忙着采买年货。

没过两日, 谢安也回来了, 而且这次回来就不走了,他在陵州当值, 休沐要长一些,成正礼大抵和那边的县令打了个招呼,于是姐夫也直接能在家待到过年。

这还是第一次体会到家里人当官的好处,成婆子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只是四郎要特殊些,毕竟军营的离得近,天天待在家里也不像话, 但是现在朝中战事稍缓, 上位者也都体谅士兵们的辛苦,最近军中管束不严, 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成正业也是天天归家。

林巧儿和成小兰的铺子,也已经定下来了,四郎亲自出面在, 加上成正礼回来的事在镇子上传开了, 那家镇中心的掌柜松了口, 租金便宜了一些,于是林巧儿就高高兴兴地租了下来。

周氏知道这件事后,差点儿要疯了。

她总觉得自己当初上当受骗了,什么不做了,是不摆摊了?转头去开饭馆是吧?!

她在家里念叨了快两天,骂骂咧咧的,现在镇子上虽然没了成小兰,但是一下子又多了两家炒饭,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现在生意差到极点,她原先预想的场面根本没有出现!能不着急上火嘛!

村长摇头劝她:“我早就说了你不是做生意那块料,你不信,瞎折腾!”

周氏不服气:“那是成家算计我!早知道这样,当初你就不该让他们在咱们村落脚!”

村长:“妇人之见!人家当初是拿着那边县衙的介绍信来的,是你说不让就不让的?”

“那……那至少不应该分他们那么多地!”

村长不说话了。

片刻后,他摇头道:“那两亩地之前就是应该给的,这没什么,只是那羊圈的地……哎,说来说去啊,还是你摆摊的事被人家给记住了,这些生意人都是人精,你以为人家不知道,其实人家早早就门清儿。”

周氏气得胸口起伏,也觉得自己被那两个女娃摆了一道,但是这事吧,没处找人说理去的。

村长:“算了,依我看,咱们还是和人家关系交好些,我之前以为他们就是个做生意的,没想到人家家里还有当官的,那成三郎一看就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你年后就别做了,再提点儿东西,给人上门道个歉!这事就过去了!”

周氏:“……”

“我不去!疯了?!那其余几家和我抢生意的怎么不上门和我道歉?!这做生意还有先来后到?哪说理去?!”

周氏显然在气头上,范村长也没和她吵,转头就走了出去,说不通就不说了,听着脑壳痛。

-

成家根本不知道这些,而是欢欢喜喜的准备过大年。

成老汉还是惦记着买猪买猪,这过年了,哪里能不准备年猪,好在谢安早有准备,在陵州的一家屠户那边早早定好了一头,腊月二十左右,就给成家送来了。

这下好了,有了年猪,才有过年的滋味嘛。

成老汉宝刀不老,两三下就把这猪给“就地正法”,成婆子和成小兰喜滋滋的去拾掇这些猪肉了。

北方的冬天就是个天然的大冰窖,新鲜肉根本不用额外费心思处理,放在外面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坏,正好过年吃新鲜的,但是家里人的口味自然还是要留一半做成腊肉的,这不,一大早的,成小兰就开始腌肉晒肉熏肉了。

胖婶闻着味走了过来:“我的个老天爷,你们在干啥嘞!这好端端的肉咋熏成黑色的了!”

成小兰笑得直不起腰,和她说了一下这肉的做法:“看着丑吃着香!等好了我给你送一条去!”

胖婶笑:“能行,我今天也是给你们送东西来的,这螃蟹是深海里的,难得的嘞!还有这虾,个头大!直接整只蒸了端上桌吃!”

胖婶送过来的箱子里面有好大一只虾,还有几只硕大的螃蟹!李氏惊讶极了,她和三郎在边关,哪里见过海货,不过她在京城那短暂的半年倒是听说过,于是道:“京城都是达官贵人们才能尝到一些海味,没想到咱们在这倒是有口福了。”

胖婶:“那是!京城再好,吃的东西还不见得有我们新鲜呢!”

众人皆笑。

李氏听说这边能看到海,动了想去看海的念头,成正礼也想去看看,成老汉一口答应:“反正现在也没啥事,想去的话就明天去嘛!”

林巧儿笑:“也好,圆圆满满上次去赶海后一直惦记着,天天念叨呢。”

正好成正业也有时间,全家便打算明天一早就出门,一起去海边转转。

不过在出发之前,又有信件来了。

第一封还是二哥的,这让成婆子和成老汉十分高兴,让三郎给全家念念,成正旺现在守着老宅,年关之前寄信过来也是正常。这信上将家里最近的情况一一交代,临安县的战事稍微好了一些,但是收成不好,百姓们日子过得艰苦,不过家里人都很平安,林秀才、邱氏、谢奶奶、谢小妹都很安康。

尤其是谢奶奶和谢小妹在,在李大夫的治疗下已经逐渐好转,谢奶奶现在已经能去村口转悠转悠了,谢安听到这里,眼眶蓦然就红了。

林秀才现在又在家里支了个临时学堂,因为流离失所的家庭太多,他不忍心看这些孩子没学上,于是免费教这些孩子们念书写字。大山大海也在学堂里面,大家学的都很认真。

信的结尾也表达了对爹娘深深的思念,全家人听完之后也都有些感触。

成老汉:“挺好!现在咱们家心气齐,这就是最好的!至于战事,迟早都会结束!咱们也迟早能回去!”

全家人点头道:“爹说的是!”

第二封信,是单独寄给林巧儿的,想都不必想,也知道是刘小姐寄来的。果然,刘莹月邀请林巧儿年初五去冀州一趟,小住十日,两个人可以商量一下明年的生意,顺便也请她在冀州坐一坐。

成正业的神色瞬间就复杂了起来。

倒是李氏,笑着道:“冀州?正好,三郎这回也打算去,咱们可以同行。”

林巧儿笑道:“那好呀,年初五基本上也没啥事了,我过去一趟,咱们还能一起逛逛。”

成正业沉默。

夜晚,回了房,他依然沉默。

林巧儿看出些不对劲,笑着问:“你该不会真的不高兴我去吧?”林巧儿觉得奇怪,四郎也不怎么会干涉她自己做生意的,而且两个人之前都分别过半年,如今不过离开十日左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