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自负、洁癖、6和力量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家怡身上,那张年轻的脸孔在认真讲事时,严肃又坚定的眼神,透出强烈的说服力。

方镇岳点头应允,所有人便又坐回桌桌椅椅上,齐刷刷将目光落向家怡面目,等待她开口。

易家怡深吸口气,走到白板前,与方镇岳对视一眼。

对方鼓励地点点头,家怡回以微笑。

方镇岳便也走到桌椅间,找了张桌子坐靠。

家怡目光扫视所有人,见大家都将注意力投在自己身上,终于清嗓,开始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发言。

她伸手进入裤兜,左手抓出一把白色结晶物,右手也抓出一把,分别展示给探员们,随即问:

“大家看得出哪个是糖,哪个是盐吗?”

“能尝尝吗?”刘嘉明积极回答。

家怡摇摇头,当然不能。

“那看不出来。”Gary也摇头,“我们也不常下厨房。”

“我倒是下过厨房,也看不出来。”九叔也凑近看了看。

“是的,它们拥有几乎相同的外貌特征。”家怡举起右手,道:“这是糖。”

又举起左手,“这是盐。”

“原来如此。”Gary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想去捞点糖尝一尝。

家怡笑着摊手递过去,任他捻了一点送入口中,下一瞬,Gary呸呸呸对着垃圾桶一通呸,又端杯漱口:“十一骗人!”

家怡忍俊不禁,待Gary漱好口愤愤不平地瞪向自己,她才继续道:

“我是讲述者,也是布局者。

“糖和盐是由我放入裤兜的,而向你们讲述哪个是盐,哪个是糖的,也是我。

“我手中的盐和糖,正代表案件的真相。

“讲述者,就是证据、证人、尸体,甚至也可以是凶手。

“以往我们办的案子,大多数讲述者都是证据,尸体和证人也是证据的一环,甚至包括凶手都是证据的一环。这些证据最终指向凶手,我们可以捉到他。

“也就是说,糖和盐是因为某些逻辑出现在我的裤兜中的,比如站在我左边的Gary哥手里拿着糖,站在我右边的嘉明哥拿着盐,那么我左边裤兜里就是糖,右边裤兜里就是盐。

“按照事物天然的逻辑,我们会走向正确的目标。

“但还有另一种可能,讲述者并非证据。”

Gary几人看着家怡将盐和糖都丢入垃圾桶,隐约明白她的意思,逐渐皱起了眉。

“如果讲述者是凶手呢?如果是凶手将糖和盐放在她想要摆放的位置,然后欺骗Gary哥,说右手是糖呢?”

家怡指了指垃圾桶,“那面对看起来几乎完全一样的盐和糖,大家是否还能判断出真相?”

“你是说‘Clara可能是凶手’这一点,跟‘右手里放着糖’一样,是真正凶手讲述给我们的谎言?”三福皱起眉,“包括凶案现场的一切证据,都是‘讲述者’布的局?”

家怡点了点头。

“昨天三福哥曾经对Clara是否真是凶嫌感到疑惑,甚至生出过审讯过程中Clara的所有反应,看起来都不像真凶的结论。”家怡盯住三福,与他对视几秒后,坚定道:

“也许直觉并不可靠,但如果在探案的过程中,我们生出过强烈的直觉,应该记住,然后努力求证。不能忽略自己的直觉,是所有探员都应记住的,这是我第一天进重案组,岳哥就教给我的事。”

深吸口气,家怡又朝着三福哥点头,坚定道:

“我觉得三福哥的直觉,并非因为看到Clara哭泣觉得可怜,而感情用事。”

“但所有证据都指向Clara,如果不是她,还能是谁?至少我们现在应该将她当凶嫌去查,不到她彻底摆脱嫌疑,我们就也只能追着她跑吧?”三福皱起眉,大家一直都是这样办案的,发现一个线索,去排查到确定这个线索有用或者没用,然后才向前推进,或者转向。

他怎么觉得家怡办案却不是这样呢?

就好像,线索无法引导她,反而要靠她的推理去引导大家主动辨别和寻找线索呢?

抿了抿唇,三福想,如果家怡这个方式确认可靠,说不定她就真的能摸索出完全独属于她自己的风格。

比岳哥还强烈的推理派探员啊。

但,这样凭空推理,甚至要与现有实打实的证据背道而驰……真的可靠吗?

“原本是只能这样,从现在唯一的嫌疑人Clara身上挖掘线索。等这路走到头了,才知道是对是错,要不要转向,亦或者抓住Clara将之送入监狱或者电椅。

“但是——”

家怡走到白板前,盯着上面的词句,拿过自己之前就一直使用的红笔,在一众人名上掠过,定格于‘秦红梁’三个字,然后毫不犹豫地、用力在外画了个大圈。

熟悉的红圈定凶手。

九叔深吸一口气,望着肃然冷目的家怡,忽然生出不知是敬是畏的感受。吐出这口长气后,他又兴奋起来。

坐直身体,一向懒怠得仿佛对全世界都不感兴趣的九叔,来精神了!

“如果我们发现第二个隐藏得更深的嫌疑人呢?”家怡站在白板前,啪一声盖上红色记号笔的笔帽,目光如冷刀般扫过所有人眼睛。

“秦红梁?Clara那个高挑的钢管舞者室友?”三福不自觉站起身。

“……”刘嘉明挠挠头,不解的看看Clara,又看看秦红梁,开始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怎么凶嫌又多一个人?

“是的。”家怡点头,捏着画圈的红笔,如站在会议室给黄警司等人将word文档时一样,她逐渐昂起头,沉浸在自己要说的话中,身上软娇娇的气质被自信和英气取代,使所有人不自觉抬起头、挺起胸,正视且专注听她的话:

“第一,一个人如果将整个房间都清理的干干净净,那么她就不可能还留下那么多线索。

“这张照片中的凶器水晶球,指纹已经擦去了,为什么留下血迹?凶手当我们是傻的吗?我们怎么可能不会明白,她并不怕我们找到凶器,因为她已经擦去了自己的所有指纹。凶手是多么的自命不凡,这种细节中,展现的正是她的自负。”

家怡在白板上写下在【自负】二字,作为侧写的第一点,接着又道:

“大家看到死者每一个房间都格外整洁,首先想到的是死者赵美妮是个爱干净的人,地面应该是她擦的、桌子啦、沙发啦应该也是她自己收的嘛。

“但我们到现场勘察后可以发现,死者赵美妮的衣柜里等不露面的地方呢,是很杂乱的。

“再看赵美妮历往在家中拍到的照片,里面的背景也都乱糟糟。

“我相信所有探员们应该都有产生过跟我一样的疑惑:一个明明邋遢的人,怎么偏偏就在死前整理房间了呢?答案当然是不会喽。

“那么另一个可能无论听起来多么奇怪,都一定是真相:凶手杀死赵美妮后,为死者整理了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