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父子相认

自从一个月前, 他们夫妻跟司徒晟分开之后,廖老先生思怀故人,想要去负水祭奠。

当时廖夫人也想陪着同去, 可是廖先生却不肯, 只说自己单独会一会故人。

廖夫人等了又等,却始终不得见廖老先生回来。一时心急如焚, 便去求助李老将军。

不过后来, 廖老先生却被义军首领尚闵救回。据他所说,是受了司徒晟的托付一直派人暗中保护廖老先生的。

也不知廖老先生经历了什么,不光受了伤,似乎还心灰意冷, 情绪甚是低落, 直嚷嚷自己一把年岁,要在临死前再看看儿子廖静轩。

于是夫妻二人由李老将军派人, 一路护送来到京城。

可是到了京城, 夫妻俩一直没见到廖静轩。

廖夫人能寻到这里, 全是因为有人给廖静轩的小厮留了纸条,说是在楚琳琅这里能寻到人,所以廖夫人便先一人坐马车寻到这里, 想要廖静轩回去看看受伤的廖父。

当廖夫人问起儿子廖静轩是否在这时, 楚琳琅却岔开话, 只说不急,命人拿来香茗点心招待老夫人。

她一边倒茶, 一边问廖夫人多久没来京城了。

廖夫人想了想有些怅惘道:“差不多有三十多年了吧……”

楚琳琅又试探问:“也就是说您生下廖夫子之后不久便离开了京城?”

廖夫人有些不自然地抿了抿嘴,轻声道:“是啊……”

楚琳琅想着司徒晟信中的内容, 决定干脆挑明了:“廖夫人, 我听说当今陛下还是太子时, 太子府里的方良娣和您是挚交好友。当初她的孩子丢了,你也跟着担心了吧?”

廖夫人绝没有想到,想楚琳琅这样年纪轻轻的姑娘,张嘴就提起太子府三十多年前的旧事。

她立刻警觉地直起身,淡淡道:“楚娘子是从何处听说的旧闻?”

话已到此,楚琳琅干脆也不遮掩了,开诚布公道:“司徒大人奉命追查丢失的三皇子的下落,一路追查才发现,当年那个婴孩其实是被人买走了。买下婴孩的是一对成亲后一直没有孩子的夫妻。而廖夫子的身上有人贩子的烙印,跟我当初被拐卖的母亲是一模一样的。不过他问廖夫子时,得到的回答不尽如人意,便好奇追查了一下当年您身边的旧人。却发现廖夫人您当年曾患有不孕之症,却在出京一趟后,便抱回了个婴孩……而方良娣痛失孩儿之后,本就羸弱的身子更加凋零,却在临终前,拖着病体,去了你那,亲自帮你的儿子抓周,取名字为静轩……”

“够了!楚娘子,你说这么多究竟是何意思?”廖夫人再也坐不住,腾得站起身来。

楚琳琅也站起身来,轻声道:“廖夫子并非您亲生的孩子,而是您好友方良娣丢掉的那个孩子吧?”

廖夫人原本就不是善于蒙骗说谎之人,更何况她压根没有防备楚琳琅会突然发难,有此一问。

仓皇之下,也顾不得抵赖,她只想转身离开再说。

可是楚琳琅哪能让她这么走,只是一把拉住了老夫人道:“廖夫人,您休要恼火。我也好,司徒大人也罢,与你们本不是外人。我今日这么问,并非有意戳穿廖夫子的身世。只是他的身份特殊,如今更是牵扯了太多干系,很有可能危及你们的生命,若非情不得已,我想司徒大人也绝不想破坏了你们母子的情分。只是您也要与我说些实话,才好排布章程。”

廖夫人当初在北地就见过楚琳琅,很是喜欢这个可人的小姑娘。她能在司徒晟那孩子的身边,足见是个人品周全的。

如今她虽然点破了静轩的身份,可看那意思,并非邀功揭发之意。

事已至此,再抵赖也无趣,倒不如索性全讲出来。

就像楚琳琅所言,司徒晟这孩子也并非那种心思歹毒之人。

听楚琳琅的意思,司徒晟应该早就查到了静轩的线索,却一直隐而不发。

这份人情,她得认下!

想到这,她在楚琳琅的搀扶下,再次坐下,叹了一口气讲述了当年隐情。

原来当年方良娣在有心人的算计下,丢了孩子,一时急得方寸大乱。

当时满城戒严到处搜找孩儿,可一直无果。

还是廖中昌人脉广泛,找寻了江湖朋友帮忙,总算是找寻了线索,他当时亲自带着江湖朋友截了那艘拐子船。

奈何仓促间成行,又是人家的地盘,他带的人又少,若硬碰硬,怕孩子有了闪失。

于是干脆破财免灾,花了大笔的钱银下来,将那孩子全须全尾地带回来了。

当时廖中昌本打算把孩子安然无恙地送回去。

可是方良娣听到了她来报信后,深思许久,却求告他们夫妻不要将孩儿送回来。

她那时咳血之症愈加厉害,也是明白自己命不久矣。

若孩子的父亲是普通的乡绅官吏倒也罢了。可他偏偏是一国储君,未来的至尊陛下。

当时太子府情况复杂,太子虽然认定是太子妃迫害了孩子,可方良娣却不这么认为,那个害她儿子的人,还隐在暗处。

太子爱屋及乌,对自己的偏爱,却能给他们的孩子招惹来杀身之祸!

她活着,尚且被人如此算计,差点再见不到自己的儿子。等她过世,还有谁来管顾这孩儿?

她不求自己的孩子将来为王为侯,只希望他能安乐无忧长大。

也就是那一刻,方良娣做了个无比大胆的决定,将孩子托付给了廖中昌夫妇照管。

他们夫妻恩爱,家道也还算殷实,却婚后无子,一定会精心照顾这个孩子,让他可以过自己一直向往的安逸无忧的日子……

于是廖家夫妇便将这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儿子,起名廖静轩,又在方良娣病重过世后,带着孩子悄然离京。

说到这里时,廖夫人低低道:“我与他父亲,都不愿他再走仕途,怎奈这孩子也不知是不是天生的皇家血脉,就是喜欢忧国忧民,与夫子探讨国政。几次劝阻他后,他还是偷偷入京赶考。他父亲便巧妙让他立誓蓄存胡须,遮挡真容。当听闻他殿试与陛下见面的时候,真是叫人惆怅感慨,不知是该忠于故人所托,还是让他与他真正的父亲团圆……”

楚琳琅明白廖夫人的苦楚,毕竟这私藏皇家子嗣一旦被揭发,就是天大的罪状一条。

这也应该是司徒晟早就知情,却秘而不宣的缘故了。

可是现在,最要紧的并不是顾忌着廖静轩与廖家夫妇的情分,而是廖静轩的身份并非只有这几个人知道。

楚琳琅沉声又问:“廖先生在北地前往负水……去见的是杨毅吧?”

廖夫人又是一惊,不知琳琅为何知道。

楚琳琅继续说:“他定然是不小心,被杨毅套话,泄露了廖静轩的身份。所以一场故友相逢,却临时变卦,杨毅突然生出心思,想要扣住廖老先生,用以拿捏廖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