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细作(第5/7页)

秦缨听得拧眉,“母亲是周人?来大周进学?”

谢坚点头,“不错,他族叔还说,期间江原又叫人带信,次次都在说那位主子如何天纵英才,甚至提过一句,说南诏要在此人手中国富民强,他族叔起初半信半疑,但后面江原说得多了,他便也信了,也猜到他说的主子,说不定是南诏哪位贵族子弟,而就在五年前,江原忽然说他要跟着主子回大周,说等大业成了之后,再亲自去老家接族叔一家去南诏落脚,但自那以后,他们再也未收到江原的信。”

秦缨语气深重起来,“五年前?贞元十五年?”

谢坚应是,“不错,公子看完这些,肯定谋害赵将军的帮凶并非大周内奸,而是南诏细作,此人既参加了赏雪宴,那必定是当真参加过科考,做了朝官,除了昨日商定的三人之外,公子会彻查赏雪宴上,贞元十五年之后入仕朝官的底细。”

秦缨重重点头,“此人长相并无明显异族特征,且身份尊贵,但他潜入大周,自要百般掩藏身世,江原只说年轻,也未提及到底多少岁,如此也不好锁定人选,……”

谢坚道:“您有所不知,大周科考核定严苛,除却祖上三代皆要查验外,还需要担保人做证人数名,此细作纵然能作假一世,但祖上三代定是编造,再加上出身与家世多有漏洞,如此深查下去,方知是谁藏匿在朝堂之上。”

此法虽冗杂了些,但凭着这份证供,也只能如此暗查,至少不会打草惊蛇。

秦缨应好,“也罢,我记得当夜赴宴的,有三四个新科翰林,再加上其他年轻朝官,想来目标也不多,至多半月,应有结果?”

谢坚振奋点头:“正是如此,公子让您也不必太过牵挂,代州的人还在查那商队的下落,若能查到这些人,那便更能直接找到细作是何人。”

秦缨吁出口气,“好,你们在外办差,小心为上。”

谢坚笑着应好,见天色不早,立刻告辞离去。

他一走,秦缨心弦微松,看了眼升至中天的弯月,脚步轻快地出了厅门,可还没走出几步,秦缨脚下一顿,眉头拧了起来。

白鸳跟着驻足,“怎么了县主,这不是好消息吗?”

秦缨疑道:“江原的族叔说,江原曾出入王庭,那位主子,多半是南诏贵族子弟?”

白鸳点头,“是呀,否则如何出入王庭?”

秦缨微微眯眸,“若是贵族子弟,那此人不仅蒙礼与施罗认得,阿依月岂非也认得?”

白鸳眸子微睁,“阿依月是公主,自是认得。”

秦缨眉头越拧越紧,“这便是说,赏雪宴上,还有献宝那夜的宫宴上,阿依月都看到了这位旧相识?”

说至此处,秦缨语声一急,“我记得她在献阿赞曼的那夜,念过一首诗——”

她越想越觉得怪异,沉声道:“那是一首思念夫君的诗,说的是自夫君离开那日起,她便憔悴不堪,因思念夫君,心中煎熬,日日垂泪,她在那时念这首词,难道是意有所指?”

白鸳吓了一跳,“可她并未成婚,且、且她说她有周人做夫子,这才学会了周人的诗词。”

秦缨摇头,“可那么多周人的诗词,她怎偏偏念了这一首?本要留在大周,又为何忽然改了心思?改心思也就罢了,为何最终自杀?”

说至此,秦缨忽然想到:“若我未记错,南诏还有位从未露面的大皇子,此人久居深宫养病,极擅周文辞赋,还与阿依月说过亲,但不知为何,并未定下婚事,外间的说法,是说阿依月的父亲,嫌弃此人重病在身,但假若,此人并非重病,而是不在南诏呢?”

秦缨心跳的疾快,又面色难看地踱步起来,口中不住轻喃着什么,焦灼又紧迫,不知过了多久,她猝然停下脚步,“我知道了——”

白鸳也紧张起来,“知道什么?”

秦缨沉浸其中,并未听见她这一问,她僵在原地,又难以置信地摇头,“不,怎会是他,这怎么可能……”

白鸳大气也不敢出,“县主——”

“快!快让沈珞备马车——”

秦缨扬声吩咐,“去金吾卫!”

……

坐上马车,沈珞马鞭重落,眨眼间便驶出一射之地。

车厢里,秦缨的脸隐在一片昏光之中,却仍能看出她面色极其难看,长乐坊去金吾卫并不算远,但她第一次觉得这条路这样漫长,她不住地掀帘朝外看,等马车停在金吾卫之外时,掌心已漫出一层冷汗。

掀开车帘,秦缨高声问:“谢大人可还在?”

门口的武侯一愣,“谢大人刚刚离开。”

秦缨“唰”地落帘,“去将军府——”

沈珞调转马头,空无一人的寒夜长街上,只听得见急促的车轮与马蹄声,秦缨攥紧指节,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等到将军府外,她立刻跳下马车叫门。

片刻府门打开,小厮惊讶地看着她,“云、云阳县主?”

秦缨径直推门而入,“我有急事要见你们公子——”

小厮吓了一跳,一边应好,一边拔腿往西院跑,秦缨亦提着裙裾,脚步如风,眼看着要走过第一道回廊了,尽头的月洞门处,终于出现了谢星阑的身影。

他惊讶地迎上来,“发生何事了?”

谢坚刚去过侯府,他们也刚从衙门回来,秦缨如此着急忙慌地赶来,自是生了十万火急之事。

他刚走近,秦缨一把抓住他的手,“我此前想错了!”

谢星阑不解,“何事想错?”

秦缨语速飞快道:“未央池赏雪宴,还记得我告诉你,我看到了蒙礼和阿依月私会吗?我想错了,我只看到蒙礼走向邀月楼,又听到了阿依月的哭声,理所当然的以为,那邀月楼外的角落里,是阿依月对蒙礼哭诉衷肠,是他们二人有私情!”

谢星阑反握住她,“有何不对?你亲眼看到蒙礼走过去。”

秦缨不住摇头,“不,倘若蒙礼去之前,阿依月便已经与另一人在一起呢?若她那些哭诉,是对那人而非是对蒙礼呢?在被我们发现之后,我们为了避人,躲进假山之中,可那人才是最心虚害怕之人,他绕过邀月楼,躲去荷花池,那装着香粉的竹筒,也是在那时丢弃,而当我们一起从假山绕行去梅林西北之时,他其实就在我们身后不远处盯着我们,等我们走远,他从假山中段逃入梅林,还找到芳蕤为他作证!”

秦缨一字比一字更快,“与阿月有私情之人是他,阿月起初愿意留在大周亦是因为他,后来阿月性情大变,不愿留在大周,还是因为他,最终,阿月选择死在大周,更只是为了保住他!”

秦缨一口气说完,神色愤然中还有几分悲恸,谢星阑骤然听到这样多推断,尚未理清,但见她神情,立时问:“你已知道那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