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赵错起兵,进京勤王!(第2/2页)

他看向了武崇行,脸上露出了信任鼓励的笑容,不徐不疾的对他说道。

“遵命!还未恭贺大将军平灭七国,在此拜贺。”

武总督对他郑重施礼。

“好。”

赵错点了下头后又好似随意的说道。

“若是朝中有乱臣贼子犯上篡权,武将军可愿与我举兵北上,讨罪伐逆?”

武崇行听着他的话顿时瞳孔猛地收缩,接着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斩钉截铁地道。

“末将愿为大将军效死!”

“有将军此言……”

赵公爷笑着将他扶起。

“我也就放心了。接风宴已在宫中备下,请吧。”

赵大将军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清醒,明日庆功之时,他也算好了朝廷传诏官员会在届时到来。

给武崇行接风后,他因为心中有了决断,一时间因为心中大石落地的舒爽而多喝了几杯。

酒足饭饱,他脚步轻慢地走进了安静的内宫,跟随夜风漫步。

“你在王宫晃悠什么呢?”

忽然之间,耳边传来了温和无奈的轻语,接着他就感觉到耳朵被捏住了。

“大胆!竟敢冒犯本大将军,你该当何罪啊?若是不给出说法,今日就要将你仗杀!”

赵错气势汹汹地转头看去,目光对上的是一双妩媚多情的桃花眼,他的手在这会儿也搂上了人家的腰。

“你这是喝了多少?一身酒气,还满嘴胡言乱语。”

赏心俏脸微红地瞪着他。

小公爷看着她柔媚姣俏的白净脸蛋儿,不由得低下头,尝了下美人儿唇上的淡红胭脂。

赵赏心有点儿羞恼地抬起玉手将他的脸庞推开,然后主动牵起了他的手,拉着他向自己的住处而去。

“还是您疼我,差点儿我就要在后花园的石椅上过夜了呢,幸好有您。”

赵贼此时当然还是清醒的状态。

他低头看着彼此握在一起的手,任性地将之换成了十指相扣的姿势,这才满意。

赵大小姐多少有点儿无可奈何地回过头白了他一眼,不过也没有说多言,牵着他进了自己屋中。

“何事这般高兴?竟还喝成这般模样,真不像话。”

赏心让宫女送了热水来。

赵错在她温柔的侍奉下半躺在浴桶中。

一双灵动玉手正在他的脑袋上摆弄着,为他打理着头发,格外温柔。

“因为我们就要回京了呀,就在安儿还有焕儿出生之前,我一定带回去。”

小公爷抬起手握住了她的温润柔荑。

“嗯~”

赵赏心轻柔和缓地回应。

“你也累了,一会儿梳洗过后就睡吧,明早还有差使要办呢。”

“您如果陪我一起的话。”

“知道了。”

……

“大将军万胜!”

烈日悬于中天,赵错在一众南军将领的拥卫下,骑马进入了城外军营。

分列数队的士卒放声高呼,赵公爷面色从容地挥手回应,最后站在了高台之上。

他俯视着仰望自己的数万将士,深吸了一口气,一开口就将声音覆盖到了整座军营。

“诸位将士!赖你等多月以来拼死奋战,七国终在数日前完全光复,此役之功皆在诸将士,今日当共饮一杯!”

赵大将军将手中酒碗递到唇边一饮而尽,然后将碗口对着下方展示,士卒顿时又是一阵热切喧闹。

他们也痛快地将领到的酒饮下。

气氛一时间更热。

“给弟兄们上肉食!”

赵错摆了下手的朗声说道。

他也坐在了木台上,与南军部将分食一只羊腿,四处的肉香散开后又是一片嘈杂。

军营中载歌载舞,他也从头一直陪着将士们吃肉喝酒,一度走到场下与士卒们碰杯共饮。

“启禀大将军!京中来了钦差传诏,人已经到军营之外了。”

这个时候一名中军帐的亲兵走来。

他在赵公爷的示意下高声在营中说道。

这种情况之下,消息从他们周围士卒的口中向外传去,起哄声也来了。

“大将军平灭七国,征讨南海!定是陛下的封赏旨意到了。”

“定是如此了,以公爷的赫赫武功!封王亦不为过……”

“是该加封为王!”

赵错的脸色却是迅速沉了下来。

他起身回到了木架高台上,与照元清及武崇行对视一眼,二人心领神会地点头。

其余南军部将还对局势未知,期盼的目光投向了营外,似乎是在期待圣旨中可能会有对自己的封赏。

“快请钦差大人进军营中宣读圣旨!”

赵公爷心平气和的说道。

他眼看着一众京官噤若寒蝉地走入了军营中。

这一行人中的传诏大臣紧张地走上高台,他手捧一卷明黄色帛书,站在了赵大将军面前。

“大将军赵错接旨!”传诏钦差没敢与赵错对视,“奉天承运皇帝……”

赵公爷眸光森寒的看着他们。

圣旨上写了什么并不是他今天想要知道的。

情势到了这一步,他起势只差一件东西了,正好眼前就有人送来。

“大将军赵错不辞辛劳!去岁取宁国及淮南国,今朝又平龙族海患!光复六国!着加封为赵王!”

传诏钦差的话语才落,激烈的喧哗声就在台下响起,赵贼也垂下手握住腰间剑柄。

“还请王爷接旨吧。”

京中来的官员迅速改了口。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利剑出鞘的鸣响。

赵错眼前闪过凌厉白虹,明黄圣旨瞬间被染红,本还喧闹的军营瞬间陷入死寂。

“本将军得到太后娘娘诏令,宗室韩王篡权作乱!意欲窃朝自立。”

赵公爷面色赤红地将手中剑刺在了飘落在地的圣旨上!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本将军奉东宫懿旨,皇太子殿下诏书,在此起兵讨逆,进京勤王!”

赵大将军话语才落,他身后的照元清与武崇行便捧出了两卷帛书,分别为皇太后的懿旨与太子诏令。一众甲士在这个时候拥卫着身穿五爪行龙冕服的楚治走上高台,赵贼举兵在法理上立时得到了正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