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黄如霜是有心往上爬的, 但她多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知晓,自己要活的好, 形迹就不可能太快露出来,只能做水磨功夫才行。

她难得回家一趟,心事也无法同别人说起,婉婉太过单纯, 她也和自己不同,她娘是公主,只等着封郡主或者县主。

她们都有家世背景,甚至有的还比她聪慧,黄如霜在太子妃那里别的没学会, 就听她家教规矩的姑姑说过一句话,人最重要的不是看清楚别人, 更要学会看轻自己。

以她的家世,出宫就什么都没有,真阳公主不是个爱操心的,她若能挣一个侧妃的位置,将来,兴许孩子也能有爵位,生下来就什么都有了。

至于随意嫁一户人家, 自己受罪,孩子受罪。

科举难, 武举难, 不如天生就有爵位。

后宫一个小小的伴读的动向, 还只是公主女儿的动向,无人关心。

洪皇后更关心承运这些孙子们, 再多就是长泰郡主和弯弯表姐妹,这些人她聚集在一处都觉得累的紧,更何况是黄如霜。

而瑶娘即便在玉藻一年后,也颇累,经常嗜睡,她也养足气血。

难得郁氏递牌子进宫,瑶娘同她见面时,见她面上有愁容。不免问道:“娘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了?若是我能帮得上的,尽管说就是了。”

郁氏摇头:“也并非是其他,你可知晓你三姐夫?”

王宗沐?瑶娘当然知晓。

他后来似乎娶了窦氏,两人关系还不错,也生了儿女。但据说窦氏苛待颂姐儿,关系也不是很好。

“他怎么样了?”

“辞官了,他还是那么个脾气。你知道的,你爹爹平日和他关系很好,可不就有些不舍吗?”郁氏也感叹。

原来如此,瑶娘松了一口气,这王宗沐和罗至正一样,都带有魏晋风流之意,因此很是投契,当初王宗沐上京赶考,那时在自家住了好几年。

瑶娘倒是觉得没什么:“三姐夫向来无所顾忌,他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官,反而适合做名士,这不是很好吗?”

郁氏点头:“你爹也这么说,他是个执拗的性子,又很直率,不适合在官场。若非是你爹罩着他,他都很难混到现在。”

母女俩唏嘘了几声,这王宗沐到底也只是亲戚,郁氏只问瑶娘:“你身子如何?我看你近来虚胖了不少?”

“哪里是虚胖,是真的胖了些。”

“我看你胖些才好,人看着也康健些,之前整个人脸瘦的巴掌大似的。”郁氏也心疼女儿。

瑶娘笑道:“太子也这么说我呢,成日让我多吃肉,我吃少了,他还说我。我推搪不过,所以才多吃了些,再有近一年来,没有以前那么操心,女儿就成日歇息。”

郁氏就放心了:“这是好事,我还巴不得你这般呢,说起来颂姐儿也有了身孕。这孩子说起来真有意思,她不像她娘的模样,反而和你有几分相似。”

“都是亲戚,长的相似也很正常。”瑶娘笑。

“以前只觉得相貌有几分相似,现下我听她说话的声音和神态,有时候一恍惚,竟然觉得很像你。”郁氏提醒。

虽说郁氏平日颇为同情她这位外孙女,但是女儿的幸福才最重要。

瑶娘立马就听懂了,这是怕她被人钻了空子。

她本人也是熟读史书,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姐妹侄女厮混,更有甚者相传杨贵妃入宫后,她的姐姐虢国夫人,也是和唐玄宗共睡一榻。

只要被皇帝宠幸,便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娘先告诉她三姐夫被贬辞官,再告诉她颂姐儿的事情,这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其实自从高玄策太子之位坐稳以来,这样的事情其实还不少,丽贵妃身边美貌的侄女,甚至是若有若无的打探都到她这儿了,足以证明自己的丈夫非常受到欢迎。

郁氏见女儿似乎想到这一层,她也好心劝道:“你总不能等到别人在你门口站着了,你就措手不及了,就是你爹素日说爱重我,家中都养着戏班子歌姬出来应酬。男人也许对你忠心不二,可他们在外是要面子的,最怕人家说他惧内。”

她这个女儿久在宫中,又不常常和太子在一起,她们聚少离多,当然夫妻见面浓情蜜意,可你不能把皇帝真的当丈夫看,到时候会非常痛苦的。

帝王可不会受到任何束缚。

眨眼间,帝王就能指责你善妒,要知晓瑶娘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正是大好形势,可不能因小失大。

现在郁氏进宫,可不是完全以瑶娘亲娘的身份来劝说,而是带着罗家众人的想法过来的。

与其让那些人钻了空子,到时候做出丑事来,还不如自己推荐自己人,把她们家人拿住,这样既得了贤名,也能控制在自己手上。

小蒋氏就是这一步走的太迟了,以至于丈夫真的变心了,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了。

男人变心,要说豁个口子,立马能从小溪流变成长江黄河。

郁氏是经验之谈,谁做少女时没有憧憬过自己要嫁的男子英俊潇洒,又唯独只有自己一人,从此白头到老,长相厮守。

可是这些都是做梦,女人总要面对自己年老色衰的痛苦,与其被丈夫藏藏掖掖到时候接受不了,还不如提前就做好准备。

若是换了其他人,瑶娘就无所谓,但是她和高玄策是两世修来的缘分,早已心意相通,并非她人可以动摇的。

况且……

瑶娘笑道:“娘,您若是说别的男人,我不敢保证,但是太子他——”

“他对我一向很好。而且连我在他面前,他都觉得要修道,怪我碍事,哪里有闲工夫管别的女人。有时候公事繁忙,都说耽搁他修道了,一天天的可诚心的很。”

是了,郁氏还没想到这一茬。

瑶娘又撒娇:“别说这些了,女儿过几日要去秋狝了,这次若是猎到什么好的,肯定先给您。”

“小祖宗,你平平安安多的就好。”郁氏没好气的道。

总觉得女儿看似圆滑了很多,其实还是没变。

要去秋狝了,瑶娘依依不舍的离开小女儿,带着三个儿子一道去承德,还好承德很近,瑶娘这次和刚成亲的时候去秋狝不同,心情完全是放松的。

此次去的人有洪皇后,还有宫里养着的郡主们,甚至连真阳公主和驸马也一起过来。

到了承德,瑶娘打着哈欠,眼泪都流出来了。

吃饭的时候,频频想睡觉,脸都差点埋进饭堆里,还是高玄策用手扶着她的头,让丫鬟喂饭,才让瑶娘能够赶紧歇息。

承运不解:“父王,为何母妃那般困?”

高玄策没好气道:“还不都是为了你们,我常年不在家中,她要护着你们护着自己,还不得天天操心。只要是操心的人,就没办法睡好觉的,常年缺觉。晚上常常睡不着,只好中午补觉,但这样依旧缺觉,还好我回来了,她没那么操心了,可不就困倦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