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4/4页)

这话正合延平帝心意,现在晋王不听使唤,总找各种理由拖延着不肯回京,他急需要另外一个儿子来给晋王施压。

“傅爱卿所言有理,准了。”延平帝很爽快地同意了,指派了太医院四名医术很好的太医,带了两车药和滋补品去南越。

下朝后,大臣们还有种在做梦的感觉,有些个愣头青倍觉诧异,拉着关系好的议论。

但一些精明的臣子才不会相信什么金光指路,发现太子,太子在泉州海域附近的荒岛上生活了一年的事呢。联想到今日朝堂上两桩关于针对南越的上奏,不少大臣发现了端倪。

这朝廷一要针对南越,太子就突然找到了,若说这其中没什么关联,傻子才信。

看来这位十年前就自请去了南越的太子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朝堂之上,只怕又要风云迭起了。

陈怀义就没那么纠结了,出了宫,他就堂堂正正地叫住了傅康年,直接问道:“傅大人是不是早知道了太子还活着的消息?”

傅康年都没去质问陈怀义呢,哪晓得被对方倒打一耙。

他自是不肯承认:“陈大人哪里的话,我也是在朝上才知,脑子现在都还晕晕乎乎的呢,真是难以置信。”

眨了眨眼,他又压低了嗓音说:“这事得尽快通知殿下。”

陈怀义瞥了他一眼,点头道:“是该立即通知殿下,这事傅大人处理吧,我……我还有点事得先回去了。”

说完朝傅康年拱了拱手就回了自己的马车上,脚步很是急切。

傅康年看着他上了车才转身回到自己的车上,对心腹低语:“继续派人盯着陈怀义。”

陈怀义回府后,坐下来沉思良久。

现在晋王对他起了疑,他怎样做才能稍微打消他们的怀疑呢?

如今发生这么大的事,他若是断了跟南越那边的联系,不闻不问,才是最不合理的。

殿下既安排了黎丞上奏,却没给他送信,要么是觉得不通知他更好,要么是怕信件落入别人的手中。现在傅康年都怀疑上他了,派人监视他也是很有可能的事。

现在比拼的就是谁的心理素质更稳。

陈怀义在官场几经起伏,面对这种考验自是不怵。

他提笔,开始给于子林写信,期间停顿数次,言辞颇为严厉,质问于子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在南越是不是投效了太子!至于其他的,尤其是今日朝堂上那两桩针对南越的事,他一句都没提。

最后,陈怀义封上信,交给下人:“快速送去南越。”

傅康年要查便查就是。

南越,刘子岳这次的回归可没再像以前那么低调。

他大张旗鼓地回去。

黎丞带着广州的官员亲自到码头迎接。

那一天,广州数十名大大小小的官员,还有无数的官吏,南越水师的将士通通都出动了,直接在码头上圈了一片地方出来,闲杂人等一律不许靠近。

但越不让人靠近,百姓们越是觉得好奇,奔走相告,举家跑到码头附近看热闹。

午时,刘子岳穿着一身立领的白狐裘,脸色苍白羸弱,被人搀扶着下了船,坐下了宽大舒适的马车。

一进去,刘子岳就再也忍不住了,将狐裘解了下来。

广州现在白天大概有十几度,中午太阳最大的时候,可能有二十来度,这么热的天气,他还要里面穿两件,外头再套个狐裘,闷得他后背都冒汗了。

黎丞端了一杯温茶水给他:“殿下先喝口茶降降温。”

刘子岳确实渴了,将水一饮而尽,问道:“奏折准备好了吧?”

“殿下放心,微臣都准备好了,今日就让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去京城,通知陛下这个好消息。下一封奏折,半个月后发出去。”黎丞应道。

刘子岳点头:“我眯一会儿,快到的时候,提前叫我。”

等到了他在城中购买的宅子,刘子岳又装作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下了车,被人抬进了府里。鲍全已经得了消息,带着水师将宅子团团围住。

安保无虞,黎丞便没有久留,很快就退了出来。

至于泉州来的那群捕头,则让府衙的捕头出面,招待了一顿找了艘顺路的商船将他们送回了泉州复命。

此后,隔三岔五,黎丞都要去刘子岳府上看一看。

民间也渐渐传出了太子遇难呈祥、逢凶化吉的惊险经过。这一次,他们不但不压制,还暗暗引导民意,宣传金光指路,宣传太子在南越修路筑桥的事迹。

甚至还暗中放出刘记是太子的产业,当初出钱出力打海盗也是太子一力坚持。还有士兵传出,当初守护连州,阻止红莲教攻打南越,太子殿下也亲临战场。

真的假的,都混杂在一起,极尽为刘子岳造势。

因为刘子岳现在已经跳了出来,再韬光养晦已经没必要了,适当的民意基础很重要,尤其是南越这个自己大本营的民意基础。

这跟当初前太子的做法又不一样,前太子的所谓民意支持是无水之源,但刘子岳在南越耕耘十余年,军权、财权都掌握在他手中。

至于延平帝知道了会怎么想?

反正刘子岳是不打算轻易回去的。

连晋王都知道拖着不要回去,他又不是傻,怎么可能放弃大好的优势,这时候回京城,当延平帝的一颗棋子。

现在回京,势必会被延平帝推到台前,跟晋王打擂台,但真把晋王打下去了也未必是好事,延平帝不死,只怕又要怀疑他这个儿子了。那些在他跟前长大的儿子他都猜忌得很,更何况自己这个面都没见过几次,几乎没什么感情的儿子呢?

到时候晋王的下场就是他的下场。

所以他又何必急呢?延平帝,晋王都比他着急,先让他们急一急,偏居一隅,有时候也未必是坏事。

反正只要晋王不倒,延平帝就不可能废除了他,他这太子的位置坐得牢牢的,有什么好愁的。

刘子岳半点都不把这当回事,甚至还以太子的名义严肃地给南越各州县下达了一道旨意,让各州县开荒种地,促进农耕,保证粮食的产量,业绩突出者,年底有百两银子的嘉奖。

这是刘子岳来南越十一年,第一次正大光明地给各州府下达旨意,而且还是这样一道促进农耕的旨意,各州但凡脑子灵活点的官员都明白了他的意图。

太子隐忍不发十一年,终于正大光明地亮出了自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