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4/5页)

黎丞一想还真有可能:“也许吧,太子不一直挺忌惮晋王的吗?只是他就不怕被戳穿吗?”

毕竟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真是造假,肯定会有人知道,若是被晋王找到了证据,捅到皇帝面前,对太子可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心眼虽小了点,为人高傲了些,但还不至于如此糊涂。

刘子岳轻轻摇头说:“只怕不是,搞不好是晋王弄的。”

晋王前面急流勇退,刘子岳是不信的。男主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放弃。

“可惜咱们离京城太远了,不然可以派人打听打听。”黎丞说道。

这话点醒了刘子岳,他说:“我这就写封信快速送到京城,交给陈大人。他现在肯定发现了异常,若真是晋王做的,他必然有所察觉。另外,写封信去问问封州、并州等地有没有听到风声便知道了。”

封州、并州那边十天后传回来了消息,果然,这些州府也有了关于太子救灾、爱民如子的传言,这分明是有人刻意宣扬此事。

刘子岳这下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这肯定是人为的,大概率是晋王,小概率是太子,当然也不排除另外有人从中浑水摸鱼的可能。”

黎丞听了这话有些急:“殿下,那咱们该怎么办?”

刘子岳轻扯嘴角笑了笑:“我们能怎么办?只能等消息了,只怕这次太子的处境不大好。”

嘴里说着什么都不做,但刘子岳还是让人将这个消息悄悄送给了李安和。

现在庸郡王被关在府中,李安和的消息不一定有那么灵通。这事若真是晋王搞的鬼,也可通过李安和,让庸郡王搅和进去,不让晋王如意。

想必现在满心愤怒,对谁都仇视的庸郡王很乐意破坏兄弟们的好事。

南越这边的情况还算一般,到底是天高皇帝远,太子这事传了几天便逐渐没了热度,说书先生又提起了其他的新鲜事。

但利州、康州和贡州,以及相邻的数州,关于太子的事迹那可是越传越离谱,到后面已经将太子夸成了从古至今最为优秀和爱民的储君。

更甚者,三州百姓还自发地给太子立了生祠,塑了雕像,焚香祭祀,为他祈祷。

太子的威望一时间达到了顶峰。

对于这种情况,袁詹事察觉到了反常,派出人去暗查,但却没发现什么端倪,这些事好像都是百姓自发组织的,他们是发自内心地感激太子。

“袁詹事,你未免太小心了。当初晋王平息了江南之乱,当地百姓不也十里相送,还送了他牌匾等物。”太子觉得袁詹事有些大题小作。

这次救灾,他可比上回在江南时认真卖命多了。就是遇到余震,也只在依山镇歇了十来天,便又重新投入救灾这事中,从头到尾兢兢业业,甚是辛苦,他都感觉自己瘦了一圈。

因此,这些赞誉与感激都是他应得的。

晋王做事有功,都能得到百姓的感激,他为何不能?

袁詹事想想也觉得有道理,殿下这次的辛苦和努力,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得此殊荣也是应当。

还是好好做好救灾的工作,回京交出一份漂漂亮亮的业绩吧。

京城,关于太子的事迹传唱反而不如其他地方,只民间有些许的传言流出,因此还没引起太多人的警觉。

陈怀义接到刘子岳的信后大为诧异。

这事他是真不知情。而且据他所知,晋王一系亲近的官员,应该也不知道。

若真是晋王所为,那晋王一定图谋甚大,以至于连投效了自己的官员都要瞒着。

他将信又看了一遍,记住内容后烧了,然后叫来心腹,悄声吩咐道:“你去打听打听,最近晋王府和傅康年那边都有些什么动静,事无巨细,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只要与众不同,都要来报。”

心腹两日后交了一份卷宗到陈怀义桌子上。

陈怀义打开一看,果然,傅康年最近频繁到晋王府中议事,有时候一天去两趟,但最近朝堂上并没有什么要紧事。回到府中,他总会召集手底下的管事过来议事,频率非常高。

这明显是在搞事啊,但却瞒着他们。

只怕平王殿下的猜测成了真,晋王是准备对太子动手了,而且还是以一种完全出乎人预料的方式。

陈怀义烧了卷宗,让人悄悄盯着晋王府和傅康年的一举一动,暗暗搜集证据,静观其变。

果然,十天后,京城的风向也渐渐变了,街上、茶坊、酒肆到处都有人在议论太子去利州救灾一事,多是夸赞居多,言语之间,还无比庆幸大景有这等能干贤明、爱民如子的储君。

很快,各地百姓为太子建生祠立像祈福的消息也传了出来。

等到腊月初,太子返回京城时更夸张,从利州开始,每都一州都有无数的百姓夹道欢迎,跪地迎送,为表心意,这些百姓还拿出家中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想进献给太子。

而且从利州开始,还有不少地方官员相继上书夸赞太子,甚至是为太子请功。

这种事刚开始发生时,延平帝喜闻乐见。

太子办事得力,深得百姓喜爱,他脸上也有光,而且能快速解决了利州这场天灾,让三州平静下来。

但随着这种声势愈演愈烈,以至于仿佛全天下的人都只知太子而不知皇帝时,延平帝不爽了。

他希望儿子们优秀,都是人中龙凤,但他又不希望儿子们太过优秀,因为这样会威胁到他的权力。

尤其是太子,这是一国储君,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迟早会取代他的继承人。

于是渐渐的,再有夸奖太子,为太子请封的奏折,延平帝脸上的笑容就勉强了许多,以至于后来听到太子的名字他都会下意识地皱一下眉头。

陈怀义在朝堂上亲眼见证了延平帝心情的微妙变化,这下总算确定了晋王打的如意算盘。

恐怕从晋王开始放弃兵权,不再上朝开始,就在谋划这事了。

真是好深的心机,好绝妙的算盘!

他退出来,再不露痕迹地抬举太子,太子越蹦得高,就越容易招来延平帝的忌惮,迟早成为延平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到时候不用晋王动手,延平帝自然会对太子下手。

不费一兵一卒就悄无声息地除掉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陈怀义不得不感叹,论心计,晋王只怕是诸位皇子中最厉害的。

但他的想法还是没改变,克制比放纵更难,平王殿下这个优点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

只是太子若现在就倒下了,对平王殿下未必是好事。

陛下身体虽还不错,可也是五十来岁的人了。太子一旦倒下,朝中肯定会有大臣上奏立储,届时晋王的呼声必然是最高的。

晋王是皇长子,有军功在身,平日里品行端正,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廷,名声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