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4/5页)

第二天起来,阮瑶在阮家吃了早餐,然后坐着春花婶子的车和大家告别了。

“阮知青,以后记得经常回来看看大家。”

“西沟生产队就是你的娘家,记得回来。”

赵香兰从人群里挤出来:“大侄女,我们阮家才是你的娘家,你可要回来看大伯娘,大伯娘实在舍不得你……”

美人哭泣楚楚可怜,惹人怜爱,但赵香兰一把年纪了,满脸皱纹老人斑,哭得一脸眼泪鼻涕的,就很辣眼睛。

阮瑶被辣得实在没办法看下去,正准备上车关上车窗,沈文倩在这个时候跑了过来。

“阮瑶等一等我。”

阮瑶狐疑地看着她。

沈文倩跑得气喘呼呼,把手里的信递过去,神色害羞道:“麻烦你帮我带封信给我哥哥。”

阮瑶一看她的脸色就猜到信里面说了什么,把信拿过来点头:“好。”

沈文倩朝四周围看了一眼,声若蚊呐:“要是我大哥问起文林是什么人,你能不能帮我说几句好话?”

她担心她大哥会不赞成她和丁文林在一起,阮瑶现在这么能干,她要是能为他们说几句好话,她大哥说不定就不会反对了。

“没问题。”阮瑶点点头,然后对大家挥手,“走了,大家保重。”

一个生产队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跟她齐齐挥手:“阮知青保重,要记得常回来。”

温宝珠和一些眼泪浅的姑娘早泪眼汪汪,阮瑶看不得这种场面转过身。

江春花心里是真的佩服阮瑶这个小姑娘了。

一个人有本事不算什么,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可你的本事并真心喜欢你,那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但阮瑶做到了。

从生产队开车到基地,虽说不算很远,但也要六个多钟头。

开了三个多钟头,两人停在路边吃东西。

江春花从车上跳下来活动手脚:“哎不行了,年纪大了,车开久了就手抖,我们要休息半个钟头再出发。”

阮瑶:“春花婶子,要不等会儿让我来开吧。”

江春花一愣:“你会开车?”

阮瑶挠了挠眼下的皮肤:“我在生产队学过赶马车,还会骑自行车,我刚才看你开,感觉不难。”

她上辈子连私人飞机都会开,开车就更不用说了,只是原主没学过开车,所以她不能崩人设。

江春花:“自行车和马车,那跟开车不一样,哪能混为一谈。”

阮瑶早就手痒了:“这段路没什么车也没什么人,要不你就让我试试吧,要是不行的话,回头还是让春花婶子你来开。”

阮瑶一双杏眸水汪汪看着她,眼底充满了期待,江春花本来就是刀子口豆腐心的人,被小姑娘这么一看,哪里顶得住啊。

于是等两人休息够了,阮瑶换到了驾驶位置上。

江春花比阮瑶还要紧张,觉得自己就是太没原则了:“这个是油门,这个是刹车,你可千万别踩错了。”

阮瑶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我记住了,春花婶子你放心,我不会弄错的。”

江春花:实在没法放心啊,这一出事可就是两条命。

江春花颤颤兢兢,可下一刻她就惊呆了。

阮瑶开得比她还要稳!!!

这!不!科!学!!

老司机开车未必就一定稳,有些人开了好几年的车,但开起来还是不够平稳,江春花就是这种人。

但阮瑶很平稳,而且一点也不像生手,脸上丝毫看不到一丝紧张,开得十分顺溜。

江春花有些怀疑人生:“阮瑶你确定你之前没有学过开车?”

阮瑶:“没有。”

江春花:“……”

难道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

江春花一路怀疑人生回到石油基地。

**

门卫检查两人出入证和身份时,看到阮瑶愣了愣。

等车开进去后,小亮问小刘:“刚才那女同志不是上次来看浪工的那位吗?她怎么和江副主任一起回来了?”

小刘点头:“就是那位女同志,据说她和浪工是对象,应该是作为家属过来吧?”

两人嘀咕了好一会儿才闭嘴。

江春花带着阮瑶直接去见了杨常务和郑书记。

杨常务和郑书记虽然听说了阮瑶的年纪,但他们没想到阮瑶长得这么年轻这么漂亮,站在他们面前,白嫩嫩得好像春日枝头刚绽放的花骨朵。

郑书记先回过神来:“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祖国人才辈出,我们就是不认老都不行了。”

杨常务点头:“我也没想到阮同志这么年轻,阮同志,欢迎你到基地来。”

阮瑶朝两人敬了个军礼:“感谢领导们的信任,给我这个机会来到基地,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基地服务,不辜负领导们的厚望。”

“好,很好,年轻人就应该有这份拼劲。”杨常务赞赏道,“今天刚过来,你就先去住下,熟息两天再安排工作的事情。”

他是担心阮瑶刚过来对周围不太熟悉,不想给她太大的压力,谁知阮瑶却摇头拒绝了。

“两位领导,关于建厂的事情,我有个事情想报道。”

阮瑶把之前建立柳编工艺厂,做样品准备去参加广交会的事情说了一遍。

“……我对样品和国外市场很有把握,可惜桃源柳编工艺厂被封厂了,申请也被驳了回来,说我们不够资格,不知道现在基地去申请还来不来得及?”

如果错过这次广交会,那就得等到十月份。

郑书记想了下:“你说的柳编产品,是不是用柳条和荆条等编织成的箱子和篮子?”

阮瑶点头:“就是那个,这个当时在安尔萨区周围的城镇都卖得很好。”

郑书记:“怪不得呢,我家就有两个箱子,用来装衣服的,这东西倒是比衣柜要省地方。”

他家倒是出得起衣柜的钱,只是孩子都长大了,一家人的衣服放到一起不方便,他妻子上次去县城买了两个箱子回来,说是给孩子当衣柜,他当时也看了,觉得很有创意,而且质量也不错。

只是他没想到这是阮瑶想出来的,看来把这女同志弄来基地,这想法真是太对了。

杨常务:“那种外形做成公鸡和母鸡模样的篮子,也是你们工厂生产的?”

阮瑶点头:“对,都是我们桃源工艺厂生产的产品。”

杨常务闻言,心里越发看好眼前这个年轻人。

事不宜迟,郑书记打了个电话去商务部询问。

挂了电话,郑书记摇头道:“太晚了,名单已经差不多确认下来了,只能参加下一届的。”

尽人事听天命。

阮瑶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结果如何她都能坦然面对:“好的,那就下一届再参加,这几个月,我会着手培训大家的编织能力。”

现在去参加的确太仓促了,要是接到订单,大家未必能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