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节 老美的算盘(第2/2页)

在机库内,各国专家团看到了集结波音公司十数年心血的F/A-XX真身。

靠近机身一米的警戒隔离带让各国专家们可以近距离观看这架体长约21米,呈现出凹边三角形的双引擎机体。

和传说中的一样,没有双垂直尾翼,机体仿佛就是一个平面,使用了翼身融合结构。

虽然转弯机和变向机动中垂直尾翼的作用并不大,可是飞行员们经常用到的桶滚规避战术机动中,垂直尾翼的作用却相当明显,可以避免转角过大而失去控制,但利于机体的稳定性。

不过代替垂直尾翼的,也在专家们的意料之中。

波音公司采用了全向矢量喷尾,虽然引擎型号不明,但从喷口直径上看,输出功率应该不会弱于F136型后燃涡扇发动机,单引擎推力会超过210千牛顿。

看来矢量推进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俄罗斯和亚洲各国的喜爱,连美国人也越来越重视这种发挥出更多引擎性能的技术,自从应用在F-22上后,就越发不可收拾,甚至利用矢量喷尾技术实现F-35的垂直起降,而现在干脆的替代了垂直尾翼。

不得不说,如果波音公司在F/A-XX机体上通过矢量技术补偿了垂直尾翼的缺失后,机体的机动性能会更加明显提升了一个台阶。

作为业内专门吃这行饭的专家们,虽然没有检测设备和技术手册,可是依然可以从目测中看出许多重要信息。

机体的长度比F-22更长一些,采用于机身融合为一体的双座舱,比常规战斗机更加宽敞一些,没有大多数战斗机驾驶舱那局促,相应身材高大的西方人种飞行员可以很舒适的坐在里面。

更长的机体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载油量和长时间飞行能力,或许波音公司自称的50小时续航时间也是以尺寸作为自己最大的底气,而更多的优势在于,机体内置武器舱可以拥有更多的载弹量。

尽管机翼下方也可以挂载弹药,导弹却不具备隐身性能,不论挂什么样的弹药,都会破坏F/A-XX的整体隐形能力。

现场有51区免费提供的纸和笔,便于专家们写写画画,不过这些东西以及记录下来的信息却不允许带出去。

林默和严教授看到波音公司假惺惺地送上纸笔后,互相对视一眼,老美果然是打得一手好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