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得救

陆淮安抓着陈明珠细细的手腕,像拎小鸡子似的,把她拎上了岸。

陈明珠浑身湿透,嘴唇发紫,冻得跟一只傻鸟一样,抱着双臂,无力地瘫坐在地上瑟瑟发抖。

岸上虽然都是男性,不过还挺细心,另一个年轻人早早地从背包里拿出了干毛巾递给陈明珠,让她擦擦。

陈明珠接过毛巾,自然地说:“谢谢。”尔后迅速地擦了一把脸和头发。

陆淮安则问:“要不要换件衣服?”

陈明珠觉得自己这一身全湿了,换他们的衣服也不合适,便摇了摇头。

中年人看起来有五十岁了,有一些白头发,他十分关切地问:“小同志,你是哪里人?怎么掉水里了?”

陈明珠呆怔住,她才刚穿越过来,也不大了解原主的身世背景。

只好有气无力地指了指前方的村庄。

中年人点点头:“陈家村啊。”又吩咐,“淮安,给她吃点儿东西吧,我看她体力都有些不支了。”

陆淮安从包里翻出了纸包的两张煎饼,递给陈明珠。

陈明珠道了谢,接过煎饼,大约是原主身体太需要能量了,她心中止不住发誓:这辈子还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煎饼!

陆淮安一声轻笑,旋下了盖子,递过军用水壶:“别噎着了。”

陈明珠没有多说话,只接过水壶,就着煎饼吃。

吃完饼,陆淮安又从包里掏出了两颗糖递给陈明珠:“吃糖吧。”

陈明珠看着那两粒糖,不禁有些感动,看他们身上的打扮,穿过来的年代应该还很穷,糖想必是个稀罕物……

接过糖,她再次小声地说了句:“谢谢。”

缓过劲儿后,陈明珠嘴唇终于没有那么紫了,只是身上的衣服还是湿的。

中年人说:“小同志,有力气走路了吧,快回家换身干衣裳。”

陈明珠点着头,站了起来。

中年人仿佛是在安慰她:“小同志,你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说说看,你怎么会掉下河里的?”

陈明珠也有了些力气,如实回答:“我是被人推下河的。”

“被人推下河的?这是怎么一回事?”

陈明珠也说不清原委,但是看那两个女孩子跟原身有深仇大恨的样子,似乎还听到什么“白吃白喝”的话,大概原身是寄住在她家?

陈明珠不便多说,怕说错话,只好抿了抿嘴唇,沉默不语起来。

中年人好似能洞察人心,他笑了笑,说道:“那我们送你回家吧,顺便,你也给我带带路。”

这几个人一看就像是城里机关单位上班的人,来到农村,也许是来视察什么工作的吧,陈明珠觉得他们素质挺不错,带着这个年代特有的认真与诚恳的气息。

虽然村里她也不熟悉,但带路没问题。

*

走在路上,中年人又问陈明珠在河里怎么自保的,陈明珠说:“我会游泳,但是没有力气,被水冲走的时候,我逮到机会就换气。”

“看来还是一个聪明的小同志。

刚走到落水地方的石板桥,桥那头恰好走过来几个人,走在最前边的是陈红珠,她一看见陈明珠,脸部就迅速扭曲了,万般惊讶地对一个瘦高个子说:“大伯,明珠没死!”

两拨人马相遇后,瘦高个子看了看陈明珠身后的几个成年人,问道:“明珠,是他们把她救上来的?”

明珠?原来自己的名字和原主的名字一样?

陆淮安则不以为意地耸了一下肩,腔调十足地说:“严格说我只是搭了一把手,这孩子命大,自己抓住了岸边的草。”

他说完话,又仔细辨了辨面前的瘦高个子,还用疑惑的目光看了看陈明珠,随后狐疑问:“你叫明珠?你是老支书的孙女?”

陈明珠一听到陆淮安叫自己的名字,就惊讶了,他还认识原主?

瘦高个子叫陈大良,也就是原主的大伯,他也愣了愣,突然激动地走近一些:“哎呀我就说你看着眼熟,你是那个时候的知青对不对?是陆知青对不对?”

陆淮安忙不迭点头:“正是我,你是陈大伯?”

陈大良赶紧伸出手和陆淮安握手:“是的,你好你好,陆知青,好多年没有见到了!”

“是啊,还跟以前一样,叫我小陆吧。”

接着,陆淮安给陈大良介绍:“这是我大学的老师,吴冬教授,这位是助理老师张建设。”

“你好、你好,贵客、贵客啊!”陈大良笑得嘴都合不拢,“快回村里。”

一行人朝村里走,有贵客到来,陈明珠又平安无事,没有人在乎她身上还穿着湿淋淋的衣服,陈红珠还阴阳怪气地说了句:“你居然没死,那我急什么啊?”

陈明珠不禁朝她瞪了一眼,这还是人说的话?不用细想都能猜到原主之前过的是什么非人日子。

陆淮安问:“老支书在家吧。”

陈大良摇头叹息了一声:“已经上山了。”

“上山了?”陆淮安反应过来,“怎么就……”

“三年前突发脑溢血走的,还好,走得快,倒也没病没痛。”陈大良说道。

走到村口,陈大良原本想邀请他们去家里坐坐,但是吴教授说:“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来工作的,得先去新的村支书那里说明情况。”

现在的村支书叫陈启元,就住在村头大槐树下不远,陈明珠因要回家换衣服,不便跟着,只好随陈红珠回了家。

*

陈明珠一进这个院子,就觉得这里似曾相识,她很自然地走到了正屋旁边、挨着牛圈的一间小土砖砌成的房子前,这儿此前是一个堆放杂物的屋子,后来变成了原主住的地方。。

正屋一共有四间房,一间陈二良和李迎春睡,一间两个女儿陈红珠和陈小珠睡,一间儿子陈志远睡,还有一间是谷仓。没有陈明珠的房间,她便只能睡在这间杂房。

推开房门,里面除了一铺简易的床,就只有几个箱子,一张桌子和一把摇晃厉害的椅子。

桌子靠墙的一侧还整齐码着好多小学、初中的教科书。

陈明珠下意识地打开了一个箱子,里面装的是叠好的衣物,虽然这些衣物很老旧,但勉强能穿。

她翻出一身干的衣裳换上,坐在床上发了会儿呆,原主的一些记忆这才一点一滴入侵。

现在是1985年,原主叫陈明珠,是老支书的三儿子陈三良和于凤兰的女儿。

在陈明珠两岁时,爸爸陈三良就去世了,妈妈于凤兰带了她几年后改嫁,原主跟爷爷长大。

三年前,原主爷爷去世,住的大院子分给了二伯陈二良,原主也由二伯抚养。之前二伯家住的小一些的房子,则补偿给了大伯陈大良,现在由陈大良的儿子和媳妇住着。

至于陆淮安。

几年前,陆淮安作为知青下放到陈家村插队,就住在老支书家,所以认识原主。但是陆淮安只在这儿待了半年,就因为一些政策的改变回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