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除夕~(第2/3页)

常贵宣读圣旨。

他在一脸黑眼圈的长孙无忌等人注视下,跪在两仪殿里,抬手接了圣旨。

圣旨不重,但是落在手里,却有千金重量一般。

旁侧站着的长孙无忌一脸欣慰。

大号的黑眼圈蹦跶起来,被立为太子的是他,但是长孙无忌这样子,仿佛这会儿被立太子的他长孙辅机一般。

还似模似样的勉励了几句。

小皇子戳了戳系统:“系统,你说我真的要当太子吗?我觉得领了圣旨以后,就会有从马背上摔下来断腿的危机。”

“不是可以去医院吗?摔断了还能好起来。”系统安慰。

小皇子??

他不想承受这样的痛苦。

盯着手里的圣旨,耳边是群臣的夸赞。

夜里还有宴会。

他还要去祭祖。

同时还要去李纲老师家里谢师。

总之,这一日都是忙碌的。

想着这些,头皮发麻。

朝会结束,李二走到小皇子身边,问道:“可要跟群臣一起用膳。”

“不要。”小皇子抱着圣旨转身就跑。

用头发丝想都知道,跟那些嗯一起用膳根本就填不饱肚子。

而且谁指不定还会遇见什么意外。

他还是去休息一下准备晌午的祭祖才是。

李二皇帝看着小皇子,此刻已经变成小太子的小承乾朝着太极殿那边走去。

祭祖的地址就在太极殿。

会有太上皇带着小皇子完成。

小皇子来到太极殿,还看见长孙皇后。

八个月的肚子滚圆滚圆的。

即使这般,长孙皇后依旧盛装出席。

脸上还敷着一层浅浅的粉。

看粉子材质不是铅粉。

有些像桃花做成的粉子,微微有些浮沉,但是到底是宫里使用的,倒也细腻,在长孙皇后身后跟着小武跟长乐。

今日的长乐也盛装打扮。

身上的衣服干干净净一点儿墨水也没沾染。

然而,长乐一说话,小皇子就瞧见在她嘴里塞着一个泡泡糖。

太上皇坐在一旁,手里的录音机还在讲故事。

瞧见进来的小皇子。

笑着问道:“感觉如何,有没有一种天下尽在你手的豪气。”

小皇子摇头:“觉得当了太子会更累,我听见父皇跟舅舅说,要给我在找三个老师。”

小皇子说着脸上带着惆怅。

后世那边。

周爷爷还给他找了家教。

每日得有一半的时间用于学习。

不能在大唐这边呆太久的。

李渊噎住,太子的位子多珍贵啊,当初建成……

往事成风。

李渊立马打住想法。

若是任由自己继续想下去,会想要弄死二儿子给建成报仇。

“既然成了太子,日后就要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太子。”拍了拍小皇子的肩膀。

让下面人给准备一些吃食。

又让人带着小皇子去小解。

将身体的生理问题解决完毕。

李二皇帝带着群臣来到太极殿。

此刻的小皇子已经换上一身衣服,夹在李二跟李渊中间,迈步进入殿内,开始祭祖。

小皇子听着旁侧拿着卷轴念着的祷文,只觉自己建肩膀上的压力更大了。

插上香,祭拜过后。

晌午的太阳已经偏移了很多。

长孙皇后在祭祖后就带着小武跟长乐回到立政殿。

小皇子换上一身便衣。

跟随李渊左右。

稍稍在太极殿休息一会儿,天就暗下来。

外头响起爆竹的声音。

除夕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小皇子睁眼,夜色降临。

到了跟群臣夜宴的时候、

这个时候擅长绘画的阎立本也会过去。

同样还有苏亶、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等人。

作为太子殿下,对于朝堂上的群臣自然是要认识一个遍的。

走到苏亶身边时。

脑子里的系统突然说道:“这个人有个女儿叫苏婉,日后会是你太子妃。”

“……”小皇子脸蛋砰的变红。

他都没有见过苏婉。

他还是个孩子。

才不要考虑什么太子妃。

那是长大以后需要考虑的。

现在的他,只要考虑把大唐变的强大才是。

夜宴自是歌舞升平。

每个小桌上都摆着小块的蛋糕,若非今日除夕夜,加之立太子,父皇怕是不会舍得让膳房准备这么的吃食。

小皇子偷偷抬头往李二那边看去。

正好对上一脸心疼的扭曲表情。

“父皇真小气。”他对系统吐槽。

系统重重附和。

可不是,真小气。

给群臣的夜宴,还这么心疼。

那边阎立本还在作画。

小皇子凑过去看。

阎立本绘画的风格非常鲜明。

但是……

系统突然说道:“这些画带到后世,估计不值钱。”

小皇子盯着蛋糕看了几眼,确实不值钱。

在后世的史书记载中,大唐可没有蛋糕呢。

大唐的蜡烛都是极为稀缺的。

这里不仅有蜡烛,在解重要得到场合,还放着两个强光灯……

这画面放在后世电视剧,都得被说两句穿帮。

小皇子悄悄摸出自己小手机,将夜色的夜宴给录下来。

保存在他手机里,日后这就是他成长中最珍贵的回忆。

夜宴散去,小皇子带着陈安回到承乾殿。

除夕是个比较安稳的日子。

这一日也会取消宵禁。

小皇子换上便衣,带着陈安朝着朱雀大街走去。

街道上人来人往。

有的是一家聚集一起,走走停停,路上有花灯,也有河灯。

街道上的百姓脸上带着笑。

走近一些还能听见这一家老小凑在一起听最年长的人讲故事。

年纪大了经历的事情会多一些,不是每日重复的睡觉吃饭干农活,他们甚至还经历过战乱,从战场上的尸体上扒拉过钱财。

小皇子侧耳偷听。

这些故事是他在宫里听不到的。

在书上也鲜少看见。

史书记载流芳人物打底都有不凡的功绩,于国于家都有帮助,因此才能历史大浪的清洗下,流传下来。

也有极恶的人。

如秦之赵高。

如汉之田蚡,邓通。

相反,普通的百姓记载他们故事的少。

流传途径也有限。

甚至鲜少有人为普通百姓挥笔书写,这才让大多数人普通百姓的生活多了几分不了解。

此刻在这里听故事,能够让自己了解的更多。

小皇子听着农家养的鸡蛋积攒几日可以换多少钱,又听谁家姑娘买了个羽绒袄子,保暖得很,夜里穿着睡觉也不会冻死。

“太平日子啊,可比先前好过太多了,你们这些孩子啊冬日里冷一点儿就觉得熬不住,这点苦算啥呢!”前头走着的老人叹息。

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