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2页)

尽管知道这只是一时的,百草仍然很开心。

她看向周寄书,炫耀地笑:“周大人,不知这活字印刷术,有大人几个字呢?”

周寄书看她一眼,百草瞬间反应过来,他可比自己厉害多了,不过,她和周寄书的身份天差地别,如今,大家的字都在这上面,又有什么区别?

百草高兴至极,她哼着歌离开,不知道自己走之后,周寄书的目光落在书本上,指尖敲了敲桌面,旋即抬头,看向光幕。

他更好奇的是所谓的希望工程,一个念头无法遏制地在心头升起,忽然叫他饱含期待,想看看她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地球。

李妩手疼,因为那些人脸都快被她打成猪头了,什么魔方七巧板,还有遥控小汽车会唱歌的八音盒……新奇的玩具甫一拿出来,立即吸引了小孩子的注意力。

朝臣们却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上位,倘若他们记得不错的话,陛下曾经得到一个发出天籁的琉璃球,原来,在华夏就是小孩子的玩物。

隋宴骁:“……”

他气得脸色扭曲,被碾压的愤怒叫他差点撑不下去。

好在李妩很快拿出更多东西,大臣目光立即黏在配套的文具上:刀、尺、笔、橡皮,以及一把一把的中性笔芯。

大臣惊呼一声:“这神笔我们见过的!”

他们指的是黑白色的标配中性笔,一块钱一支。

大臣们不知道李妩想法,眼睛黏在神笔上,他们至今还清楚记得,神笔写出来的字流畅又方便,可惜自从图书馆后就再没看到过,他们以为是什么珍奇宝物,原来,连华夏的小学生都能使用吗?

那它该有多廉价?

在此之前,他们从来不知道,华夏还有这样种类繁多的工具,不像笔墨纸砚,光是墨水调汁都要好长一段时间,写字时还要防止墨迹沾染。一手毛笔字,更是要练好些时日才能小有所成。

华夏连普通的笔都能做出繁多花样,叫他们惊叹又艳羡。

一些商人更是从此看到莫大商机!

云州城内一片富庶景象。

尽管百草暂时前往江州城坐镇,可如今的云州早就发展起来,又有齐哲带兵镇守,往来客商甚至觉得比以前还要安心。

护卫他们的可是骁勇善战的漠北军队!

城里生意更加繁荣,不少商人已经不再满足现状,而是谋求进一步发展,比如,李仙长拿出的这批文具!

商人盯上了,就凭它们方便简单!

比如铅笔,现在可是卖得爆火到脱销,深受内宅夫人小姐的喜爱,还有各大酒楼,记算也很是方便!

就算它们没什么用,光凭它们是华夏东西,商人也能把它卖出天价,现在的嘉朝,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谁没有使用着华夏的东西。

但凡带上华夏两个字,一定是今年的爆款!

比如那长绒棉,他们从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花是能用来织布的,它比蚕丝更便宜,织出的布匹比绸缎更暖和柔软,凭借着舒适又廉价的特点,如今,这种名为棉布的新布料已经彻底风靡江南的大街小巷。

连京都也有所耳闻。

商人们思考着怎么打开销路。

地球。

李妩他们把东西归置好,屋子里的孩子们已经开始上课,十几个人,一间小房子,老师拿着只剩一截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老师在上面讲课,李妩在下面坐着,学生的课程有多重,三言两语,就是嘉朝的百姓都能听懂,一时间听得入迷又激动。

等老师宣布下课,百姓们反倒惆怅起来:“咋这么快就没了,俺刚听完神话,原来人都是女娲娘娘用泥造出来的,做好人多了直接甩,这可真有趣,俺还从来没听过这样的故事呢。”

“谁不是呢,原来学习这么容易吗?我们能不能也跟着学习啊?”

容易?

听见这些话的学子们呆住了,学习怎么可能容易!可是,华夏老师教授知识的确实简单又细致,他们的先生从来只让他们背颂,说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余的就不再管。

他们怎么碰不上这样的老师呢?

此时,忽然响起一阵哭声,高壮的男人蹲在路边一把鼻涕一把泪:“俺们村子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夫子?”

众人问了他的住址,听见大洼村,顿时没话了。

知根知底的人说:“那地方太偏僻了,就算有束脩,也没夫子想去。”

“那华夏呢?”

“华夏的老师为什么会去这里?我听老师和李仙长说,这里的孩子来回吃饭都要走七八里地,可见有多荒凉,学堂怎么还能开办下去?”

“那是华夏啊。”

说话间,众人却愣住了。

是啊,华夏,怎么华夏就有这样的好老师,好政府?之前李妩的话瞬间浮上心头,不少人嗫嚅着嘴唇:“因为那是华夏……”

“华夏有九年义务教育,华夏有希望工程……”那人声音越来越高:“华夏会让贫苦的百姓孩子上得起学!”

九年义务教育?

希望工程?

一开始他们并不明白李妩的话,什么九年义务教育,最早听见是在很久之前,听得一知半解,希望工程知道了,却不相信。

直到事实摆在眼前。

所有人看着光屏,跟着李妩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学堂,有的学堂连房子都没有,学生们露天趴在石墩上,写字,念书,风声将读书声传出好远好远。

可他们能读书,国家免费让他们读书!

从小学一直读到初中毕业,整整九年,不收学费,不要钱,贫困生还有国家免费发放的补助钱!为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能读上书。

他们看见一个孩子手指皲裂,一边读书一边搓手哈气,还能乐呵呵的跟着老师念书。

哀嚎的汉子搂着自己的娃,艳羡地看着那些华夏学生们,就算是这样,他们能读书也好啊!

总比他们,大字不识一个,被官老爷,被地主豪强欺压,连被人卖了签上卖身契都不知道。

我们什么时候能像华夏那样,人人都能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