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2页)

今上先是大肆提拔平川军的年轻将领,然后找机会抽调到别处,并让对方的家人留在长安,暗中监视。

然后,今上又用“募兵制”的方式,阻断平川军从当地征兵,而是从各路屯田兵中选拔优秀者,成为职业军人。

看似兵源更为优秀,实际军中粮草、军饷都要依赖朝廷。而且,选拔的人数和期限也要受朝廷掣肘。

当年,贺兰康仓促之下执掌平川军,太过年轻没有经验,又因为姜纾的骤然失踪而心神大乱,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如今,平川军将军以上的将领皆已年过半百,而寻常列兵也鲜有二十以下者,甚至还有一些四十往上或身有残疾者。

倘若贺兰康可以狠得下心,把这些人裁掉,就可以向朝廷上书补充新兵。然而,一旦没了军饷,这些连土地都没有的军户将失去唯一的生计。

今上可以不顾北境的安稳阴险地算计他,贺兰康却做不到不顾道义,狠心丢掉这些曾经和他一起在敌军的王帐拼过命的战友。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可以强大一些,杀伐果断一些,父亲和阿爹也不会这么辛苦。还有你。也不用天天被黄兄说抠门了。”

黄丁班的同窗黄瑜,如今在工部任职,每次搞建设都要在钟离东曦这里要钱,十次里有八次钟离东曦会要求他重做方案,削减用度,然后,黄瑜就会找楚溪客诉苦。

楚溪客说这些,并非为了抱怨,只是想跟钟离东曦说说心里话。

钟离东曦知道,因此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地听着,默默地陪着他。

楚溪客的目光跨过河滩,看向白花花一片的棉田,看向更远的隔壁,看向蕴藏着珍贵矿脉的贺兰山。

“所以,这一次,我想大胆一些,不做第二个长安,也不再是从前的灵州,我要建造一个独树一帜的平川城,百姓不用承担繁重的赋税和徭役,老兵们即使离开军营也能找到工作,女子也有适合的岗位,孩童可以免费接受教育……”

“我同意了。”

姜纾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楚溪客身后,微笑道:“作为平川城首辅,我同意了,作为平川王的家人,我也同意了。”

贺兰康同样笑呵呵地敲了敲楚溪客的脑门,一脸桀骜:“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吧,就算你爹我手下只有一帮老家伙,照样能打得那些孙子哭爹喊娘!”

楚溪客惊讶地看着他们:“阿爹……什么时候来的?”

钟离东曦笑道:“不早不晚,刚好在你说不想让他们那么辛苦的时候。”

楚溪客耳尖发烫,心里却甜丝丝的。

虽然他不像其他小说里的主角那么聪明自信自带百科全书,但他也有一个厉害的地方啊,那就是他的家人。

家人的支持和爱护,就是他最想要的“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