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3/3页)

当年,姜家举族被斩,姜纾还有一天就满十六了,今上便放言,那就过一日再杀他——国朝律法,男丁不满十六岁可免于死刑,

国子学的同窗们听说了这个消息,联名上书,请求今上赦免姜纾。

紧接着,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等学子亦参与其中。

继而蔓延到长安、洛阳两地各大书院的学子,然后是整个大昭。

一份份签着学子姓名的万言书如雪片般送到今上的案头,但凡今上不想得罪天下文人,就只能留姜纾一命。

当初,今上看着万言书上那密密麻麻的名字,从愤怒到不解,最后甚至隐隐生出几分敬意:“区区一个姜纾,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能力?”

因为,姜纾之才冠绝天下,优秀到让人连嫉妒的心思都生不出来,一个时代能有这样一位领头人,整个文坛都会为之繁荣兴盛,流芳百世。

更何况,他还是姜氏子。放眼整个太学,半数以上都是姜氏门生,而他们的弟子也以“姜氏门人”的头衔而骄傲。

与其说他们保的是姜纾这条命,不如说捍卫的是读书人的尊严,是国朝的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