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第2/2页)

第二天早上,许淙把昨晚想好的诗改了又改,然后再检查了考卷发现该写的都写了,该避讳的地方也避讳了,于是安心等待交卷。

下午,第二场开始。

……

院试连考三天,所以从第三天的中午开始,就有人陆陆续续地在贡院外焦急等候了,这些人大半都是有亲人在里面的。

许明成也是早早地就来了。

不过和其他人站在大太阳底下焦急等待不同,他坐的是马车,不但全程没有下地,车厢里还摆放了一个冰鉴,在这炎热的七月里散发着徐徐凉意。

同车的还有许桥,因为青木已经学会了驾车,可以在外面看着马,所以许桥就躲车厢里纳凉来了。

“林哥,你是在担心淙哥儿吗?”

“我看你眼眶都青了。”

面对着熟悉的族弟,许明成并未隐瞒,“是有些担心,闵学政虽然喜爱神童,两年前在京东西路的时候还取过一个十二岁的小三元,但淙哥儿的年纪毕竟还小,而且在闵学政最擅长的诗词一道上,并不能脱颖而出。”

“譬如濠州此次的案首,他的诗就做得很不错。”

说到科举,许桥就不太懂了。

于是他安慰:“林哥你放心,没准那濠州案首,别的题做得没有淙哥儿好呢?毕竟你也说了,考科举看的是经义,而淙哥儿的经义可是你手把手教的。”

许明成表情一松,“也是。”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几句,最后许桥看许明成心不在焉,也不说话了,于是两人便安静地等待着外面的动静。

终于,贡院大门打开,被关了三天的人都被放了出来。

最先出来的是中途被发现作弊、污了考卷、压力太大以至于支撑不住的那些人,除了作弊的人被枷着走外,个个脸色惨白面露绝望。

场外顿时就响起了哭声。

许明成有些焦急,在许桥和青木的护送下,挤到了最前面。

“爹——”

连考三天,吃不好睡不好的许淙一出门,就看到了等候在正前方的熟悉身影。他顿时高兴地跑了过去,随手把考篮往青木手里一塞,就扑到了许明成的怀里。

“爹,院试的题一点都不难!”

“还考了君子慎独!”

“君子慎独哦!”

“好好好,不难不难。”许明成下意识地抱紧了儿子,都没仔细思考他说的是什么,就听到他一会儿说题目不难,他都会做,一会儿又说馒头和包子好难吃,木板好硬还有虫子,茅厕也好臭,他三天没洗澡感觉自己都臭臭了云云。

许淙真的觉得自己臭掉了!

在七月的天气里三天不洗澡,顶多就是换了身衣服,但换衣服又有什么用呢?还是三天没刷牙没洗脸没洗澡没洗头……

嫌弃自己浑身酸臭的许淙紧紧地抱着许明成,不愿从他身上下来,而且还催促:“爹,我们赶紧回去,我要洗脸洗澡洗头发。”

“我还要吃酸萝卜老鸭汤、炸鹌鹑、白米饭。”

“不吃馒头和包子!”

许明成哈哈大笑,将紧搂着自己不放的儿子背在背上,“好好好,爹这就背你回去,你说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不过没等到客栈,还在马车上许淙就窝在许明成怀里,呼呼睡着了。睡着了的他还不安分,皱着自己的小眉头嘟囔着茅厕好臭。

许明成好笑不已,“这孩子,这回着实辛苦了。”

“让请的大夫,请了吗?”

青木马上回答,“回老爷,已经在客栈候着了,是庐州城里最好的大夫。另外热水、少爷的干净衣裳、少爷爱吃的等等,都让客栈准备了。”

许明成满意点头。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淙淙,是会押题的淙淙!大题分数白送(bushi)

院试考完啦,撒花~

因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差不多,所以只挑最重要的院试详细写了,具体流程参考的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大多数是来自百度百科,因为没有整句摘抄,所以具体的书名就不列了,看得太多我自己都有点迷糊。

*“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独出自《中庸》,前文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