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2页)

褚若贞没有犹豫太久,齐鸢送完东西的第二天,褚若贞便主动上门拜访,找齐方祖商量事情。

齐方祖事先得了齐鸢的提醒,知道自己过于殷勤反而会被人看轻,于是压下心中欢喜,一脸严肃地地将褚若贞迎到花厅,表现得也不是十分热络,只就事论事,先就书院的大小事宜商量了半天。

等到晚上正事谈妥,齐方祖留客吃饭,这才露出热情好客的一面来,置办了一桌上等席面不说,还请了从京城来的有名的少年声伎班。

齐鸢在下首作陪,听那戏班子唱的是《错魂记》,讲坏人魂穿到秀才身上如何如何,心中不由轻轻苦笑。

倘若那天齐方祖听清了自己的坦白,那现在小纨绔应当就在回京的路上了吧。伯府贫寒,小纨绔肯定没法再听人唱戏的。山珍酒席自然也吃不起,恐怕连口肉都要省着。

假如此时他知道了俩人错魂的实情,也不知道他会做何选择?

想到这些,心中又愧又忧,一夜未能安睡,干脆和衣坐起,思索怎么把书院的事情做大一些。

==

翌日,洪知县派人送来了签好的文书。

齐方祖虽然已经跟褚若贞谈好了书院的各项事宜,但拿到文书之后,他还是亲自去了一趟乃园。

乃园的诸生正在听褚若贞讲席,忽然听到外面锣鼓声响,从窗户往外看,只见齐家的陈管家一身绸缎衣裳,身后跟着十几个奴仆,正抬着东西热热闹闹地挤进学馆。

众生面面相觑,随着老师来到院中。陈管家带着诸位家仆正儿八经的朝褚先生施了个礼,又寒暄两句,这才双手递上一张文书。

众生抬头去瞧,只见上面写着:“乡侍生齐方祖顿首……侧闻先生学行纯懿,闬钦仰之日久矣……”

陈管家作揖道:“褚先生,这是我家老爷下来的请书,后面几箱聘礼都是些灯油课纸等物,另有聘银二百两,一并送上。”

身后孙大奎将聘银箱子搬到院中,乃园的士子们见那里面白花花的银子码的整整齐齐,不由个个咋舌。

褚若贞也是十分意外,他昨天跟齐方祖谈好之后,已经准备好这几天收拾东西了。没想到齐方祖竟然会郑重其事地下关书送聘礼,走一走过场,显然是在给他做面子。

果然是经商之人,头脑精明,偏又体贴周道,事情办得也漂亮。

当然经过陈管家这一路的敲敲打打,沐风书院被齐家收回,打算请褚若贞当山长,重新开院收徒的消息也在扬州府流传开来。

同时被众人知道的还有沐风书院的改名一事——齐家各香铺纷纷在店铺门口放了个大木箱。并言明谁有好用的书院名字,可以写在纸上,投入箱中。

凡是参与征名者都可以领一角清凉膏。倘若哪位的建议被齐府采用,齐府还会为其免费供应一年的熏香。

几天的功夫,扬州府六县两州,无人不知江都县的齐府收回了沐风书院,并聘了褚若贞为山长,如今正忙着改名收徒。

只是这生徒的选取十分严格,只要品行兼优,可以造就的优秀生童。入学院的方式也是考试,时间则是三、六、九月的最后一天。

然而只要考取进去,学生便可以选择寄宿,伙食由学院供给,家贫者可以向书院申请膏火补贴,这样只要考核通过,便不用考虑每日所费的灯油课纸,以及冬日取暖等费用。

齐家书院一时风头无两,有人看不过齐家排场,讥讽不过齐府是低贱商户,如今故意附庸风雅罢了。然而这话很快被人反驳了回去——如今谁不知道齐家的小少爷齐鸢是扬州府的府试案首?

这位可是县试也是夺了案首,前不久又在金陵大出风头的,望社社首都对他称赞不绝。

现在眼看着就要院试,若这位再院试夺魁,那扬州岂不是要出个小三元?如今别说扬州,整个江苏都几十年没见小三元了。

于是,不少人的注意力又从齐家书院转移到了齐鸢身上,暗暗期待这位的院试表现。

齐鸢这些日子一直忙着书院的事情。偌大的书院,肯定要扩招生徒,老师自然也不能只有褚若贞一个。

他写信询了桂提学,由后者举荐了两位颇有名望的儒师。等郑重下了聘书将儒师请来书院之后,时间也到了月底,扬州各县总共来了三百多名报名考试的生童。

孙辂等师兄们虽然分领了书院不少职务,但现在乡试在即,众人都不敢耽搁时间。

于是入学考试这一天,齐鸢便作为书院的学长,带领众生童拜祭先贤。

黎明时分,三百位前来应试生童衣冠齐整,分成数排列于书院讲堂。齐鸢位于众生之首,一袭青衫,神色端谨,眉目凛然。

褚若贞在讲堂前面,目光掠过齐鸢时,不知怎的,忽然就想起了当年带着一群纨绔嘻嘻哈哈,闹腾着进社学的齐二少爷。

印象里那个小小的,骄纵恣意的身影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个进退有节的神童少年。

齐鸢……齐鸢……

褚若贞轻轻摇头,心中暗想,以后谁还敢说齐家纨绔不读书?齐鸢之才,且走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