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第2/2页)

女孩子们齐齐下了楼。

洗漱过,众人上了楼,几位叔叔们早早躲进他们那屋歇下了,安安静静、一声不吭的。

女孩子们就小小声地聊起了天。

首先是洪禾禾向李晴玉为那一天的事道了歉。

李晴玉挥挥手,表示不在意,“我们就像是亲姐妹一样,可亲姐妹也会吵架呀……这个真没什么,说开了就好了。”

洪禾禾抱住了李晴玉,“晴玉你真好!”

李晴玉又详细问了两件事:一是大当家失踪的事,一是台风的事儿……

这一夜,大家聊到很晚才睡。

第二天一早,大家起来吃过简单的早饭,就按昨晚栀栀的安排,各就各位。

——李晴玉和申书华出山,前往黄棠火车站寻找龙强,再顺便一块儿采买口粮回来。

——栀栀带着姚叔他们去找珍珠,商量捕获那一群野猪的事儿。

——洪禾禾、方丽娟去采集更多的茅草,为明天即将赶到的小伙伴们制作床垫。

——陶容冶今天负责照顾陈放。

李晴玉和申书华离开以后,栀栀带着姚叔他们去找珍珠。

珍珠一早就想处理掉那一群野猪,一大早,她就独自一人出门去巡视地形了。这会儿刚回来,就遇上了栀栀,珍珠二话不说就又领着栀栀和姚叔他们上了山。

一众人去看了看珍珠山的良田,也看了看……因为总被野猪入侵、而不得不放弃的几块玉米地……

最后,珍珠总算和姚叔他们定了下来,陷井设在哪儿,备选方案怎么做。

这些具体的事儿,栀栀是帮不上忙的。

但见双方达成了共识,姚叔他们开始动手挖起了陷井,栀栀就回到吊脚楼那儿,见洪禾禾和方丽娟正忙着编草席?

栀栀索挎着个菜篮子性上了后山。

她去把前一天晚上申书华他们放在小河里的几个竹编捕鱼篓子给收了,一共捡了二十来条一指粗细的小鱼儿;又重新挖了蚯蚓当成诱饵,装进捕鱼篓子里,再将捕鱼篓子扔进小河里。

接下来,她又采了些野菜,捡了些菌子。

回到吊脚楼那儿,栀栀把小鱼儿处理好了,先下油锅煎得焦脆,再拿起来用斧头背剁碎,最后将焦脆的鱼肉渣放回锅里加水炖煮。

昨天姚叔他们挖回来的山药还剩一半儿,大约十来斤左右,今天中午全做了吧!鱼汤熬了一小时左右,已经散发出浓郁的肉香。

栀栀用干净的木盆舀出了大半盆,这才把十来块切好的洁白山药块扔进了锅里,和剩下的鱼汤一块儿煲煮。

再过半小时,山药块也被炖煮得烂烂的,汤色更加乳白浓稠,栀栀这才加了些洗净了、又撕得碎碎的野生白菌子,最后调味、出锅。

——这一大碗没有加野菜的纯鱼汤炖山药鲜菌,是给陈放的病号餐。

接下来,栀栀就开始给大家做午饭了。

刚才舀起来的鱼汤再重新倒回锅里……呃,这些点儿鱼汤可不够吃,所以得再加水,把剩下的十几斤山药块全都倒进锅里一块儿炖煮,最后加入菌子……

这一锅是大家的午饭,跟陈放的病号饭没啥区别。

就是陈放的病号餐,鱼汤浓香鲜甜;大家的午饭,因为鱼汤不够而掺了水,显得有些清水寡水……

这一锅稀的做好了以后,栀栀又做了一道怆炒虎杖。

她以前不认得虎杖这种野菜。

是龙强告诉大家这玩意儿能吃,其他的地方也叫它酸杆。味道就跟酸菜没什么两样,而且好养活,靠近水边的地方特别多。

栀栀今天就发现了不少,跑了两趟才把这些虎杖全都扛了回来。

她厚着脸皮去找兰花要了些姜蒜辣椒什么的,然后开始做菜。

这里的女人们好像不吃虎杖?否则河边怎么会有那么多……一株株肥胖得竹子,但里头是空心的,茎又软又脆,一折就断,断了以后还会从里头涌出透明的汁水来。

将虎杖上的叶片扯掉,再将它那绿底带着红纹的表面轻松撕掉……直接扔进煮了沸水里的大锅里先焯熟,再用凉水洗去粘液,切成小段备用。

另起油锅,爆香姜蒜,把切好的红辣椒下油锅怆炒出香气,再把焯过水的虎杖杆扔进油锅里爆炒,最后加入盐末调味就好。

虎杖自带酸味,虽然栀栀只用盐末调味,成品却是……新鲜的酸菜味道。

午饭时分,大伙儿回来吃饭。

栀栀给陶容冶和陈放送了饭过去。

陈放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山药鲜菌鱼汤,明显比陶容冶的那一份更香浓些,不觉有些踌躇。

倒是陶容冶安慰他,“你现在是病号,多吃点儿好的才能补补身子。快吃吧,你肯定也不想一直这么病怏怏的躺着吧?”

陈放叹气,说了声谢谢,捧着大汤钵开始吃饭。

栀栀等到他俩吃完饭,这才收拾了碗筷,又拿走了陈放刚换洗下来、沾染着药膏的纱布离开了。

大约下午四五点多的时候,自峡谷那儿传来了动静。

红菱匆匆跑过来,冲着栀栀大喊,“栀栀!栀栀……晴玉回来了!她领着好多好多人、挑着担子回来了……”

栀栀抿嘴一笑。

看来,大部队汇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