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2页)

韦利南也去买了一根奶油冰棍儿回来,递给李芬。

李芬咬着冰棍儿走到栀栀身边,笑道:“哎栀栀你说,这奶油冰棍儿的味道怎么这样呀,我以前吃的比这个好吃一百倍。”

栀栀把头转到一旁去。

黎恕看出来栀栀不愿意搭理李芬,就问李芬,“你和韦利南什么时候办喜事啊?”

“你们不要乱讲啦!”李芬又羞又气,跺着脚走了。

快三点钟的时候,南陵班车终于气势汹汹地呼啸而来。

被憋了一条路的司机下车狂奔着冲向厕所,在车厢罐子里被闷了近十小时的乘客们也人人面带菜色的下了车,有人爬上车顶去取行李,有人则对排队等着上车的乘客们说道:“多搞点吃的带上,螺子塘塌方,路被切断了,我们绕路来的,半路又没有汽油了,找过路的军车借……每辆车匀一点给我们,才终于捱到这里了……你们要回去的做好心理准备吧,现在回去啊,怕是要半夜才能到喽!”

排队等着上车的乘客们心情复杂。

但又能怎样?

不上车就回不了家呀!

等到车上乘客全都下来了,车站工作人员上去打扫了一下卫生,就开始验票上车。

黎恕让栀栀先上车,他要把栀栀采买的那一大包东西全都捆到车顶上去。

栀栀就先上了车,占了比较靠前的双人座位。

李芬眼疾手快的想占栀栀后面那一排,但被一个带着孙子的老太太给占了。李芬不想让,但是韦利南喊那个老太太姨婆什么的……看起来还是亲戚?没办法,李芬只好气呼呼地坐在老太太旁边的座位那儿,和栀栀是斜后方。

不过,好在今天搭车回南陵的人也不太多,正好坐满整个车厢,还有两个人没座位坐,被跟车的售票员招呼着坐到车前头的机头座上去了。

黎恕绑好了行李以后,冲到车门那儿喊了一声“栀栀我马上回来”,人就跑了。

栀栀还以为他要去上厕所呢,结果没一会儿他回来的时候,手里拎着一捆削好皮的甘蔗、几包用桐叶包起来的糯米饭。

他上了车,坐在栀栀身边,解释道:“我这儿只有一壶水,就怕路上口渴……有了这些,至少可以顶一顶饿。”

栀栀看着她,扑哧一笑。

现在虽然已经12月了,但这段时间林市的天气炎热干燥,再加上车厢里的气味实在是难闻……

栀栀从斜挎包里拿出了一个桔子——这还是昨晚上她买来看电影的时候吃的,因为太酸了实在吃不下,但扔了也是舍不得的。于是就随着带着。

这会儿她剥了一只桔子,又找黎恕要了他的手帕,把手帕摊开,从他的水壶里拿了一丁点的水洒在手帕上,再挤了点桔子皮的油也涂在手帕上……

然后她又依样用她的手帕也弄了一

个,最后把手帕叠成带耳挂的口罩。戴好自己的口罩以后,栀栀把黎恕的手帕也叠成了口罩,示意他也戴上。

黎恕就得到了一个散发出橘子清香的湿润口罩,而且还冰冰凉凉的很舒服。

坐在栀栀后头的老太太看到栀栀有桔子,连忙对栀栀说她和她孙子都晕车,求请栀栀给她两个桔子,她可以拿山楂糕和栀栀换。

栀栀婉拒了老太太的山楂糕,直接送给她两个桔子,叮嘱她这桔子特别特别酸,别让孩子吃;然后又找老太太要了她的帕子过来,也叠了一个口罩,夹了块桔子皮在里头,让老太太戴上。

老太太试了试,高兴坏了,“这个法子好!我闻不到车厢里的这股怪味儿了,哎这桔子皮真香!”然后又摸了一块手帕出来,递给栀栀,“小妹子,劳烦你再叠一个给我小孙子吧!”

栀栀看了看那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小男孩衣着整洁,长得很漂亮、一副乖乖巧巧的样子,一看就很招人喜欢。

栀栀就一边叠帕子,一边顺口问了几句。

老太太告诉栀栀:她的长子长媳,是小伟的父母,他们都在市委工作。小伟父亲去省里开会学习去了,至少得去半年;小伟妈妈又怀了孕,马上就要临盆了。本来说好了小伟的外婆会过来照顾小伟妈妈生产,同时也照顾小伟的,没想到前几天外婆摔伤了!

这下子就乱成了一锅粥。

老太太立刻带着二儿媳进了城,又考虑到小伟无人照顾,她想先把小伟送回老家南陵托付给家里人照顾,她再返城和二儿媳一起照顾孕妇和侍候摔伤的亲家母。

闲聊之间,栀栀已经给小伟叠好了布口罩,小伟戴上湿润还带着桔子清香的口罩,明亮的眼睛笑得弯弯的,“谢谢姐姐!”

栀栀特别喜欢乖巧听话的小孩子,便也笑眯眯地说道:“不客气呀。”

很快,司机回来了。

车站工作人员拿着个表格上车清点人数,确认人齐了,这才下了车。

车门关闭,班车缓缓驶出了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