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祸国殃民(第2/2页)

那工匠很是年轻,看着二十多岁,手上老茧都没有一个,胡铨感觉到有些不对,再看对方的脸,顿时心中一跳,不动声色地道:“不知阁下是要请教哪张图纸?”

这不是冼家那个谁谁谁么?

怎么会来到这里,还是以工匠的身份?

冼良善其实也有些忐忑,他知道自己直接过来有些冒险,但他家掌握南越海上商路,与南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贿赂一下上下,被发现的机会很小。

但他亲自过来,能更快建立两边的信任,方便操作,否则,中间试探的时间太长,反而容易出事。

尤其是今天他亲自过来送的东西,十分重要,不敢假手他

人。

“是这一张。”冼良善假装与他探讨图纸,将两张表面毫无问题的图纸拿出,细心询问。

胡铨当然也熟练地讲解。

言谈之中,当然少不了一些暗示。

胡铨讲了一会,便以天色以晚,我琢磨一下图纸,等回头再告诉你。

冼良善于是欣然告辞。

等他走了,胡铨挥退左右,在烛火下轻轻捏了捏纸中的夹层,将一个细小的,只有巴掌大的纸片挑了出来。

然后,便看到一个让他头皮发麻的印鉴。

这个印鉴,他常常在神霄院各种申请单上看到,所有大额经费的审批,都得这个印鉴盖过才有效,以至于被他们私下称为“生死印”。

他捏着薄薄的纸片,看着那几个字,深吸一口气后,整个人倒在床上,疯狂捶床!

天知道他废了多少心力,才把尖叫声止在喉咙里。

从今天起,这南越国,都是他的考卷了!

-

赵士程发下消息后,便又寻了水师将官,开始组建海军,其中有一些教官,是从辽东调过来,那边的辽东水师在水战上,可有不少功勋。那个已经有了火炮,却依然喜欢碰碰船的郭药师在听说南洋还有许多海寇后,十分想要过来,可惜陈行舟不许。

陈行舟送来的这些骨干后,还在信里抱怨一番,说师尊这两年的来信颇为短小,不知是有多忙,王洋等人难道不知为君分忧么?不若让徒弟我回来助您,您另外找人来负责辽东之事……

这当然是不行的,辽东不能没有舟儿!

赵士程为此从回忆过去到展望未来,写了三千多字长信去安慰他,写完后觉得手酸,不由感慨还不如当年那个舟儿呢,只要打钱就好。

就这样兜兜转转,折腾到五月中旬,他又收到南越的消息——不是他不关注,实在是那边的通讯太慢,来得太晚。

不过,这消息的内容是真让他惊讶了。

胡铨接受了南越国主的封官。

嗯,这不是什么大事。

胡铨正在游说南越国主,更改南越的土地政策和家奴政策?

好家伙,这样玩很危险啊你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