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开始新的建设(第2/2页)

成本不用担心,他如今的财富再修一个晋阳城都轻轻松松,人口先不用担心,用厢军把园区的架子搭起来再说,蓄水池、排污池、地下排水管道,这些东西先修起来,砖窑和耐火泥的调和是一期工程,然后才能修大型的炼焦炉——太原的煤炭含量太丰富了,必须提高效率,才能降低成本和污染,尤其是如今有熟练工人了,他现在也敢弄一些大型的,复杂一点的炉子了。

什么可以吹气去碳的转炉啊,被他大胆地加上去了,当然,不敢太大胆,转炉是把刚刚出炉的铁水用耐火材料转到另外的炉子,再加用大风箱吹入空气,让其中的碳氧化,他只是试试,成不成还是另外的事情。

还有抬高河道用的水利煅压器,也准备上了,不过老实说,如果能把汾河截断了抬高水位,那效率一定——但他只能想想而已,以现在的生产力,这种工程没个十年八年下不来,还是先弄那个小水沟吧。

硼沙能用来焊接,虽然是最古老的烧焊,但至少解决了大的铁件焊接问题,蒸汽动力眼见有望了。

赵士程不由得有些感慨,他一个人,花了五年多的时间,又是培养人手又是赚钱,如今终于摸到一点工业的边缘了,不容易啊!

对了,人手的问题,倒不用担心,如今汝州那个稻田务,已经把汝州能收的地皮收刮干净,兼并的田地一部分入了皇帝私库后,皇帝开始支持这个机构,把只在汝州推行“公田之法”推广开来﹐在京畿路﹑京东﹑河北路都开始进行,很快就会有大量失地农民居无定所,山水会及时把这些流民挑选后送过来。

什么两只羊一个羌人,陈规他们真是格局小了,招人这种事,哪能花钱呢,后世都是给钱才能找工作!再说奴隶有什么积极性,还得花钱。他这才是既帮了人,又帮了工业建设。

……

赵仲湜看着儿子成天忙前忙后,仿佛一个陀螺,淡定地喝着茶盘着珊瑚,只要儿子不来找他麻烦,那他就是快乐的。

甚至还会偶尔脑补,儿子说给他建一座雄城,让天下之物,在此地应有尽有。

啧,也不知自己老死之时,能不能看到。

然而,这种悠闲并没维持多久……

“什么,购买矿山?”赵仲湜嫌弃,“这种有伤天和的事情,你自处理便是。”

种氏叹息道:“你又不是不知虎头那性子,他都忙成那样了,你岂能脱得了身,早些给自己寻些小事,虎头看在你是父亲的份上,说不得便不来骗你了。”

赵仲湜叹息道:“夫人啊,你且信虎头,他给咱们找的事情,咱们定躲不掉,你若现了一丁点的愿意,他必会得寸进尺,让你一刻不得闲,咱不找这麻烦,趁着那不孝子还没盯上咱们,得过且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