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4/5页)

他眼中闪过一丝落寞,声音却是如常:

“臣亦有一宝想要献给陛下。”

殿中众人齐齐看向云烨身后。

与两位藩王不同,云世子献上的贺礼并非是鬼斧神工的兵刃或价值连城的文玩珠宝。

站在云世子身后的内监手提一个紫竹编织的竹笼,笼外用褐色绸布罩得严严实实,不过从竹笼的形状大小看上去,好似是一个鸟笼。

“川西有一奇峰,名曰陇山,山中有一种会学人说话的灵鸟被当地百姓称作‘西城神鸟’,关于此鸟有一个古老传说。”

“传闻百年前,陇山下居住着一家采药人,日子过得幸福恬淡。一日,女主人在采药时跌落悬崖,虽侥幸大难不死,但因伤势过重,始终昏迷不醒。男主人悲痛不已,日日守在妻子身畔期盼着妻子能够苏醒,半梦半醒间,他做了个梦,梦中有位仙人告诉他,若是他能擒到传说中的‘西域神鸟’并让神鸟说出他的愿望,那愿望必能实现。”

云烨的声音本就好听,随着他悠扬的声音娓娓道来,殿中众人不由聚精会神听起他提到的传说。

“男主人从梦中醒来后,毅然前往陇山,历经万险,终于擒获到‘西域神鸟’,并让神鸟说出妻子长命百岁的吉祥语,等男主人返回家中,欣喜发现他的妻子已然苏醒。”

云烨的话戛然而止,他身后的内监见状,立马掀开褐色笼衣,只见笼内露出一只羽色鲜艳,体型娇小的灵鸟欢蹦乱跳,清声鸣叫。

“臣感念皇恩,故而深入陇山,擒获神鸟,为陛下祈福。”

殿中百官争相探头观望。

笼中灵鸟绀趾丹觜,绿衣翠衿,说不出得精致好看。

云烨笑了笑,长指轻轻叩击象牙笼门,笼中鸟儿当即停止跳跃,清脆声音一遍遍回荡在大殿之中:

“皇上龙体安康,福寿绵长。”

“皇上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殿中百官惊讶地瞪圆了眼睛,不禁赞叹长兴王世子这个贺礼当真是别出心裁。

云世子先是引用古老传说,意指灵鸟祥瑞,出言成真。在吊足了众人的性子后,突然献上传说中的灵鸟,借灵鸟之口说出对小皇帝的颂祝。

奇哉,妙哉,奇妙而绝哉!

只不过云世子为何偏偏只对傀儡小皇帝一通阿谀奉承,这...岂不是明摆着和摄政王作对?

莫非川西山高水远,消息闭塞,长兴王一族还不知晓,如今在朝堂上只手遮天的真龙早已另换他人。

百官悄悄抬眼看向鎏金蛟椅上的摄政王。

果不其然,男子的眸光冷若锋刃,压低的浓眉隐约泄一丝不悦。

“陇山千万仞,穷危又极险,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云世子以身涉险,擒获灵鸟,为陛下祈福,算是有心了。”

摄政王面容无波,语气淡淡,可男子周身流露出的凛然气场让殿中众人纷纷屏气敛息。

就连紫竹笼中方才还欢快鸣叫的灵鸟也是识相地闭上了嘴,仿若感受到嗜血辽鹰的气息,瑟瑟蜷缩在笼中一角。

陶临渊冷冷睥向殿中面色从容的云世子。

倒是如传闻一致,翩翩君子,温雅如玉,难怪惹得小皇帝魂牵梦绕,久久不忘。

面对摄政王冷冽的眸光,云烨淡淡一笑,不卑不吭道:

“长兴王世代以效忠大魏天子为荣,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好一个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陶临渊慢悠悠重复云烨的话,薄唇勾起玩味的浅笑。

“想来当初金兵攻破幽州城,浩浩荡荡从川西大道骑兵南下的时候,川西的兵马都龟缩在陇山里为陛下捕获灵鸟。”

殿中百官纷纷色变。

原来,当初金人在攻破幽州城后,朝中曾有官员请奏明德皇帝,希望明德皇帝让长兴王出兵击退金人。

可明德皇帝忧心长兴王趁势壮大兵马,一开始并不情愿,后来金兵势如劈竹,短短半月连破数间城池,明德皇帝这才急忙下旨命长兴王剿灭金兵。

可长兴王却以从未收到圣旨为由,迟迟没有派遣兵马增援,最终导致金人长驱深入,兵临城下。

后来,明德皇帝死在逃难的路上,朝中百官又在匆忙之中推举新帝登基,紧接着就是陶临渊勤王救驾,独揽大权。

侥幸逃到荆州的七皇子魏浔自称南帝,南北二帝陷入对峙。

期间政权交替,朝中人心惶惶,一之间,众人倒是忘记去追究长兴王抗旨不出兵的罪责。

摄政王今日在金銮殿上重提旧事,讥讽川西兵马躲在陇山龟缩不出,实乃谈不上什么赤胆忠心之臣。

云烨一贯云淡风轻的温煦面容,终于有了一丝波澜。

殿中空气冷凝,无人敢主动开口破冰。

“朕瞧着这灵鸟模样漂亮,性情温顺,云世子可有给它取名?”

一道低哑软糯的声音在殿中响起,百官齐刷刷抬头看向龙椅上满脸好奇的小皇帝。

少帝微微倾身,一对黑白分明的清澈大眼透过珠帘,目不转睛盯着紫竹笼内的灵鸟,显然是被这个会说话的新奇灵鸟勾起了兴致。

小皇帝孩子心性,对殿中的剑拔弩张毫无所知,当下冒失出言,定然会惹得摄政王不悦。

众人不由为行事鲁莽的小皇帝捏一把冷汗。

云烨微不可查皱起剑眉,缓声道:“回禀陛下,臣还未给灵鸟取名。”

小皇帝满意地点点头,突然伸出手拉扯上摄政王的臂弯,兴致勃勃道:

“摄政王文采斐然,不如给这只灵鸟赐个好听的名字,好让朕日后养在福宁殿里观赏。”

陶临渊面色冷隽,长眸低垂,盯着手臂上造次的龙爪。

似是察觉到他的目光,少年攀附在他臂弯上的小手轻轻一颤,随即攥得更紧,使得丝滑如水的玄色蟒袍都起了层层漪涟。

陶临渊的视线顺着颤悠悠的龙爪缓缓上移,落在小皇帝明艳的小脸上。

少年扬起面庞,那张细腻如玉瓷的小脸此刻噙着淡淡的浅笑,看起来单纯无害。

陶临渊眸光微凝,良久,终于开口,语气平淡:

“陛下在金兵围城时匆匆登基,想必内心最期盼的就是天下太平,百姓日日安康。不如便唤此鸟‘日安’,取一个国泰民安之意,陛下意下如何?”

日安,日安

日与安合起来,不就是个晏字。

看来摄政王是将她比作这只囚于笼内的灵鸟,只能单调重复主人的话语,宛若一个逗人取乐,拾人牙慧的金丝雀,永远逃不出方寸金笼。

还真是贴切得很呢!

陶贼果然才高八斗,揶揄个人都要遣词造句。

魏无晏微微一怔,她凝视男子泛着幽光的漆眸,展颜一笑:

“爱卿果然是洞悉朕心啊,日安,大魏臣民日日安康,这个名字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