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第2/2页)

喜械斗,爱争讼;多盗贼;溺女婴;方方面面都有概括要求,几乎囊括了宁州民风民俗上的弊病。

文景逸道:“我基本没有什么补充的了,这些守则要落到实处,恐怕单单发出去是无效的。”

谢继宁点头,“文大人有什么建议,”

“十户为一甲,一甲中互相监督,互相检举,有知情不报者,一甲连坐。”

陈主簿道:“此法甚好,事关切身利益,大家自然会重视起来。”

沈典史补充道:“这法子好是好,就是实行起来不简单,宁州外迁百姓过多,户籍混乱是其一,其二是下面一村多少一家一族,血脉相连,互相隐瞒是长有的事情。”

谢继宁道:“还有一点,大家总是会忘记,这宁州曾是百越之地,少数民族众多,畲族瑶族这些人的一些习俗和咱们汉人也大不相同,咱们只能求同存异,因地制宜的去改变。”

文景逸点头,“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咱们还是太缺人,这乡间没有咱们的人去看着,这些告谕都落不到实处。”

“马上就要府试,这一批童生,都培养起来,同时,下召集书,广泛邀请宁州的读书人到宁州城,到宁德县,到寿宁县兴办学院,咱们官府大力支持。”

“下面的庙宇有选择性的,影响力大的留存,其他的全部打掉,将庙宇改成义学,改成书院社学,就是留存的庙宇也都将地方挪出来,将社学挪进去。”

“之后咱们的人下去劝农也好,去教导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去教导养殖,都将这庙宇作为场所,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文景逸大赞:“此举大善,这庙宇都是百姓的血汗钱,如今也是在给他们带来一些益处。”

“同时,咱们也要培养一些人去做宣传,去破除一些恶习,几管齐下,天长日久,民风民俗自然会慢慢的改变。”

面对大家对宣传的好奇和疑问,谢继宁选择保密,等准备工作做好了再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