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第一更)

在庆祝之前, 几人先去看谢继宁的府邸,府邸位于朱雀大街,旁边都是文官的府邸。

“看来圣上还是想你回来, 这一条街都是文官,尚书侍郎们住的,到也清贵。”刘方杰看着谢继宁的宅子感慨。

相关的官员在圣旨之后就和谢继宁做了交接,这会儿大家都一起来看宅子。

“师父,我让人在这里收拾规整, 让两房人在这里守着,我爹他们上京城的时候来看看就行,等之后文哥儿在京城为官的时候,正好可以住, 这里离皇宫近, 上朝方便。”

“师叔,我还早呢?”

“也要不了多久了,到你会试的这一批, 咱们书院一起来会试的人应该不少,到时候大家都有伴, 我还有前面的师兄们人还是少了些,等到你们会试之后, 人就多了。”

交接了房子, 看过了田地的信息还有相关文书之后, 又到吏部交接相关的任职证明, 官服官印等东西, 谢继宁结束,准备工作才告一段落。

之后就是让应文几个人一起操心庆祝、送别的事情,谢继宁则是到皇宫去谢恩。

“微臣参见万岁爷, ”

“来了,起来吧!”

“谢万岁爷,”

跟我一起走走吧!永安帝率先往御花园走去,谢继宁起身跟在后面,何善等几个伺候的人安静的跟在后面。

“知道朕要你去的宁州是什么样的吗?”永安帝低声问道。

“回万岁爷的话,微臣知道,宁州靠近泉州府、福州府、浙省、面朝海洋……。”

谢继宁将自己曾经在书上看到的相关消息都一一说出来,永安帝一边听一边点头。

“朕昨天才将圣旨下发给你,你就已经对宁州有这些了解,可见你平时就颇为用功,这样也好。”

“回万岁爷,浙地闽地都是沿海地方,这样的地方适合通商,海上会带来财富,微臣自然关注。”

永安帝笑着说道:“你呀!是真的适合去户部。”

说完再这句话,又叹了口气,说道:“你既然有查过宁州就应该知道,宁州,应该是说整个闽地因为远离京城,加上地方局势动乱不休,朝廷对闽地的掌控不严,边防混乱。”

“为了避免海盗上岸,福州宁州泉州等等都是长期闭关的,只开放少数的几个港口。”

谢继宁自然知道,但是这个时候选择静静的听着。

“继宁,朕拨一队侍卫保护你的安全,同时给你一道圣旨,关键的时候可以调动宁州地方卫所的军队,朕希望你能好好治理地方,打开闽地的一个口子,肃清地方动乱,到时候朕还要调动你回来的。”

谢继宁跪下恭恭敬敬的行礼:“微臣遵旨,万岁爷,微臣此去山高路远,回京不易,万望万岁爷保重身体。”

“去吧!你是六元及第,是朕的祥瑞,定然能将宁州治理好。”

谢继宁开始交接翰林院的工作,同时辞别太子殿下还有翰林院大学士等等。

谢继宁最后一次去给太子殿下讲学同时打算告辞的时候,还没有告别,就发现太子的表情不对。

“太子殿下,是有什么要和微臣说的吗?还是说微臣要走的事情太子已经知道。”

宋锦炎表情自然是因为害羞,之前他当谢继宁是朋友,虽然没有应武还有谢继平好玩,但是可靠。

但是现在谢继宁忽然有了另外的身份,要是自己真的和刘嘉盈定亲,那谢继宁可以算得上是自己的叔叔辈的人。

想到自家父皇说暂时不能说,要等钦天监测算,礼部的人商量仪式之后,才能公布出来。

“谢大人,你要外放,我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匆忙。”

“殿下,微臣去的宁州,前一位知州已经卒在任上半年多,加上京城到闽地路途遥远,所以微臣要早些启程。”

“谢大人,多加保重。”

看着谢继宁意气风发离开的样子,宋锦炎羡慕极了。

“我也想去外面看看,整天在京城,太无聊了。”

“殿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谢大人去的地方很危险。”

“你们不懂,还好父皇说等我成亲就正式参政,每天听老师们讲学好烦,之前谢大人在还多少有些意思,现在谢大人走了,这上课就太无趣。”

门口的林庭方气堵,谢继宁走了还要添堵,万岁为他警告自己,太子殿下念念不忘。

“殿下……”

伴读刚要开口感叹谢继宁的厉害,就看到林庭方已经到门口,赶紧乖乖坐好。

心里面则是想,自己明明和谢继宁同龄,自己还在读书,谢继宁已经是五品知州,深受重视,一想起来就感觉自己是废物。

从宫中离开之后,谢继宁就回到翰林院交接,收拾自己的东西。

时间太短,谢继宁经历的事情又多,并没有在翰林院结交下朋友,只是去和大学士告别,然后收拾出自己的东西,简单的告别同仁,就离开了翰林院。

翰林院众人看着谢继宁远去的背影,又羡又自叹不如。

“没想到谢继宁这么小小的年纪,就这么豁得出去。”

大家身处翰林院,常在皇宫行走,自然知道外放是谢继宁自己求来的。

“看他这样,我都想外放啦!”

“赵大人,咱们不比谢大人,谢大人如今已经是五品知州,比咱们都高上两级。”

周编撰酸溜溜的说道,谢继宁这当官还不到一年,就升了两次。

外放出去之后是很难,但是像谢继宁这样,简简单单的又升了一级,这个年纪,已经是一州之长,还是会让人心生羡慕。

“虽然升官了,但是闽地的确艰苦,还有危险,这个闽地匪乱,瘟疫,海盗,这些都是难事啊!”

虽然外放出去有实权,但是翰林院的人常常可以面圣,对朝政也有更了解,谢继宁轻易的放弃翰林院,就是放弃光明大道,走了一条艰险的路,像他这样勇气的又有几个。

谢继宁不知道大家的议论纷纷,将书箱放上马车,青山一扬马鞭,就告别工作快一年的翰林院。

“师叔,你这书箱里面是什么啊,这么重。”

看着谢继宁使劲的抱着书箱进来,应武赶紧去接过,谢继宁一放手之后,应武发现比自己想像的还要重。

谢继宁伸手帮忙,笑着说道:“这这些都是我在藏书阁抄写的书,都是有用的。”

“师叔,你这去翰林院没有多久,还经常要忙,竟然抄写了这么多的书。”

“藏书阁的书都很多,我抄的这些都是孤本,珍本,外面没有的,只是太忙,没有抄太多。”

谢继宁将书箱打开,将里面的书拿出来。

应文感叹道:“师叔,怪不得你要抄写,这些书我都只是看到前人的书籍里面提到过,还以为失散了,没想到都在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