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二合一)

小太监到翰林院宣召姚维方和王弘绪的时候, 两个人都没有反应过来,还是大学士孔文英问小太监几句,才让两人的情绪缓过来, 镇定下来。

“万岁爷宣召,你们两个好好的回答就是,快去吧!”孔令英转头对两个下属叮嘱道。

“是,多谢大人。”

两人赶紧简直这段时间整理讨论的相关资料报上,跟着小太监去面圣。

等到几人走后, 翰林院一下子就轰动了,孔文英也不多说,干脆的就回自己的房间。

“这谢继宁当真厉害,竟然将这两个人也带去面圣, 不一般啊!”

“前几天我就看到他们就在问这件事, 还在在藏书阁找东西,没想到今天竟然得到万岁爷垂询。”周编微微带着遗憾的说道。

只听到一声冷哼:“谢继宁当日在大典的时候写的谢表就媚上,如今还……。”

大家听到这话, 赶紧悄悄的就散开,媚上不媚上的, 私下说说就行。

现在万岁爷这么喜欢谢继宁,谢继宁媚上, 那轻易被媚的万岁爷又算什么, 昏君吗?在翰林院这样的地方, 说这样的话, 是自寻麻烦。

说话的人乃是翰林院编撰, 姓赵,也是上一科的状元,已经在翰林院三年了, 如今见大家都散开,自知失言,也悄悄的回自己的位置去,坐下闷头不说话,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姚维方和王弘绪紧张的跟在小太监的后面,双手紧紧的抱着这这两天整理出来的资料,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微臣姚维方”“微臣王弘绪”“参见陛下!”

“起来吧!继宁说你们两个各有所长,对于河道治理也有不俗的讲解,你们两个也讲讲吧。”

两人来的路上都已经心里想很久,此时见到永安帝也还是紧张,但是两个人都非常清楚,这是谢继宁给他们提供的最好的机会。

姚维方悄悄的擦了擦手心的汗水,然后说道:“回万岁爷的话,家中有先辈留下的治理河道的一些经验,臣自小读书,对其中也了解一二。”

永安帝点头,姚维方的家世他自然知道,乃是山东有名的家族,前朝的时候,姚家的一个先祖曾经官至工部尚书,因此对于治理河道有研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黄河数次改道,既影响原地的百姓,又对改道后的百姓造成灾难……”姚文方一开始紧张,后面说道自己擅长的就忘我了。

谢继宁和王弘绪一起时不时的补充,并且将资料还有画下的大致地形图都拿出来,工部的人在这方面都是专业的,自然能听懂三人所说的非常有可行性。

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但是大方向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不足只是一些细节方面。

三人年纪太小,都是在书斋里读书,没有真正的实地考察过,能总结出这些来已经是很不错。

工部尚书看谢继宁还有姚维方的眼神越来越亮,如此人才,合该是自己工部才是。

就着三人的资料,就开始讨论起来,越讨论越深入,直到三人再无话说,才让三人下去。

“你们三人将这些东西整理一下,写一个折子,交给你们大学士,然后拿到朝堂讨论一下。”

“是,”

三人兴奋的告退离开,永安帝看在姚维方和王弘绪两人下意识的让谢继宁先行,然后在其后半个身子走路,就知道谢继宁这个已经收复那两个人。

三人中谢继宁最小,出生最差,另外两家都是前朝都有人在朝廷为官,家族根深蒂固,谢继宁只是一个小小的农家子而已,无依无靠,竟然能凭借自己的实力折服两人。

工部尚书自然不知道永安帝想的是这些,兴奋的说道:“万岁爷,臣有事相求,”

“你说,”

“这一科的进士已经快三个月了,各部门已经在讨论二甲三甲进士们任职,翰林院人才济济,不如将今科一甲的状元榜眼给工部吧!工部官员少,还常需要出京。”

工部尚书吴伯中眼巴巴的看着永安帝,户部尚书郑煦也马上反应过来,赶紧说道:“万岁爷,户部也需要人才,这状元探花都合适。”

“按例一甲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才调任,”

“万岁爷,这既然万岁同意他们到六部,何需三年。”

吴伯中当年考翰林院的庶吉士,没有考上,后在外为官多年,治河有功,才调任京城。

年轻的时候心心念念庶吉士,如今官至尚书,才发现这翰林院有用也没有用。

当年和他同科的有人从翰林院调出来,在其他部门,有顺顺利利的,也有蹉跎多年的。

还有的在翰林院多年,如今仍然是一个六品小官。

永安帝对三人献上这么一个好的‘策’,也很满意,笑了笑说道:“朕允了,姚维方去工部,王弘绪去户部,至于谢继宁就在翰林院,从六品升为六品侍讲吧,等他们将折子呈上之后,圣旨就颁下去。”

“是,”几人齐声回答,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对视一眼,看来万岁爷对谢继宁颇为重视啊!

最先收到这个消息的是吏部,官员的升迁变动,都要经过吏部的手里,谢继宁三人进入翰林院没有多久,就要有变动升职,引起了林庭方的注意。

“谢继宁果然是一个劲敌,这么快就升官,而且还能给太子讲经,我如今给太子讲学,也不过是一旬两次而已,他一个刚刚进入官场的愣头青竟然和我一样。”

一回到书房,看着都是自己人,林庭方索性不在忍耐,拿起茶壶,就往地上砸。

林庭方素来喜怒不形于色,如今实在气急。

给太子讲学的有大学士,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出身的尚书、侍郎,还有太子詹事府官员、三师等,

这么多人里面,谢继宁地位最低,讲经时间排在所有人的后面,一次林庭方讲经的时候,太子催着下学,因为要听谢继宁讲学。

一想到这点,林庭方就气恼。

何直说道:“大人,不能这样下去了,不然这谢继宁爬上去,到时候对我们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林庭方阴恻恻的说道:“放心,我早有准备,”

这些事情谢继宁都是不知道的,三人回到翰林院的时候,翰林院里面的官员都热情极了,尤其是对谢继宁。

谢继宁被大家拥簇着往位置上去,几个官员七嘴八舌的问起来,谢继宁只说是关于治河的,其他的什么都问不出来。

等其他人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之后,三人悄悄的笑起来。

然后赶紧准备折子给大学士,他们如今还不能上朝,只能借助大学士的力量。

翰林院大学士身为永安帝身边的近臣,自然也收到消息,关于三人的安排几个重臣的面前已经算不得秘密,只是还没有流传出去,只等这事情商讨下来,在他们的观政期满之后就正式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