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一更)

看着下面一排像自己敬酒的人, 杜宁心中思绪万千,作为一省中这一批最优秀的读书人,这些人自然端庄大方, 仪表堂堂。

尤其是第二名,二十多岁的样子,光彩照人,面容俊秀,非常引人注意, 要是没有谢继宁的话,这一场的高光应该就是他,中省大户人家文家的嫡二房长子文景逸。

偏偏有一个谢继宁,比起文景逸来说, 谢继宁的个子不高, 年纪尚小,虽然举止稳重沉着,面上大方从容, 但是矮小的身子,还有肥嘟嘟的脸, 都让人一眼看出他的年纪。

但是这些都不影响谢继宁站在众人的中间前面半步,所有人注意到的都是谢继宁, 连中四元的是谢继宁, 杜宁都忍不住替文景逸感叹一声, 既生瑜何生亮。

谢继宁这个还没有进入朝堂, 却将惊动百官的人参加这场考试, 注定是会引人注意的,杜宁作为永安帝的心腹被永安帝派下来监考,他自然知道自己这次监考需要注意什么, 要公平公正,要毫无私心。

在考场上巡考的时候,看着谢继宁的试卷,杜宁就有感觉他这次名次不差,但是当打开卷子封条,看到谢继宁的名次的时候,杜宁还是诧异了一会儿。

卷子是几个考官一起评出来的,谢继宁的名次大家都问心无愧,看到是谢继宁的时候,大家也只是惊讶了一会儿,毕竟已经经历过了。

文人的聚会左不过那些吟诗作词,间或考问一番,对于这些招数,谢继宁早就经历很多遍了。

毕竟他师父刘方杰喜欢邀请文人聚会,举办宴会,交往的那些也都是进士举人,谢继宁作为刘方杰的徒弟,一向都是团宠,经常被问,被考,都身经百战的人了。

就谢继宁自己也办了好几场,什么对对子,飞花令,流觞曲水,猜灯谜,就是当场做文章都有的,所以在鹿鸣宴上颇为自在。

文景逸看着自在的谢继宁更加好奇,谢继宁在院试的时候压过他称为了第一名,文景逸自然让人打听过的,这谢继宁就是出生农家,没想到在这样的场合竟然毫不怯场,自在极了。

就连杜宁都替文景逸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何况文景逸自己呢?

他出生大家,祖父长辈都在朝为官,家教森严,打从落地起就开始读书,长大了不但长辈细心指导,更是延请名师大儒,耐心教学。

之前院试的时候,谢继宁横空出世,一开始,他感觉不公平,但是看到谢继宁写的文章之后,他就心服口服。

文景逸毕竟是出身大家,家里长辈寄予厚望,所以心性坚强,都是输得起的人,院试第二之后,更加苦读,没想到,谢继宁这次又是第一,文景逸就想结交谢继宁,特地邀请谢继宁聚上一聚。

乡试已经结束了,谢继宁也不避讳社交了,况且文景逸从院试开始再三相邀请,自己要是一直不答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自己怕了。

赴宴的时候,谢继宁没有想到文景逸是把自己请在青楼,文景逸也是交给下人安排,习惯性的就忘记谢继宁年纪还太小,文景逸自诩为风流才子,一向喜欢这些风花雪月。

谢继宁一脸懵的站在青楼门口,他对于文景逸的性格有诸多猜测,毕竟自己压他两次,文景逸不服自己想要挑衅一二都是正常的,但是谢继宁没有想到,文景逸竟然把自己请到青楼,这是什么操作。

谢继宁不进去,文景逸得知谢继宁到门口了,便亲自出来迎接,看着一脸稚气小小的一个,文景逸才意识到自己请谢继宁来这里,有点不合适,太过失礼。

“继宁贤弟,”文景逸叫了一声之后,却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一时之间词穷了,谢继宁打破沉默说道:“多谢文兄来接我,我没有来迟吧?”

文景逸缓过情绪,连声笑着说道:“是我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交流一二了,里面请。”

文景逸的小厮桐木一见自家少爷脸色不对,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连忙去和青楼老鸨说清楚,今天的主客人太小,要仔细安排。

老鸨自然早早的就看见了谢继宁,一开始还以为文景逸故意的想调戏这毛头小子,这会见桐木来打招呼,又强调是主客,连忙将那些花娘都叫走,留下一两个会说话的伺候酒菜的,然后自己亲自在角落等着伺候。

谢继宁随着文景逸走到里面,只见这花楼是由几个院子组合的,没有影视剧里面那样的二层小楼,环境竟然不错,花花草草都很好看,想来这是省城顶级的青楼,还可以承接文会。

一到里面,有不少的读书人在文景逸一一的作为介绍,谢继宁一一见礼,没想到竟然看见了秦弘厚,谢继宁也淡定的打招呼,没有露出半点不对劲。

秦弘厚父亲调任了,虽然还是知县,但是由于威宁县和怀安县很近,也沾光了,秦怀中考核竟然也得了上等,调到富饶的县里上任,秦弘厚则是到省城求学。

秦弘厚的才学不错,在省城来也算是顺利融入,虽然和文景逸这样的大家公子不能比较,这次考试他也参加了,但是结果出来之后大受打击,解元是谢继宁。

他心里对谢继宁恨极,但是面上却不敢再挑衅,这时间见谢继宁淡定的打招呼,他也强打起精神来,勉强的笑笑。

毫无疑问,这一群人以文景逸为首,而文景逸的主客是谢继宁,主要的话题也是谢继宁,在学问上再次过了几招之后,就将话题转换到刘方杰的身上。

谢继宁出生农家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谢继宁有真才实学,面对大场面也毫不怯场,这些总不是生下来就行,所以能把农家子弟成谢继宁这样,就证明他的师父很厉害了。

面对恩师,谢继宁就有话说了,诗词文章,尤其是刚刚编撰完成的怀安县地方志,更是大吹特吹。

大家都知道秦弘厚之前曾经在观一书院读书,所以谢继宁每说出一点来的时候,都会和秦弘厚确认一下,秦弘厚只能憋屈的点头附和。

他不能让人知道,他是为什么离开稻香书院,偏偏除了地方志,其他的他都参与,谢继宁说的时候他不能反驳。

谢继宁虽然面上不关注,但是暗地里一直注意着秦弘厚,见他强忍着不耐烦,在别人问起观一书院的时候还有附和自己说好话。

就更是来劲了,大谈特谈观一书院,观一书院只是因为比较新加上怀安县前些年太过偏远,所以不曾声名远扬,观一书院的师资力量非常优秀,几个进士当夫子,不是一般的地方能有的,本来就值得说到。

谢继宁还盯着现在已经起复的曾朝节来说,当初曾朝节对待秦弘厚耐心教导,多有偏爱,如今更是回到京城为官,而且还是御史大夫这样有实权的官,这是秦弘厚父子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