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2/3页)

许玑面色如常,萧岭觉得他聒噪,恨不得将人撵到正殿去。

萧岫三步并两步上前,拿了放好的玉佩,学着许玑的样子屈身,仰面对萧岭道:“臣弟可有为陛下佩玉的荣幸吗?”

倒不是荣幸不荣幸,萧岭只有一个问题,“你会吗?”

自觉被小觑了萧岫立时道:“这有什么不会?”

许玑安静退到一旁。

萧岫虽然有那个心,非常遗憾的是他这辈子服侍过的人屈指可数,可以约定于没有,萧岭看着自己岌岌可危的腰带,只觉得额角青筋都要浮起。

萧岫轻咳一声,转移话题道:“臣来时以为新嫂也在,看见无人颇觉惊讶,原来新嫂没住在未央宫。”

萧岭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朕觉得,你仿佛对之容很是关注。”

萧岫:“……”

并没有!

我关注的一直都是您!

萧岭开玩笑道:“朕还以为阿岫也想成婚了,喜欢哪家的姑娘,朕可为阿岫赐婚。”

萧岫终于把玉佩戴好了,没有回答皇帝的话,只道:“好了。”

萧岭低头看了一眼,没说什么。

但是萧岫在萧岭眼中看到了意味深长,于是忿忿道:“臣没有练习的机会,以后常常联系,熟能生巧,也就会了。”

熟能生巧,萧岭道:“拿你自己的试去,莫要来蹂-躏朕的腰带。”

说笑间,便移驾长信宫。

方才萧岫只提到了大长公主和公主之女,却没有说驸马。

萧岭心思一转,道:“今年也只有公主和表妹回来吗?”

萧岫冷嗤一声,而后忽地想起了自己在萧岭面前,收敛了眼中不屑,道:“崔平之怎么敢回来,他生怕回京,兄长便将他,”少年手指在喉间轻轻一划,“怕的要命还年年不忘让姑姑和寒表姐回来,交好宫中,谁知道他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盘。”

崔平之?

萧岭瞳孔猝然睁大。

本代受恩王崔平之?

萧静谨嫁的居然是崔平之!

据萧岫所说,崔静谨每年都回来,若萧静谨只是寻常公主,那也罢了,可她嫁的人身份如此特殊,受恩王盘踞东南,可谓朝廷顽疾,他的夫人年年带着孩子回来,朝中竟无一人重视?

大约从前是有人重视的,可皇帝自己都不在意,谁还能在意?

因而,便在萧岭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萧静谨带着女儿崔寒入宫,年年如此。

萧岭痛苦地闭了下眼睛。

他有时候真的很好奇,萧岭心和脑子的构造。

见萧岭不语,萧岫轻哼一声,继续道:“旁的也罢,大婚时竟到陵州境边去接,连中州边都不敢踏入,姑姑何等身份,嫁到哪一家迎亲时不说三跪九叩,亦需得感恩戴德,”语气不自觉地带了点冷意,“倘我是父皇,亲妹受此大辱,无论如何都不肯叫公主下嫁!当年兄长和七皇叔去送亲时,七皇叔不也说,公主受辱,难道于萧氏王族而言,便颜面有光了?”

萧岭睁眼。

原来暴君之前还给公主送过亲。

不过应该也不是去办事的,崔寒比皇帝就小六岁,萧岭当时能有多大?

名为送亲,实则不过是离京出去玩玩。

萧岫立时掩了周身冷意,弯眼朝皇帝笑道:“兄长好像还未见过寒表姐呢吧。”

萧岭嗯了一声。

“不止寒表姐,杳表妹皇兄大约也没见过,是母后的侄女,比臣弟还小一岁。”萧岫往后一靠,“说是母后很喜欢杳表妹,要亲自教杳表妹些礼仪规矩,与诸位勋贵夫人见见面,况且养在太后身边,议亲时能可选的好儿郎还多些。”

萧岭点头,无甚在意。

只觉得十四岁未免太小,放在现代,也就是初中的年纪。

“兄长怎么毫无反应?”萧岫奇道。

萧岭疑惑,“我该有什么反应?”

两个表妹,一个崔寒,一个赵杳杳,萧岭谁都没见过,还该有什么反应。

萧岫叹息,“皇兄,以往姑姑都不会在宫中过夜,回来省亲只住公主府,今日母后赐宴,晚上也要留姑姑宿在长信宫。”

萧岭道:“太后与公主姑嫂感情还不错。”

萧岫无言片刻,无可奈何道:“母后要留的不是姑姑,是寒表姐。”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萧岭,“哥,您是不是全然忘了臣弟说过,太后想让您立后的事情了?”

萧岭一噎。

“寒表姐,杳表妹,都是母后心里觉得好的人选。”萧岫忍不住叹气,“不然母后为何要您去赴宴?”

萧岭沉默。

赵杳杳也就罢了,毕竟还是赵家人,崔寒算怎么回事?崔寒可是受恩王和萧静谨的闺女,亲缘近不提,以受恩王的处境,倘若他女儿做了皇后,并且育有子嗣,会不会滋长受恩王的野心?倘若受恩王安稳还好,若不安稳,日后朝廷和受恩王必有一战,那嫁给了皇帝的崔寒如何自处?

最重要的是,皇帝后宫里都是男人!在萧岭穿书之前,暴君也是一直喜欢男人的!

赵太后是和这两个小姑娘有什么仇怨吗?非要把人家送到萧岭的后宫里。

萧岭意味不明地看了眼萧岫。

萧岫缩了下脖子。

“刚才怎么不说?”萧岭沉声问。

萧岫喏喏喃喃,“臣要是说了,您更不会和臣过来了。”况且他很清楚,不管赵太后做什么,萧岭也不会娶任何一个贵女。

萧岭眸光流转,道:“回未央……”

“哥,”萧岫忙不迭地阻止,“哥臣弟错了,臣弟以后绝对事无巨细地和皇兄说清楚。”

萧岭看他。

萧岫指天发誓,“臣以后要是再瞒着陛下,就叫臣……”他想了半天,最终说出一个他觉得最严重的,“臣做不成陛下的弟弟。”

萧岭:“……”

这个誓言真是听起来一点诚意也无。

就顺手敲了敲萧岫的脑壳。

萧岫这次老老实实地让他敲了。

萧岭又靠了回去。

萧岫看了萧岭一会,发现兄长面上并无怒意,也靠了过去。

萧岭懒得推开他,就随他去了。

公主年年都回来省亲,还带着女儿,崔平之此举,可谓表忠。

但更狡猾,萧静谨是先帝的同母同父的妹妹,当今的亲姑姑,身份贵重,且与目前皇室中心成员血脉相近,关系亲厚,她年年带女儿回来,的确显得受恩王忠心耿耿,对朝中毫无芥蒂,然而若两方真起冲突,将公主扣下,他也相信,皇帝,整个皇族,都不会将萧静谨如何,最多是软禁起来。

且公主年年回京,崔平之也能通过公主,了解到朝廷对他的态度。

于崔平之而言,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而对于公主来说,回京亦无不好,毕竟既是娘家,又是故土。

在朝廷和受恩王还保持着面子上能过得去的情况下,公主会一直受到礼重。